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947期:第01版 首版

“铣”亮导航眼睛的大师

——记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刘湘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刘湘宾正在测量某型设备尺寸。

画图建模,给出切削方式,测量数据后配刀,开始试切……3月2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107厂(以下简称7107厂)数控车间,刚刚荣获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的铣工刘湘宾正在指导徒弟加工某型设备零部件。

7107厂主要生产卫星等国之重器的导航系统关键零部件——陀螺仪。导航系统是防务、航天等装备的眼睛,陀螺仪能让这双千里眼的视力更加清晰,身姿更为灵活,无论在天空、陆地或海洋,都可以精准提供方位和姿态信息。

刘湘宾的工作内容是带领团队加工陀螺零件,由其组装成的惯性导航产品圆满完成了探月工程等多项国家大型飞行试验任务。他参加工作40年来,先后荣获宝鸡市劳动模范、陕西省劳动模范、三秦工匠、中国质量工匠等荣誉。

时刻保持学习的“勤奋生”

1982年,当兵3年的刘湘宾退伍到7107厂,与航天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刚进厂时,从未接触过铣工的刘湘宾对如何开动机器一无所知,但他有自己的成长方法——勤奋好学。他每天早上7点半来到车间,先打开手动机床预热,随后把车间卫生打扫一遍。那段时间,刘湘宾白天跟着师傅练,晚上自学看书,不懂就问,不到半年就将两年的课程全部学完,并熟练掌握了加工技术。

20多年前,7107厂引进先进且稀缺的五轴五联动数控机床,刘湘宾成了第一批操作员。从基础起步,连英文字母都认不全的他每天翻阅词典,查找背诵专业名词,终于啃下英语这块硬骨头。

面对软件关,刘湘宾动用了家里仅有的5000元买了20个课时(一个课时4小时),下班后请一位编程老师授课。他刻苦钻研编程,只用一半课时就学会了全部课程。最近,他正在研究厚达1984页的《诺瑞朗·德国工业标准件》,他说:“学习的道路永无止境,国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要紧跟时代步伐,学习更先进的加工工艺,为国家造出更多精品零件。”

时刻准备亮剑的“领头狼”

作为团队的“领头狼”,他也时刻准备向一个个精密加工难题“亮剑”。

半球谐振陀螺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精密陀螺仪之一,在航天和防务装备领域属于关键核心零部件,国际竞争十分激烈。2015年,7107厂接受了研制这种陀螺仪的重大课题,而其最难加工的核心敏感部件就是石英半球谐振子。为了使我国技术不再受制于人,刘湘宾决定对这一难题发起挑战。在没有任何数据可供参考的情况下,他开始一点点摸索寻找方法,这一探索就是6年。

为了达到要求,刘湘宾进行了成千上万次试验,一点点精进,最终将精密加工精度提升至一微米,远超预定要求,成功打破技术封锁,使我国成为惯性导航领域超精密加工的领跑者。

时刻不忘育人的“刘严师”

“我们遇到技术难题找老刘时,他都会耐心指导,传授经验。”精密镗工苏长发说,刘湘宾对自己及产品质量要求非常严格。

“既然是工人,就要把活干好。”刘湘宾的徒弟刘龙辉说,有一次他要加工一批热机气缸零件,由于是薄壁件,即使是高级技师也很难完成,他向师傅刘湘宾求教,从刀具选择到工艺流程,刘湘宾都为他带来启发,试验2次就完全达到图纸要求。

近年来,刘湘宾带领团队加工的惯性导航产品先后100多次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2019年10月1日,火箭军方队震撼驶过天安门广场;2021年10月16日,搭载3名宇航员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这些背后,都有刘湘宾和他团队的身影。

目前,刘湘宾的团队成员已有多人获得陕西省技术能手、陕西省“能工巧匠”等称号,三分之二以上为技师,8人晋升高级技师。

“我要永葆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之心。”谈及未来,刘湘宾说,要继续为国家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为祖国航天事业和陕西高质量发展贡献毕生力量。

本报记者  赵院刚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