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诗情画意留在油井场
——记中国诗词大会季军、长庆采油六厂技术员王军
书不离手的王军。
3月14日晚,2022中国诗词大会落下帷幕,一身红色工服的石油工人王军,手捧全国季军证书,登上了万众瞩目的领奖台,成了名副其实的“探花郎”。
作为长庆油田采油六厂生产一线的地质技术员,王军工作在毛乌素沙漠,与风沙为伴,每天面对着抽油机、油井、储油罐,却以“诗心”守初心,在诗词中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在快乐中寻找技术创新的灵感,这名“95后”的石油技术青工,在长庆油田那些人烟稀少的沟沟峁峁,把生活过出诗意。
孤独下的领悟
王军出生于甘肃陇南一个非常贫瘠的小山村,因为教育资源匮乏,小学三年级才有了人生的第一本课外书——彩绘版的《唐诗三百首》。
平时,妈妈在地头劳作时,他就坐在田埂旁读诗。当他读到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时,发现千百年前的古人竟然也和自己有一样的想法,这是王军人生中第一次和诗人产生共鸣。从此,这本《唐诗三百首》就带着幼年的他游走天地间,寄情山水中,打开了乡村之外的世界。
2020年8月,王军被分配到胡五联站内生产运行岗实习。初到油田时,这种空旷荒凉的地方让他非常不适应,尤其一个人去管辖油井工作时,会感到特别孤独。“由于实习期3个月不能轮休,加上刚到陕北对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的不适应,让我非常思念学校和家乡。”回忆当初,王军不好意思地说。
这时,诗词的日夜陪伴给了他极大安慰。在工作之余,无论是早上起床,还是饭后散步,他都会抽出时间背诵诗词。在乡间小路上,与尘土一起飞扬的,是王军吟诵过的诗行。
诗词中的坚守
作为生产一线的地质技术员,王军在陕北的群山间,一工作就是一个月。“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只要警铃一响,必须放下手里的事情第一时间冲出去。”王军说,“即使冻伤滑倒,又或者风像刀割一样,也要保证石油生产的正常进行。”
工作很辛苦,但对生活的向往和对诗词的热爱,让他在这片空旷的土地上坚持了下来。
因为疫情导致停休,去年10月底时,王军已经连续上班四十多天,加上产量形势严峻,必须天天加班到10点钟之后,这令他身心俱疲。
一天晚上,王军带着满身疲惫爬上13米高的储油罐时,眼前突现的一幕让他痴迷——站后面的“人工湖”,在月光下平静得像古人遗失在山间的铜镜,镜中的明月和星星美得让人陶醉……
那一刻,王军站在罐顶大声背诵毛主席的诗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他相信,未来一定有美好的事物在等待着自己。
舞台外的远方
在《2022中国诗词大会》的“千人千问”环节,选手要用一句诗来致敬在毛乌素沙地治沙造林的石光银老人。他当场吟诵出毛泽东《七律·到韶山》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诗句。
在他看来,正是有很多像石光银老人一样的治沙人,他们把“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与天斗其乐无穷”的革命乐观主义相结合,将毕生精力付诸治沙造林的伟大事业中,才让曾经的毛乌素沙地变成了片片绿洲,“希望更多的有志之士,参与到这项事业中,一起守护青山绿水,建设美丽中国!”
