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仓遗址的千年记忆
公元前2世纪,汉帝国在关中开凿了一条大运河。这条运河如水龙伏地,西起长安,东入黄河,绵延三百余里,被后人称为漕渠。如果水龙的龙头在长安,那么龙尾就在华阴。西汉时,华阴作为黄河、渭河、漕渠三大水道的转运中心,地理位置重要,长安下令在此修建一座战略粮仓,这就是西汉京师粮仓(华仓)。
京师仓位于华阴市东十公里的岳庙街道办双泉村南侧段家村、王家城之间的二级台塬上。该遗址出土的文物之中,尤以瓦当为代表,特别是华阴特有的“与华无极”和“华仓”文字瓦当。也正是根据“华仓”瓦当上的文字,考古工作者最终确认此地为西汉时期的京师仓遗址。
登临京师仓遗址,南眺华山,北瞰渭河,脚下的稀松黄土中散落着大量破碎的汉瓦。我们无法亲眼目睹那些曾经矗立在此的国之大仓,只能拾起一片碎瓦,想象它当年的模样。抚古追今,渭河改道,粮仓不存,飒风扑面,呜呜咽咽,难免生出一股沧海桑田的感慨。
两千多年前,长安城中八街九陌,南北客商熙熙攘攘,来往行人比肩接踵,呈现出空前繁华的景象。然而,繁华背后需要大量粮食支撑,人吃马嚼都是耗费,关中的土地已经无法承载京师的需求。至汉武帝刘彻时,渭河因河道迂回,水运能力下降,逐步丧失了从关东向关中运粮的功能。面对困境,大司农郑当时提议修建一条漕渠,连通长安与黄渭,以新渠解决长安的粮食危机。汉武帝经过深思熟虑,赞同该计划,随即建成三百余里的运河。
京师仓作为漕渠的配套工程,前有河,后有山,山河表里,地势险要,地理位置优越。此后,关东供给长安的粮都必先集储于此,然后再向西调运。京师仓的主要功能是贮藏粮食,围绕这个主业,粮仓附近居民多以磨面加工为业,所以百姓称当地为碨峪,后演化为卫峪。这个叫法延续了两千多年。
粮食是国家根本,为保障长安的粮食安全,京师仓驻扎了大量兵士守备,这些兵士平日不用行军作战,久离战阵,难免对攻杀战守的技艺生疏。为了保持军队的作战能力,军事主官很注重兵士的训练,在粮仓周围整日行军、列队、布阵、对打,在鼓点的配合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操练动作,华阴双泉素鼓因此而起源。
另外,漕渠的渠首在海拔400米上下,而京师仓所在的渠尾则在320米左右,渠首渠尾高差约80米,当风向不佳时,京师仓的粮船西去是逆水行舟,需要大量的船工纤夫辅助。要拉动巨舟,船上与岸边的船工纤夫必须充分配合,号子应运而生。他们在号子声中协调指挥、统一步伐。号子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这种船工号子结合后世的说书艺术,演变为一种华阴独特的戏种——华阴老腔。
一座粮仓无法抵挡时光的流逝,但留下了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两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千年前的华阴,黄河滔滔,渭水汤汤。村民推动石碾磨面,谷壳吱吱呀呀;兵士们负坚执锐操练,兵戈碰撞相击;船工们背纤拉船怒吼,号子铿锵有力。
此刻,山河的灵气与人间的烟火气在京师仓融为一体,在长河落日中穿透了时空,化为了永恒的历史。
□倪伟 夏莲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公元前2世纪,汉帝国在关中开凿了一条大运河。这条运河如水龙伏地,西起长安,东入黄河,绵延三百余里,被后人称为漕渠。如果水龙的龙头在长安,那么龙尾就在华阴。西汉时,华阴作为黄河、渭河、漕渠三大水道的转运中心,地理位置重要,长安下令在此修建一座战略粮仓,这就是西汉京师粮仓(华仓)。
京师仓位于华阴市东十公里的岳庙街道办双泉村南侧段家村、王家城之间的二级台塬上。该遗址出土的文物之中,尤以瓦当为代表,特别是华阴特有的“与华无极”和“华仓”文字瓦当。也正是根据“华仓”瓦当上的文字,考古工作者最终确认此地为西汉时期的京师仓遗址。
登临京师仓遗址,南眺华山,北瞰渭河,脚下的稀松黄土中散落着大量破碎的汉瓦。我们无法亲眼目睹那些曾经矗立在此的国之大仓,只能拾起一片碎瓦,想象它当年的模样。抚古追今,渭河改道,粮仓不存,飒风扑面,呜呜咽咽,难免生出一股沧海桑田的感慨。
两千多年前,长安城中八街九陌,南北客商熙熙攘攘,来往行人比肩接踵,呈现出空前繁华的景象。然而,繁华背后需要大量粮食支撑,人吃马嚼都是耗费,关中的土地已经无法承载京师的需求。至汉武帝刘彻时,渭河因河道迂回,水运能力下降,逐步丧失了从关东向关中运粮的功能。面对困境,大司农郑当时提议修建一条漕渠,连通长安与黄渭,以新渠解决长安的粮食危机。汉武帝经过深思熟虑,赞同该计划,随即建成三百余里的运河。
京师仓作为漕渠的配套工程,前有河,后有山,山河表里,地势险要,地理位置优越。此后,关东供给长安的粮都必先集储于此,然后再向西调运。京师仓的主要功能是贮藏粮食,围绕这个主业,粮仓附近居民多以磨面加工为业,所以百姓称当地为碨峪,后演化为卫峪。这个叫法延续了两千多年。
粮食是国家根本,为保障长安的粮食安全,京师仓驻扎了大量兵士守备,这些兵士平日不用行军作战,久离战阵,难免对攻杀战守的技艺生疏。为了保持军队的作战能力,军事主官很注重兵士的训练,在粮仓周围整日行军、列队、布阵、对打,在鼓点的配合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操练动作,华阴双泉素鼓因此而起源。
另外,漕渠的渠首在海拔400米上下,而京师仓所在的渠尾则在320米左右,渠首渠尾高差约80米,当风向不佳时,京师仓的粮船西去是逆水行舟,需要大量的船工纤夫辅助。要拉动巨舟,船上与岸边的船工纤夫必须充分配合,号子应运而生。他们在号子声中协调指挥、统一步伐。号子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这种船工号子结合后世的说书艺术,演变为一种华阴独特的戏种——华阴老腔。
一座粮仓无法抵挡时光的流逝,但留下了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两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千年前的华阴,黄河滔滔,渭水汤汤。村民推动石碾磨面,谷壳吱吱呀呀;兵士们负坚执锐操练,兵戈碰撞相击;船工们背纤拉船怒吼,号子铿锵有力。
此刻,山河的灵气与人间的烟火气在京师仓融为一体,在长河落日中穿透了时空,化为了永恒的历史。
□倪伟 夏莲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