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小产业成就精准扶贫大事业
——探访省劳模张春谱和他的“借鸡生蛋”扶贫模式
“借鸡生蛋”是一句俗语,但在延安却得到了现实的演绎。由省劳模、延长县二海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二海合作社)理事长张春谱创新发展的“借鸡生蛋”扶贫模式,确保受助贫困户实现稳步脱贫,成为我省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典型,硬是把一个养鸡小产业做成了精准扶贫的大事业。
“借鸡生蛋”让贫困户抱上“金蛋蛋”
正值酷暑季节,烈日暴晒,尘土飞扬。7月26日下午,当记者赶了30里山路来到延长县交口镇下吕家塬村刘学金的家时,他正坐在凉爽的窑洞里与同是养鸡户的杨根兴拉家常。院子里、大门外的桃树下和苹果园里全是散养的鸡,三五成群,觅食、追逐,好生热闹。
这散养的100多只鸡,可是刘学金的摇钱树,每年能为他家带来1万元的纯收入。延长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丘陵沟壑区,海拔落差大、交通不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之一。下吕家塬村距延长县城20公里左右,处在“见面面容易、拉话话难”的山沟沟里。刘学金家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老伴患病,儿女年幼,只靠他一人种田维持生计。说起过去的家境,老刘叹道:“家里没有什么收入,还离不开人照看,不能外出打工,想搞点养殖什么的,连几百块元的本钱都拿不出来,光景太难了!”
在这种境遇下,有人找到刘学金,说要“借”给他50只鸡养,鸡生的蛋按照每个1元的价格上门收购。“虽听说过借鸡生蛋的故事,但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他半信半疑地开始养鸡了,当年养的50只鸡带来了5000元的收入,老刘感叹自己通过养鸡生蛋抱上了“金蛋蛋”。
而当年找刘学金的人就是张春谱。从那以后,刘学金逢人便说养鸡好、养鸡能脱贫。在他的带动下,下吕家塬村先后有13户人家走上养鸡脱贫路。现在,刘学金不仅通过“借鸡生蛋”脱贫,还成了村里的养鸡“技术指导”和“监理”。
据二海合作社经理赵海忠介绍,目前他们的养鸡专业户由原来的200户发展到1076户,范围涉及延长、宜川、延川3县8个乡镇51个村,养殖土鸡6.77万余只,户年均增收4000元左右。“在这些养殖户中,80%是贫困户,现已全部摘掉了贫困帽。”赵海忠自豪地说。
“两头包中间促”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一只鸡除去饲料等成本,每年的纯利润就是100元,一个贫困户至少能养50只鸡,每年有5000元的收入,基本就能脱贫。”在张春谱眼里“借鸡生蛋”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通过反复调研实践得出的一条精准扶贫的有力举措。
实现精准扶贫关键是要找准贫困的原因。张春谱早年经商,后承包荒地从事家禽养殖,并于2005年发起成立了延长县首家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了帮助山区群众通过养鸡脱贫,他结合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利用一个月深入1600余家农户走访调研,发现致贫的主要原因是无产业、无劳力、无资金。于是,他结合贫困户的意愿,及时制定了《延长县二海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精准扶贫实施方案》,采取“借鸡生蛋”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养鸡产业,帮助贫困户实现短期增收脱贫的目标。
“借鸡生蛋”实质就是采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抓好“两头包中间促”,确保贫困户短期稳步脱贫:产前,合作社借给贫困户50只青年鸡,产蛋两年后按80%只数归还,合作社还给予免费建3000元标准化鸡舍1座,贫困户不用投资,解决了缺资金的问题;产中,合作社提供技术培训、上门指导、饲料配置、疾病防疫等服务,提高贫困户养殖的收益;产后,合作社对贫困户蛋肉产品进行不低于市场价格的保价回购,解决了贫困户销售难的问题。
今年29岁的张路既是二海合作社的高级管理人员又兼司机,在采访的路上他告诉记者,他平均每周都要开车跑一回这样的山路,爬山翻沟,串村入户收购鸡蛋,同时为养殖户送去鸡笼、饲料和米、面、油等生活品,还要进行技术指导、现场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
