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孩印象
□史飞翔
很早就知道红孩的大名,接触、认识也有好些年了,但真正地走近、了解并相知,却是最近这一半年的事。
红孩出道很早,17岁就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已出版长篇小说《爱情脊背》、中短篇小说集《城市的海绵》、散文集《东渡东渡》《运河的桨声》、文艺随笔集《拍案文坛》《理想的云朵有多高》、散文理论集《红孩谈散文》《铁凝散文赏析》、诗集《笛声从芦苇中吹来》等十余部,创作完成电影《风吹吧麦浪》、话剧《白鹭归来》等,作品多、门类全,更重要的是质量高,含英咀华,流光溢彩。
红孩是一个“多面手”,他集作家、评论家、编辑、文学活动家于一身,用作家肖复兴先生的话说:“他一身多任,一时多辰,既处庙堂,又处江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流云一般奔波于会议之间,又蛰伏于案头投笔于书本与电脑之中。忙碌着,思考着,写作着,快乐着,也痛苦着。套用放翁的诗,他是恨不得‘一身能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红孩’。”
红孩首先是一个散文家,这是他的立身之本。作为一个散文家,其代表作品有《东渡东渡》《女人的荷》《唤声姐姐叫萧红》《父亲的农民帝国》《理想的云朵有多高》《红孩谈散文》《时间倒回的钟——红孩散文新作选》等。周明先生说,红孩的散文语言平白朴素,接地气;作品感情充沛,有鲜明的情感指向;视野开阔,涉猎题材丰富;作品有意境追求,哲学思辨色彩很浓;长于叙事,注重细节的发掘和提升;坚持现实生活创作,兼有浪漫主义情怀,思维具有现代性;写作技巧娴熟,神形统一,擅于从小说、美术等方面借鉴,结尾常有出人意料之笔;具有平民情怀,眼睛向下,自觉做到为时代而歌,为人民立传,不断向社会传递温暖向上的正能量。我觉得周明先生的这个评价是既中肯又公允。我个人认为红孩的散文具体、实在,很少空发议论;语言质朴深厚,有一种举重若轻、拨云见日、“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没有几十年的“淬炼”是断然做不到的。
其次,红孩还是一个散文理论家。散文家常有,而散文理论家不常有。放眼中国文坛,能在散文理论方面真正有所建树的人是少之又少,红孩是当之无愧的一位。红孩提出小说是“我说”的世界,散文是“说我”的世界。这是继肖云儒先生“散文形散神不散”之后,散文理论界的一个重要命题。红孩的散文思想集中体现在《红孩谈散文》一书中。在这本书中,红孩从本体论、情感论、地域论、技巧论、通变论、风格论、主体论、价值论等八个方面对散文的内部进行了细致入微地研究;接着他又围绕散文与生活、散文现象论、散文与历史文化、散文机构、评奖机制与活动、散文与大众等大家普遍关注的几个热点话题入手,对散文的外部进行了高屋建瓴式地研究。整本书以人在事中的真切感受为出发点,对某个时期或某种类型的散文进行评论,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再次,红孩还是一个“有棱有角”的文学评论家。肖云儒先生说:“红孩的评论文字有温度,有个性,有生命感,显示出自己的独特风采。这些特色来自他对作家和作品的真切感受与理解,更来自他的自身气质和生命深处。”肖复兴先生说得就更透彻了:“红孩写散文,也写评论。看他的散文,会觉得他年龄挺大的,因为他写得老道,走的是古典的路子。看他的评论,会觉得他年龄不大,有些年轻,充满如今有些老气横秋的评论家那里少有而难得的一股子生牤子气。红孩耍着这样两把板斧,在文坛上横冲直撞。”的确,红孩的文学评论,特别是文艺时评,不堆砌理论术语,不卖弄学识,不唬人,不和读者捉迷藏。他是有啥说啥,绝不敷衍。他的文艺时评集《理想的云朵有多高》立足文学,又不囿于文学,如大水漫延,直至文化、美术、音乐等多个领域,充分显示了作者丰赡的学养。他写的《对当代文坛的忍与不忍》一文,是我近年来阅读过的最有力度、硬度、气度和温度的,“有血性的文字”之一,表现出难得的勇气和良知。
除了散文、评论,红孩还写小说。据红孩自己说,他的文学处女作就是小说。目前,他已出版长篇小说《爱情脊背》、中短篇小说集《城市的海绵》等。《风吹麦浪》被改编成电影在全国院线上映。
在与红孩先生的交往中,我感到他是一个真诚的人,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一个久经文坛但却丝毫没有世故的人。他在赠我的《东渡东渡》一书的扉页中这样题词:“东渡是伟人出发的地方,由此他改变了中国。相信您看过此书,也许也能改变什么……”在《理想的云朵有多高》一书的扉页他这样写道:“我们因理想而美丽,与飞翔兄共勉。”有次我写了一篇关于苏东坡的文章发他,结果他和我通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直言这篇文章的不足,并提出了修改意见,这种推心置腹式的交谈在当下文坛已不多见。还有一次,大雪纷飞中,我们登上了白鹿原。那天他和我谈了很多,文学、社会、人生,包括生和死。他谈得很动情,我听得很认真。那一刻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红孩,一个赤子般的红孩,我在他身上感受到的已经不是平易近人,而是一种慈祥了。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感觉到,这是一个值得一辈子交往的人,一个可以终生追随的师长。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史飞翔
