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的平坝——秋坪
□黎盛勇
秦岭以南东边的山间,有一个360平方千米,比素有“欧洲乡村”之称的马耳他还要大点儿的地方。这里,差不多是个菱形的丘陵地带,老旧的名字叫秋坪,属安康平利县,是秦汉古盐道上的“米”字交通枢纽,连接东西南北。故而,名声在外,比较响亮。
秋坪是丘陵地貌,地面不全是平的。名字里突出“平”来,大概越是稀缺的东西,人们就越是看得精贵吧!我本秋坪人,你若问我,秋坪,具体是指哪个平坝子?这我又说不清了。
从无人机拍摄的照片上看:多坝子、多浅山。这里的山,没有很尖峭高峻的。山间的河谷,有十来丈宽的鸡冠峡、八里关,也有上下十里,一通梢的塘坊坝、松杉坪、八角庙。山在河两边,不似渝东的。再就是,山山皆背负着厚厚的腐殖土,这也不似北方的山,都草木茂盛,树木高大。林下的药草多,人们靠山能来钱,能出吃的用的。有山就是林,有水就见溪,山山水水,画家看了说“好入画”。山水相依,云蒸霞蔚,平田沃野,茶桑油粮,啥都出产。坪与坪之间,是一个个鸡犬相闻、炊烟袅袅的桃花源式的村庄。村庄四周的山,藏风纳气,合围成宜人的小气场。山上,树见秋色;山下,平坝毗连。我想,秋坪这个名字,或许是拿了境内秋河、太平河的各一字?又或者是某位古贤,一朝站在秋山之上,俯瞰山下丰收在望的漠漠平田,灵机一动,脱口而出的这个名称?我觉得,从字面上看,倒是个恰如其分的、带描述性诗意的好名字呢!
半环状,如屏障一样的秋山之下,蛇行流动着三条河,分别是东边的松杉河、中间的秋河、西边的太平河。岸边,一道道逶迤而来的龙形山脊梁,分隔开若干个扁圆的良田坝子。这些坝子,又各有自己的好名字,像大桃源、小桃源、桃源,大坪、二坪、松杉坪、白果坪、闹阳坪、松树庙、塘坊坝、高桥、龙脖子,柳林子。河湾里也是平田,有张家湾、范家湾、余家湾、潘家湾。堡子周边也平,有李家堡子、赵家堡子。平坝子有大有小,都是一碗泥巴一碗饭的鱼米之乡。
秋坪的水田,旱地分明。水是在河的上游,斜码一绺石头拦蓄河水,经一段堰渠,把水引到田里来灌溉,流水悄无声响。旱地,都是含沙的土。一到太阳落山,水分就自然上返,草挂露珠,地面就变成湿漉漉的。种庄稼,兴菜蔬,从不用浇水,就是李家坡上、龚家浜上的水田,也是不愁水源的。坪坝子里,过去以家族为单位,一般就是一道石头围墙,围成一个堡子,这些地方的石城墙,现在都还有遗迹在。为保盐运安全,清朝时候,秋坪驻扎过兵丁。过去,古盐道在这里分岔:东去湖北老河口,西到汉中,南通重庆大宁河盐场,北去安康、关中、下湖北老河口。故,坝子里的人家,祖上开客栈的多,开饭铺子的多,会厨艺的多、商贩多、挑夫多当然,种田的全能把式也多。人们讲究耕读传家,重视教育,当代,送出去的大学生多。
在秋河八角村,有十余公里长的一段辛夷花谷,也是红三军1932年冬天转战走过的“小长征”路。红三军经过岔路子、锅场,沿途埋锅造饭。午饭之后,由九拐子上秋山阴坡,翻秋山垭子,往镇坪方向。
岔路子村南头的秋河边,在清代末年出了一位“颜监生”。从老宅的规模看,疑为捐来的“例监”,是清代秋坪可知名姓、学历最高的人物。如今颜家的老宅是石围的一片半坡平地,名青树坪。颜宅仅余的断垣残壁,被一丛古楠木林郁郁葱葱地拱卫着,是秋河岸边的一景。最高大的楠树,有三个成人牵手合围那么粗。老老小小的楠树挤挤挨挨,妙不可言。
因历史交通线上的文化传承,秋坪人家家户户崇尚知人待客之道,这是千家万户传承的一笔无形资产。现在,陕渝高速路在秋坪留有交互口,让这里的交通变得十分方便,是一片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黎盛勇