采访中了解到,为确保精准扶贫效果,二海合作社充分发挥“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企业”的优势,因户施策、量身定制,提供三种养殖模式供贫困户选择:一是庭院养殖,主要针对丧失重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群,养殖规模不超过100只;二是果园养殖,主要针对果园面积小或因果园管理不能外出务工的低收入人群,养殖规模原则上每亩不超过20只;三是荒山及林下养殖,主要针对返乡农民工,利用退耕还林大面积荒山进行养殖,规模一般在500-1000只。
三种养殖模式,都本着“合作社发展、农民脱贫”的理念,按照“合作社+农户”模式,签订入社协议,贫困户通过产销合同、入股、合作等方式,生产的蛋肉由合作社订单保价统一编码回购销售,保障了贫困户收益,确保他们按时稳步脱贫。
省委书记胡和平曾在延安调研扶贫工作时,高度肯定了二海合作社“借鸡生蛋”的扶贫模式,并要求延安市总结推广。
持续创新方才成就一番事业
今年6月27日,延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决胜脱贫向党献礼”系列新闻发布会,宣布延长县83个贫困村退出,实行整体脱贫。在延长县整体脱贫工作中,作为劳模,张春谱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延安市老区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郝润平说:“二海合作社能够带动上千户农民脱贫,是因为不仅抓住了市场机遇打出‘有机牌’,还在于他们吃准了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明确了脱贫目标。”
陕西二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13年来,张春谱和他的团队不断创新研制科学实用的饲养方法,针对贫困户散养鸡产蛋量不高的问题,经过多次试验,成功研制出一种能延长散养鸡产蛋高峰期的鸡饲料配方,获得了国家级发明专利;针对陕北特殊气候环境,他们又研发了一种防寒、保暖、挡风、避雨效果良好的鸡舍,获得了国家实用型专利证书……正是致力于不断的创新创造,他们生产的土鸡和鸡蛋也被国家质监总局检测认定为“中国有机食品”。
近日,记者在位于西安电子二路的“陕北二海农特产品专卖店”看到,他们出售的鲜蛋和肉鸡供不应求,受到消费者的追捧。目前,二海合作社在西安、延安都设有专卖店。他们积极推广“会员销售、店面销售、网店销售、综站销售、代管销售”,年回收销售土鸡蛋60O万多枚以上,使合作社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
现在延长县实现了整体脱贫,张春谱又把目光聚焦到脱贫之后的“致富”上来,还将在当地农民“同步奔小康”的伟大事业中,继续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动作用。正如他所言:“我们需要带动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建设富裕、美丽乡村,养鸡产业大有作为。”
本报记者 阎瑞先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借鸡生蛋”是一句俗语,但在延安却得到了现实的演绎。由省劳模、延长县二海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二海合作社)理事长张春谱创新发展的“借鸡生蛋”扶贫模式,确保受助贫困户实现稳步脱贫,成为我省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典型,硬是把一个养鸡小产业做成了精准扶贫的大事业。
“借鸡生蛋”让贫困户抱上“金蛋蛋”
正值酷暑季节,烈日暴晒,尘土飞扬。7月26日下午,当记者赶了30里山路来到延长县交口镇下吕家塬村刘学金的家时,他正坐在凉爽的窑洞里与同是养鸡户的杨根兴拉家常。院子里、大门外的桃树下和苹果园里全是散养的鸡,三五成群,觅食、追逐,好生热闹。
这散养的100多只鸡,可是刘学金的摇钱树,每年能为他家带来1万元的纯收入。延长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丘陵沟壑区,海拔落差大、交通不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之一。下吕家塬村距延长县城20公里左右,处在“见面面容易、拉话话难”的山沟沟里。刘学金家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老伴患病,儿女年幼,只靠他一人种田维持生计。说起过去的家境,老刘叹道:“家里没有什么收入,还离不开人照看,不能外出打工,想搞点养殖什么的,连几百块元的本钱都拿不出来,光景太难了!”
