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最怕是读完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这样一种感觉:遇到一本好书,阅读时总是特别小心翼翼,逐字逐句,甚至一字一顿,纵有一目十行的本事,也不敢行一目十行之事,生怕读完了就没有了。以至于明明几个小时就可以读完的书籍常常要用一个星期,有时还要好几个月。
好书怕读完,这种感觉有点像“近乡情更怯”。对于一个游子来说,回家是心头多时的期盼。人在异乡,心里头总是萦绕着故乡的影子,然而真的离家近了,却又忽然害怕起来。生怕回到故乡,故乡已不是旧时的模样。“少小离家老大回”,回来时,两鬓斑白,背影佝偻,早已没有了少年时的矫健,更有甚者,连乡音都变了,故乡也就愈发地模糊了。同样,对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来说,遇到一本自己喜欢读的书,无疑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好比是“贫儿暴富”,但幸福的同时,又不免担心这本好书读完了,就再也遇不到相似的好看的书籍。于是,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会故意放慢节奏,藏着掖着想要拉长品味书香的时间。
有些人读书也写书,而大多数人只是单纯的读者。即便读的是别人的文稿,心里头的欢喜却比自己写的一点都不少。尤其读到一二惊奇之处,眼放亮光,不时往四下里觑看一眼,生怕别人也知道;又或者迫切地想要与别人分享,可惜身边别无他人,心中不免懊恼。整个过程看起来就像一出精彩绝伦的大戏:台上演员演得精彩,台下观众心里的斗争过程亦精彩;书里的故事写得精彩,书外的人看着也精彩。
好书怕读完,这个“怕”不是真的畏惧,而是难以忍受书读完之后的那种失落感。所以哪怕伸手就能拿到书,能拿到很多书,也不愿意狼吞虎咽地去读。为了营造一种书读不尽的感觉,我们会在书架上放一本书,在桌子上放一本书,在枕头边也放一本书。这种操作、这种感觉是下意识的流露,就像春鸟秋虫,你不催促,它们也会发出声音来。
显然,我们若是对这种心态详细揣摩,就可以看出阅读者的贪心。所谓的“怕”,无非是怕等到两遍三遍阅读的时候,再没有初读时的心境,于是便格外珍惜这第一次阅读的机会,如面对乍现的灵感。更由于担心自己才学有限,参悟得不对,读起来就更慢了。
仔细想想,好书怕读完,或许这才是读书应有的态度。□潘玉毅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这样一种感觉:遇到一本好书,阅读时总是特别小心翼翼,逐字逐句,甚至一字一顿,纵有一目十行的本事,也不敢行一目十行之事,生怕读完了就没有了。以至于明明几个小时就可以读完的书籍常常要用一个星期,有时还要好几个月。
好书怕读完,这种感觉有点像“近乡情更怯”。对于一个游子来说,回家是心头多时的期盼。人在异乡,心里头总是萦绕着故乡的影子,然而真的离家近了,却又忽然害怕起来。生怕回到故乡,故乡已不是旧时的模样。“少小离家老大回”,回来时,两鬓斑白,背影佝偻,早已没有了少年时的矫健,更有甚者,连乡音都变了,故乡也就愈发地模糊了。同样,对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来说,遇到一本自己喜欢读的书,无疑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好比是“贫儿暴富”,但幸福的同时,又不免担心这本好书读完了,就再也遇不到相似的好看的书籍。于是,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会故意放慢节奏,藏着掖着想要拉长品味书香的时间。
有些人读书也写书,而大多数人只是单纯的读者。即便读的是别人的文稿,心里头的欢喜却比自己写的一点都不少。尤其读到一二惊奇之处,眼放亮光,不时往四下里觑看一眼,生怕别人也知道;又或者迫切地想要与别人分享,可惜身边别无他人,心中不免懊恼。整个过程看起来就像一出精彩绝伦的大戏:台上演员演得精彩,台下观众心里的斗争过程亦精彩;书里的故事写得精彩,书外的人看着也精彩。
好书怕读完,这个“怕”不是真的畏惧,而是难以忍受书读完之后的那种失落感。所以哪怕伸手就能拿到书,能拿到很多书,也不愿意狼吞虎咽地去读。为了营造一种书读不尽的感觉,我们会在书架上放一本书,在桌子上放一本书,在枕头边也放一本书。这种操作、这种感觉是下意识的流露,就像春鸟秋虫,你不催促,它们也会发出声音来。
显然,我们若是对这种心态详细揣摩,就可以看出阅读者的贪心。所谓的“怕”,无非是怕等到两遍三遍阅读的时候,再没有初读时的心境,于是便格外珍惜这第一次阅读的机会,如面对乍现的灵感。更由于担心自己才学有限,参悟得不对,读起来就更慢了。
仔细想想,好书怕读完,或许这才是读书应有的态度。□潘玉毅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