这段解读赢得了全场喝彩。谈及感受,王军说:“很幸运,通过节目展示了长庆油田员工乃至整个石油生产一线员工的精神风貌,他们是坚守在祖国沙漠戈壁、大山深处的‘石油红’。”
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这群“红工衣”深居生产一线,和外界的交流少之又少,外界对石油工人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但他想告诉人们,这个群体也能把枯燥乏味的一线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工作之后,单位为了丰富一线员工的业余生活,利用节假日开展一些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比如在中秋节,员工们身穿汉服、吟诗作赋、投壶猜谜,这也让诗词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王军憨笑着说。
他希望自己的经历给电视机前的留守儿童们传递一种正能量,让孩子们,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明白,虽然远离现代化都市、享受的教育资源也非常有限,但是只要心怀梦想,总有舞台为你而设。
□本报记者 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书不离手的王军。
3月14日晚,2022中国诗词大会落下帷幕,一身红色工服的石油工人王军,手捧全国季军证书,登上了万众瞩目的领奖台,成了名副其实的“探花郎”。
作为长庆油田采油六厂生产一线的地质技术员,王军工作在毛乌素沙漠,与风沙为伴,每天面对着抽油机、油井、储油罐,却以“诗心”守初心,在诗词中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在快乐中寻找技术创新的灵感,这名“95后”的石油技术青工,在长庆油田那些人烟稀少的沟沟峁峁,把生活过出诗意。
孤独下的领悟
王军出生于甘肃陇南一个非常贫瘠的小山村,因为教育资源匮乏,小学三年级才有了人生的第一本课外书——彩绘版的《唐诗三百首》。
平时,妈妈在地头劳作时,他就坐在田埂旁读诗。当他读到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时,发现千百年前的古人竟然也和自己有一样的想法,这是王军人生中第一次和诗人产生共鸣。从此,这本《唐诗三百首》就带着幼年的他游走天地间,寄情山水中,打开了乡村之外的世界。
2020年8月,王军被分配到胡五联站内生产运行岗实习。初到油田时,这种空旷荒凉的地方让他非常不适应,尤其一个人去管辖油井工作时,会感到特别孤独。“由于实习期3个月不能轮休,加上刚到陕北对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的不适应,让我非常思念学校和家乡。”回忆当初,王军不好意思地说。
这时,诗词的日夜陪伴给了他极大安慰。在工作之余,无论是早上起床,还是饭后散步,他都会抽出时间背诵诗词。在乡间小路上,与尘土一起飞扬的,是王军吟诵过的诗行。
诗词中的坚守
作为生产一线的地质技术员,王军在陕北的群山间,一工作就是一个月。“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只要警铃一响,必须放下手里的事情第一时间冲出去。”王军说,“即使冻伤滑倒,又或者风像刀割一样,也要保证石油生产的正常进行。”
工作很辛苦,但对生活的向往和对诗词的热爱,让他在这片空旷的土地上坚持了下来。
因为疫情导致停休,去年10月底时,王军已经连续上班四十多天,加上产量形势严峻,必须天天加班到10点钟之后,这令他身心俱疲。
一天晚上,王军带着满身疲惫爬上13米高的储油罐时,眼前突现的一幕让他痴迷——站后面的“人工湖”,在月光下平静得像古人遗失在山间的铜镜,镜中的明月和星星美得让人陶醉……
那一刻,王军站在罐顶大声背诵毛主席的诗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他相信,未来一定有美好的事物在等待着自己。
舞台外的远方
在《2022中国诗词大会》的“千人千问”环节,选手要用一句诗来致敬在毛乌素沙地治沙造林的石光银老人。他当场吟诵出毛泽东《七律·到韶山》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诗句。
在他看来,正是有很多像石光银老人一样的治沙人,他们把“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与天斗其乐无穷”的革命乐观主义相结合,将毕生精力付诸治沙造林的伟大事业中,才让曾经的毛乌素沙地变成了片片绿洲,“希望更多的有志之士,参与到这项事业中,一起守护青山绿水,建设美丽中国!”
这段解读赢得了全场喝彩。谈及感受,王军说:“很幸运,通过节目展示了长庆油田员工乃至整个石油生产一线员工的精神风貌,他们是坚守在祖国沙漠戈壁、大山深处的‘石油红’。”
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这群“红工衣”深居生产一线,和外界的交流少之又少,外界对石油工人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但他想告诉人们,这个群体也能把枯燥乏味的一线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工作之后,单位为了丰富一线员工的业余生活,利用节假日开展一些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比如在中秋节,员工们身穿汉服、吟诗作赋、投壶猜谜,这也让诗词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王军憨笑着说。
他希望自己的经历给电视机前的留守儿童们传递一种正能量,让孩子们,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明白,虽然远离现代化都市、享受的教育资源也非常有限,但是只要心怀梦想,总有舞台为你而设。
□本报记者 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