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035期:第01版 首版

毫厘之间显真功

——记陕西省劳动模范、航天科技四院401所高级技师苏景亮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一台车床、数把卡尺、几排零件,苏景亮在航天科技四院401所八室安全机构加工岗位上已走过29个年头。作为组长的他练就了一手“精、准、快”的绝活,保持着生产计划完成率和产品交检合格率“双百”的成绩。

凭借扎实的技术和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韧劲,苏景亮主动承担并出色完成了多项零部件精密机械加工任务。今年,他获得了陕西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技术都是练出来的”

1993年,19岁的苏景亮来到航天科技四院成为一名车床操作工人,负责加工生产线上的零部件。

“工作时要站一整天,有时腿酸得晚上睡不着。”苏景亮说,他从小就对机械感兴趣,经常将家里的闹钟、电视机拆解研究。凭借对机械加工的热爱,即使再苦再累,他都坚持了下来。

白天,苏景亮跟着师傅学习加工技术,研究各种工器具的使用方法,晚上回家他继续学习车床知识。坚持多年,他练就了一手绝活——1毫米厚的垫片叠在一起,一次性车出80-100个,形位公差保持在一根头发丝粗细的七分之一。

2012年,航天科技四院401所八室引进了数控机床,这让苏景亮这个从业10年的老车工遇到了新问题。“之前没有接触过数控技术,也没有学习过数控知识,还不会操作新机器。”他说。

数控机床的引进并没有让苏景亮产生畏难情绪,反而乐在其中。“不学新技术、新知识就会被社会淘汰。”苏景亮说。他对着说明书研究机器,反复记忆作业流程,很快就熟悉了这个新“伙伴”。

“这辈子只干一件事,一定要干好”

作为一线技术工人,苏景亮在不断提升技能的同时,经常进行技术创新,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贡献力量。

2016年,苏景亮在使用数控机床加工零部件时发现,每加工一次就需要手动在机器上添加原材料,速度慢,影响生产效率。

于是苏景亮和徒弟着手研究起了自动送料装置。设计图纸、调试程序、改进方案……经过3个多月努力,他们终于做出了一台小零件自动送料装置。

“解决了数控机床不能连续加工的难题,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强度。”苏景亮说,自动送料装置也在精密机加行业被广泛推广,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填补了行业空白。

发现数控机床自带工装夹具和刀具作用发挥有限的苏景亮,又开始琢磨优化改进的问题。研制专用工装,解决数控机床只能夹紧标准件的缺点,将安全机构本体加工时间从17个小时缩短到3至4小时;研制多功能液压组合夹具,提升七面体结构加工能力,缩短加工周期60%。

面对同事的夸赞,苏景亮说:“这辈子只干一件事,一定要干好。”

“技术传承是相互提升的过程”

提起培养徒弟,苏景亮说:“没什么心得,技术勤学苦练才能精,我现在还正跟着年轻人学习最新引进的两台复合加工设备呢!”他认为,技术传承就是一个相互交流、相互提升的过程,把技术传给青年职工可以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航天技术能手朱曾龙是苏景亮的徒弟,回想与师傅相处的时光,他感叹:“师傅有一颗匠心,别人是斤斤计较,师傅是毫厘不让。”

多年来,苏景亮通过“师带徒”、班组交流等形式,毫无保留地将绝技绝招传授给其他职工,先后培养了10多名高素质技能人才和岗位能手,带领班组团结协作、集智攻关,出色完成了连年增长的生产任务。

本报记者  李旭东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