在这种境遇下,有人找到刘学金,说要“借”给他50只鸡养,鸡生的蛋按照每个1元的价格上门收购。“虽听说过借鸡生蛋的故事,但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他半信半疑地开始养鸡了,当年养的50只鸡带来了5000元的收入,老刘感叹自己通过养鸡生蛋抱上了“金蛋蛋”。
而当年找刘学金的人就是张春谱。从那以后,刘学金逢人便说养鸡好、养鸡能脱贫。在他的带动下,下吕家塬村先后有13户人家走上养鸡脱贫路。现在,刘学金不仅通过“借鸡生蛋”脱贫,还成了村里的养鸡“技术指导”和“监理”。
据二海合作社经理赵海忠介绍,目前他们的养鸡专业户由原来的200户发展到1076户,范围涉及延长、宜川、延川3县8个乡镇51个村,养殖土鸡6.77万余只,户年均增收4000元左右。“在这些养殖户中,80%是贫困户,现已全部摘掉了贫困帽。”赵海忠自豪地说。
“两头包中间促”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一只鸡除去饲料等成本,每年的纯利润就是100元,一个贫困户至少能养50只鸡,每年有5000元的收入,基本就能脱贫。”在张春谱眼里“借鸡生蛋”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通过反复调研实践得出的一条精准扶贫的有力举措。
实现精准扶贫关键是要找准贫困的原因。张春谱早年经商,后承包荒地从事家禽养殖,并于2005年发起成立了延长县首家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了帮助山区群众通过养鸡脱贫,他结合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利用一个月深入1600余家农户走访调研,发现致贫的主要原因是无产业、无劳力、无资金。于是,他结合贫困户的意愿,及时制定了《延长县二海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精准扶贫实施方案》,采取“借鸡生蛋”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养鸡产业,帮助贫困户实现短期增收脱贫的目标。
“借鸡生蛋”实质就是采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抓好“两头包中间促”,确保贫困户短期稳步脱贫:产前,合作社借给贫困户50只青年鸡,产蛋两年后按80%只数归还,合作社还给予免费建3000元标准化鸡舍1座,贫困户不用投资,解决了缺资金的问题;产中,合作社提供技术培训、上门指导、饲料配置、疾病防疫等服务,提高贫困户养殖的收益;产后,合作社对贫困户蛋肉产品进行不低于市场价格的保价回购,解决了贫困户销售难的问题。
今年29岁的张路既是二海合作社的高级管理人员又兼司机,在采访的路上他告诉记者,他平均每周都要开车跑一回这样的山路,爬山翻沟,串村入户收购鸡蛋,同时为养殖户送去鸡笼、饲料和米、面、油等生活品,还要进行技术指导、现场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
采访中了解到,为确保精准扶贫效果,二海合作社充分发挥“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企业”的优势,因户施策、量身定制,提供三种养殖模式供贫困户选择:一是庭院养殖,主要针对丧失重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群,养殖规模不超过100只;二是果园养殖,主要针对果园面积小或因果园管理不能外出务工的低收入人群,养殖规模原则上每亩不超过20只;三是荒山及林下养殖,主要针对返乡农民工,利用退耕还林大面积荒山进行养殖,规模一般在500-1000只。
三种养殖模式,都本着“合作社发展、农民脱贫”的理念,按照“合作社+农户”模式,签订入社协议,贫困户通过产销合同、入股、合作等方式,生产的蛋肉由合作社订单保价统一编码回购销售,保障了贫困户收益,确保他们按时稳步脱贫。
省委书记胡和平曾在延安调研扶贫工作时,高度肯定了二海合作社“借鸡生蛋”的扶贫模式,并要求延安市总结推广。
持续创新方才成就一番事业
今年6月27日,延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决胜脱贫向党献礼”系列新闻发布会,宣布延长县83个贫困村退出,实行整体脱贫。在延长县整体脱贫工作中,作为劳模,张春谱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延安市老区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郝润平说:“二海合作社能够带动上千户农民脱贫,是因为不仅抓住了市场机遇打出‘有机牌’,还在于他们吃准了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明确了脱贫目标。”
陕西二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13年来,张春谱和他的团队不断创新研制科学实用的饲养方法,针对贫困户散养鸡产蛋量不高的问题,经过多次试验,成功研制出一种能延长散养鸡产蛋高峰期的鸡饲料配方,获得了国家级发明专利;针对陕北特殊气候环境,他们又研发了一种防寒、保暖、挡风、避雨效果良好的鸡舍,获得了国家实用型专利证书……正是致力于不断的创新创造,他们生产的土鸡和鸡蛋也被国家质监总局检测认定为“中国有机食品”。
近日,记者在位于西安电子二路的“陕北二海农特产品专卖店”看到,他们出售的鲜蛋和肉鸡供不应求,受到消费者的追捧。目前,二海合作社在西安、延安都设有专卖店。他们积极推广“会员销售、店面销售、网店销售、综站销售、代管销售”,年回收销售土鸡蛋60O万多枚以上,使合作社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
现在延长县实现了整体脱贫,张春谱又把目光聚焦到脱贫之后的“致富”上来,还将在当地农民“同步奔小康”的伟大事业中,继续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动作用。正如他所言:“我们需要带动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建设富裕、美丽乡村,养鸡产业大有作为。”
本报记者 阎瑞先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