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998期:第03版 教育

全国模范教师陈晓鸥:

新时代劳动教育既要走心更要“走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4月22日,在西安市莲湖区希望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室内,记者看到学生们种植的麦苗、小葱、红薯正在茁壮生长,校园一角陈列着学生们用旧衣物改制的环保手提袋,琳琅满目、创意满满……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向记者展示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以及学会的劳动技能,而这些只是该校劳动教育的一个缩影。

“劳动教育是一育,不只是一课。”全国模范教师、西安市劳动模范、莲湖区希望小学副校长陈晓鸥说,“劳动教育不是单纯提升劳动技能,而要注重挖掘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教育价值,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贯穿于课程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他们成为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

从认知到实践  教师要做好“加减法”

“劳动教育是劳动+教育。”陈晓鸥说,“只有出力流汗,才能真正懂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劳动教育为学生奠定美好未来。教师既要高度重视实践性,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方面经验解决劳动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劳动能力,也要在劳动过程中,教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约束、劳动管理、劳动合作、劳动优化、劳动感恩等。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分内的事情尽量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集体的事情抢着做、公益的事情学着做、困难的事情合作做、细小的事情耐心做、创新的事情试着做……陈晓鸥在劳动教育研究方面一直坚持这样的教育原则。她认为劳动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完成自我教育。

从课本到生活,从认知到实践,“双减”为劳动教育腾出了进行全人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在陈晓鸥看来,劳动育人是全方位的,与“双减”并不冲突,它要求劳动教育教师要做好“加减法”,优化劳动项目;要做好“乘除法”,完善劳动评价,让劳动教育和“双减”相得益彰。

从形式到内容  创新让劳动教育“活”起来

西安国际港务区陕西师范大学陆港小学教师张佳欣的《无土栽培种植小麦》,莲湖区希望小学教师王雪蒙的《像农学家那样》、王萌的《神奇的布艺复写纸》,洒金桥小学教师焦琎的《传统工艺中国结》……陈晓鸥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们开展的跨区域课例研究,让劳动教育不断从形式的概念化向内容的具体化转变,课程创新研究让劳动教育“活”了起来。

依托陈晓鸥劳模创新工作室,莲湖区希望小学还成立了包括科学、语文、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等多学科教师组成的课程研发小组。小组围绕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劳动知识进行统筹设计,历时2个月,完成了《希望七宝爱劳动》中的“希望·七味”课程,以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等为实施课程的主要途径,系统开展劳动教育,并将成果推送到其他学校展示。

目前,陈晓鸥劳模创新工作室有80多位教师,分布在西安市的多所学校。她联系成立的劳动教育基层教研群,成员涵盖全省范围以及新疆、河北等中小学校的200余位校长及劳动教育骨干教师。

“以劳模工作室带动劳动教育的发展,优势在于交流面更广。”陈晓鸥说,“日后还要注意创新劳动教育的教研方式,不断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加强培训与合作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关注劳动教师的主体作用,挖掘劳动教师的自身潜能。”

从劳动到“劳动+” 融合让劳动教育“香”起来

美术课描画劳动场景,音乐课唱响劳动歌曲,语文课学习劳动诗歌,数学课计算劳动数据……莲湖区希望小学将劳动教育和自然教育、环保教育、文化教育等进行有机融合,让劳动教育变得“香”了起来,广受学生家长的喜爱。

该校在自主研发的食育课程“希望·七味”上,尝试以“劳动+思政”模式,引导学生学习领袖的劳动精神、感悟领袖的劳动情怀,在学生人生的起步阶段种下“劳动最光荣”的种子。

陈晓鸥认为,“双减”背景下,要做好劳动教育,需要将劳动教育的思想观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劳动教育的理念和目标融通在学生的生命意识里,让教育更有真实性、更具生命力。

“新时代劳动教育既要走心,更要‘走新’。”陈晓鸥说,“劳动教育的探索研究,依然任重而道远。”

□本报记者  牟影影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