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896期:第04版 秦风

彰显生命力的黄土文化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绥德自古是边塞重镇,也是黄土文化的核心地带。几千年来,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在这里反复碰撞、交流、交融,使这里成了陕北文化的发源地。绥德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陕北秧歌、绥米唢呐、绥德石雕3项,省级非遗项目8项,市级23项。包括绥德炕头狮子、踢场子、剪纸、寨山柳编技艺、民歌、年茶饭、民间泥塑、民间壁画和陕北窑洞营造技艺、唢呐制作技艺等。陕北民间有炕头拴娃娃这个风俗,家家户户都做,政府在各方面都很支持。陕北石雕家家户户的窑洞里都有,以前煤油灯下的灯座很多就是用石头还有石枕雕刻,整个陕北地区的石雕都是从绥德、米脂、子洲这三个地方发展起来的。绥德石雕是全国四大画像石分布区,其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是绥德人赖以生存的“根脉性”艺术。绥德出石匠,石雕、石材、石匠遍布全境的每一个村落,匠人们相石、打荒,对石材粗雕、精雕、细刻、打磨,手随心动,錾随手动,传承和传习都不错。绥德炕头狮子流行于全县15个乡镇,辐射陕北地区,是民间狮子崇拜的一种独特方式。炕头狮子造型千姿百态、似狮非狮,喜怒哀乐各具神韵,至今制作炕头狮子还有许多民间讲究,比如要选好日子,等夜晚星辰出现再动工等。

绥德文化的形成非常复杂,南受秦文化、东受晋文化、北受游牧文化影响,西又有沙漠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传入。两千年前秦始皇大儿子扶苏,大将蒙恬就在这里戍边,落户绥德。作为世界三大民歌之一的陕北民歌起源地就是绥德、米脂,延安地区的居民当年基本都是从这两地迁移过去的。

绥德泥塑艺人王文瑜是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陕北泥塑创作的,是土生土长的地道农民,祖辈也是农民艺人。他表示,这些年做泥塑,使他对农村、农民的生活以及民间民俗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比一般人要更多。同时他还从事过很多职业,这些经历对泥塑创作都很有帮助。他的创作技艺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他用地道的陕北黄土表现出陕北劳动人民的本色,他将陕北农民的朴实、善良、沧桑、豪爽与浑厚大气、粗犷的性格特色在黄土的泥质中表现出来,既接地气又有独特性,因此被很多人喜欢。

陕北地区的人性格要比关中和陕南地区的人更加粗犷、奔放、豪迈、质朴与热情,这是千百年来的生存环境造就的。生存环境越是严酷的地方,人迸发出的生命力就越是强大与强悍,而背后体现出的民间文化的生命个性也越强烈。

关中人过年的代表性民俗是耍社火、看大戏,而陕北人要打腰鼓、闹秧歌、转九曲(又称转灯),一个“耍”,一个“闹”。关中冬日最冷时零下十几摄氏度,而陕北冬天最冷时要零下30多摄氏度,耍社火、看大戏便不适合,而黄土高原地广人稀、千沟万壑,所以张口就唱、谈天说地、即兴发挥、灵活多变的陕北说书、平安书进院子、进窑洞、上炕头表演就十分受欢迎。在过年的严寒中,人们要“闹”。男女老少要闹秧歌、打腰鼓、踢场子、沿门子,从村到乡到县,汇聚成奔腾欢乐的洪流。所以陕北的秧歌与东北大秧歌、河北地秧歌、山东鼓秧歌并称汉民族四大秧歌体系,被保护得非常完整,风格也最为纯粹。

陕北心灵手巧的婆姨们用碎纸片剪出窗花、顶棚花、碗柜花、炕围子花等,而绥德剪纸是陕北剪纸的重要流派,是历史的活化石,是“母体”艺术。绥德有民谚说:“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这里“冒铰”的意思是,手最巧的不是照着纹样铰花的,而是拿起剪刀就能随心所欲铰出各种花样来的高手。不仅剪纸讲究冒铰,陕北的泥塑、面塑也讲究随心所欲,陕北家家户户都有的石狮子不是那种中规中矩的守门狮子,而是石匠随心所欲依据石材及风俗禁忌创作出的活泼可爱、似狮非狮的炕头拴娃娃狮子。

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两地的“非遗”都历史悠久,世代相传,底蕴深厚,两地都是中华文化和文明的发祥地。陕北文化最突出特点是陕北民间文化的个性强烈、接地气,更彰显出生命力的强大,并且陕北是老一辈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也是新中国走向全国胜利的根据地和摇篮,是新中国红色文化的摇篮。陕北的民间文化从二十世纪20年代的“闹红”开始,到30至50年代,经过红色文化的洗礼,经过一批又一批陕北艺人和从鲁艺走出去的新中国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实践,在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变革中,融入了红色文化的基因,创作出了大批来自人民又服务于人民的鼓舞斗志、讴歌时代的优秀作品,陕北民间文化也随着胜利走向了祖国大地,对新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陕北民间文化和“非遗”具有历史文化基因和红色文化基因的双重属性。□王智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