很早就知道红孩的大名,接触、认识也有好些年了,但真正地走近、了解并相知,却是最近这一半年的事。
红孩出道很早,17岁就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已出版长篇小说《爱情脊背》、中短篇小说集《城市的海绵》、散文集《东渡东渡》《运河的桨声》、文艺随笔集《拍案文坛》《理想的云朵有多高》、散文理论集《红孩谈散文》《铁凝散文赏析》、诗集《笛声从芦苇中吹来》等十余部,创作完成电影《风吹吧麦浪》、话剧《白鹭归来》等,作品多、门类全,更重要的是质量高,含英咀华,流光溢彩。
红孩是一个“多面手”,他集作家、评论家、编辑、文学活动家于一身,用作家肖复兴先生的话说:“他一身多任,一时多辰,既处庙堂,又处江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流云一般奔波于会议之间,又蛰伏于案头投笔于书本与电脑之中。忙碌着,思考着,写作着,快乐着,也痛苦着。套用放翁的诗,他是恨不得‘一身能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红孩’。”
红孩首先是一个散文家,这是他的立身之本。作为一个散文家,其代表作品有《东渡东渡》《女人的荷》《唤声姐姐叫萧红》《父亲的农民帝国》《理想的云朵有多高》《红孩谈散文》《时间倒回的钟——红孩散文新作选》等。周明先生说,红孩的散文语言平白朴素,接地气;作品感情充沛,有鲜明的情感指向;视野开阔,涉猎题材丰富;作品有意境追求,哲学思辨色彩很浓;长于叙事,注重细节的发掘和提升;坚持现实生活创作,兼有浪漫主义情怀,思维具有现代性;写作技巧娴熟,神形统一,擅于从小说、美术等方面借鉴,结尾常有出人意料之笔;具有平民情怀,眼睛向下,自觉做到为时代而歌,为人民立传,不断向社会传递温暖向上的正能量。我觉得周明先生的这个评价是既中肯又公允。我个人认为红孩的散文具体、实在,很少空发议论;语言质朴深厚,有一种举重若轻、拨云见日、“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没有几十年的“淬炼”是断然做不到的。
其次,红孩还是一个散文理论家。散文家常有,而散文理论家不常有。放眼中国文坛,能在散文理论方面真正有所建树的人是少之又少,红孩是当之无愧的一位。红孩提出小说是“我说”的世界,散文是“说我”的世界。这是继肖云儒先生“散文形散神不散”之后,散文理论界的一个重要命题。红孩的散文思想集中体现在《红孩谈散文》一书中。在这本书中,红孩从本体论、情感论、地域论、技巧论、通变论、风格论、主体论、价值论等八个方面对散文的内部进行了细致入微地研究;接着他又围绕散文与生活、散文现象论、散文与历史文化、散文机构、评奖机制与活动、散文与大众等大家普遍关注的几个热点话题入手,对散文的外部进行了高屋建瓴式地研究。整本书以人在事中的真切感受为出发点,对某个时期或某种类型的散文进行评论,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再次,红孩还是一个“有棱有角”的文学评论家。肖云儒先生说:“红孩的评论文字有温度,有个性,有生命感,显示出自己的独特风采。这些特色来自他对作家和作品的真切感受与理解,更来自他的自身气质和生命深处。”肖复兴先生说得就更透彻了:“红孩写散文,也写评论。看他的散文,会觉得他年龄挺大的,因为他写得老道,走的是古典的路子。看他的评论,会觉得他年龄不大,有些年轻,充满如今有些老气横秋的评论家那里少有而难得的一股子生牤子气。红孩耍着这样两把板斧,在文坛上横冲直撞。”的确,红孩的文学评论,特别是文艺时评,不堆砌理论术语,不卖弄学识,不唬人,不和读者捉迷藏。他是有啥说啥,绝不敷衍。他的文艺时评集《理想的云朵有多高》立足文学,又不囿于文学,如大水漫延,直至文化、美术、音乐等多个领域,充分显示了作者丰赡的学养。他写的《对当代文坛的忍与不忍》一文,是我近年来阅读过的最有力度、硬度、气度和温度的,“有血性的文字”之一,表现出难得的勇气和良知。
除了散文、评论,红孩还写小说。据红孩自己说,他的文学处女作就是小说。目前,他已出版长篇小说《爱情脊背》、中短篇小说集《城市的海绵》等。《风吹麦浪》被改编成电影在全国院线上映。
在与红孩先生的交往中,我感到他是一个真诚的人,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一个久经文坛但却丝毫没有世故的人。他在赠我的《东渡东渡》一书的扉页中这样题词:“东渡是伟人出发的地方,由此他改变了中国。相信您看过此书,也许也能改变什么……”在《理想的云朵有多高》一书的扉页他这样写道:“我们因理想而美丽,与飞翔兄共勉。”有次我写了一篇关于苏东坡的文章发他,结果他和我通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直言这篇文章的不足,并提出了修改意见,这种推心置腹式的交谈在当下文坛已不多见。还有一次,大雪纷飞中,我们登上了白鹿原。那天他和我谈了很多,文学、社会、人生,包括生和死。他谈得很动情,我听得很认真。那一刻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红孩,一个赤子般的红孩,我在他身上感受到的已经不是平易近人,而是一种慈祥了。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感觉到,这是一个值得一辈子交往的人,一个可以终生追随的师长。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