秦岭以南东边的山间,有一个360平方千米,比素有“欧洲乡村”之称的马耳他还要大点儿的地方。这里,差不多是个菱形的丘陵地带,老旧的名字叫秋坪,属安康平利县,是秦汉古盐道上的“米”字交通枢纽,连接东西南北。故而,名声在外,比较响亮。
秋坪是丘陵地貌,地面不全是平的。名字里突出“平”来,大概越是稀缺的东西,人们就越是看得精贵吧!我本秋坪人,你若问我,秋坪,具体是指哪个平坝子?这我又说不清了。
从无人机拍摄的照片上看:多坝子、多浅山。这里的山,没有很尖峭高峻的。山间的河谷,有十来丈宽的鸡冠峡、八里关,也有上下十里,一通梢的塘坊坝、松杉坪、八角庙。山在河两边,不似渝东的。再就是,山山皆背负着厚厚的腐殖土,这也不似北方的山,都草木茂盛,树木高大。林下的药草多,人们靠山能来钱,能出吃的用的。有山就是林,有水就见溪,山山水水,画家看了说“好入画”。山水相依,云蒸霞蔚,平田沃野,茶桑油粮,啥都出产。坪与坪之间,是一个个鸡犬相闻、炊烟袅袅的桃花源式的村庄。村庄四周的山,藏风纳气,合围成宜人的小气场。山上,树见秋色;山下,平坝毗连。我想,秋坪这个名字,或许是拿了境内秋河、太平河的各一字?又或者是某位古贤,一朝站在秋山之上,俯瞰山下丰收在望的漠漠平田,灵机一动,脱口而出的这个名称?我觉得,从字面上看,倒是个恰如其分的、带描述性诗意的好名字呢!
半环状,如屏障一样的秋山之下,蛇行流动着三条河,分别是东边的松杉河、中间的秋河、西边的太平河。岸边,一道道逶迤而来的龙形山脊梁,分隔开若干个扁圆的良田坝子。这些坝子,又各有自己的好名字,像大桃源、小桃源、桃源,大坪、二坪、松杉坪、白果坪、闹阳坪、松树庙、塘坊坝、高桥、龙脖子,柳林子。河湾里也是平田,有张家湾、范家湾、余家湾、潘家湾。堡子周边也平,有李家堡子、赵家堡子。平坝子有大有小,都是一碗泥巴一碗饭的鱼米之乡。
秋坪的水田,旱地分明。水是在河的上游,斜码一绺石头拦蓄河水,经一段堰渠,把水引到田里来灌溉,流水悄无声响。旱地,都是含沙的土。一到太阳落山,水分就自然上返,草挂露珠,地面就变成湿漉漉的。种庄稼,兴菜蔬,从不用浇水,就是李家坡上、龚家浜上的水田,也是不愁水源的。坪坝子里,过去以家族为单位,一般就是一道石头围墙,围成一个堡子,这些地方的石城墙,现在都还有遗迹在。为保盐运安全,清朝时候,秋坪驻扎过兵丁。过去,古盐道在这里分岔:东去湖北老河口,西到汉中,南通重庆大宁河盐场,北去安康、关中、下湖北老河口。故,坝子里的人家,祖上开客栈的多,开饭铺子的多,会厨艺的多、商贩多、挑夫多当然,种田的全能把式也多。人们讲究耕读传家,重视教育,当代,送出去的大学生多。
在秋河八角村,有十余公里长的一段辛夷花谷,也是红三军1932年冬天转战走过的“小长征”路。红三军经过岔路子、锅场,沿途埋锅造饭。午饭之后,由九拐子上秋山阴坡,翻秋山垭子,往镇坪方向。
岔路子村南头的秋河边,在清代末年出了一位“颜监生”。从老宅的规模看,疑为捐来的“例监”,是清代秋坪可知名姓、学历最高的人物。如今颜家的老宅是石围的一片半坡平地,名青树坪。颜宅仅余的断垣残壁,被一丛古楠木林郁郁葱葱地拱卫着,是秋河岸边的一景。最高大的楠树,有三个成人牵手合围那么粗。老老小小的楠树挤挤挨挨,妙不可言。
因历史交通线上的文化传承,秋坪人家家户户崇尚知人待客之道,这是千家万户传承的一笔无形资产。现在,陕渝高速路在秋坪留有交互口,让这里的交通变得十分方便,是一片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