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的这一生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街头演讲时遭枪击不治身亡
■葬礼将于7 月1 2 日举行

1 街头演讲中枪身亡
2 0 2 2 年7 月8 日,日本奈良,随着几阵枪声响起,6 7 岁的前首相安倍晋三倒在血泊之中,后不治身亡。他当时正在街头发表一个演讲,为自己重返政坛打造声势。枪手山上徹也,是一名海上自卫队的前队员,开枪之后被当场制伏。警方透露枪击安倍晋三嫌犯的动机,他在供述中称,“对前首相安倍晋三不满,就是为了想杀他”。
安倍晋三葬礼将于7 月1 2 日举行。
安倍晋三可能是过去几十年中最有知名度的日本政治家,他创下了政坛的多项纪录,曾四次当选日本首相,是日本首位出生于二战以后的首相,是二战以来最年轻的日本首相,也是在任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
“一家三宰相”
1 9 5 4 年,安倍晋三出生于一个民族主义政治世家。
其父是安倍晋太郎,曾担任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的外务大臣,其母是前日本首相岸信介之女岸洋子,加上其外叔公佐藤荣作亦曾担任首相,因此号称“一家三宰相”。
安倍晋三的祖父安倍宽,曾因反对东条英机名噪一时,战后组建“日本进步党”,对日本政坛产生过深远影响。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曾被美国指控犯有战争罪,但在战争罪法庭出庭前就被释放。
安倍晋三3 岁时就陪着首相身份的外祖父访问印度,这趟旅程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成年后,他进入东京成蹊大学并获得政治学学士学位,之后又转往美国南加州大学攻读政治,后放弃学业回国。在神户钢铁公司短暂任职后,1 9 8 2 年安倍晋三正式踏入政坛。
婚后没有子女
1 9 8 7 年,安倍晋三于与松崎昭慧结婚,婚后妻子改名为“安倍昭慧”。昭慧出身于显赫的森永家族,森永制菓株式会社是日本最具影响力的食品厂家之一。在后来的生涯中,昭慧被外界称为“家庭里的在野党”。因其与安倍晋三时常政见不同,并曾就核电、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等问题公开唱反调。两人婚后至今没有子女。
1 9 9 3 年起,安倍晋三首次当选为国会议员,并加入了其父当年任会长的派系“清和政策研究会”。与此同时,安倍晋三结识了当时的自民党政治明星小泉纯一郎,并深受其信任。
2 0 0 1 年,小泉纯一郎获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在两年后获任自民党干事长。
四度拜相
2 0 0 6 年,安倍晋三首次当选首相。但仅仅一年后,他就因身体原因以及一系列丑闻,被迫于2 0 0 7 年辞去首相一职。2 0 1 1 年,由于在地震、海啸及福岛核灾难中处理不力,反对派组成的政府最终垮台。2 0 1 2 年,安倍晋三再度当选自民党总裁,并赢下了大选。这使安倍晋三成为平成时代唯一两度拜相的内阁总理大臣。
在2 0 1 4 年与2 0 1 6 年,安倍晋三带领下的自民党又以压倒性优势赢下了大选。2 0 2 0 年8 月2 4 日,安倍晋三超越其外叔公佐藤荣作,成为连续总任期最长的日本首相。
但就在他创造了这个纪录的四天之后,2 0 2 0 年8 月2 8 日,安倍晋三称自己的溃疡性结肠炎有复发迹象,不希望因其身体状况而导致决策失误,将辞去自民党总裁与日本首相职务。
2 0 2 0 年9 月1 6 日,安倍晋三卸任首相,由菅义伟接任。菅义伟是安倍晋三亲手挑选的继任者,曾任安倍晋三的首席内阁秘书。当菅义伟2 0 2 1 年1 0 月被迫离职时,安倍转而支持日本的现任首相岸田文雄。
2 五个“未完成”
2 0 0 6 年,时年5 2 岁的安倍晋三成为日本最年轻首相。不过,他就任仅一年,就以“健康原因”辞去首相一职。实际上,当时安倍晋三面临的,是内阁争议不断、参院选举落败、政令执行不顺等政治现实。第一次当首相,安倍晋三如坐针毡,只好怀着遗憾提前下台。这是安倍晋三的第一个“未完成”。
2 0 1 2 年,安倍晋三再度参选日本自民党总裁并获胜,成为自民党成立以来首位回任总裁。这一回,首相一当就是8 年,一度结束了日本“走马灯”般换首相的局面。然而,虽然把自己“熬”成了在位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第二任期,安倍晋三还是没能走完全程。2 0 2 0年8 月2 8 日,安倍晋三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提前辞去首相职务。这是安倍晋三的第二个“未完成”。
第二任期,安倍晋三干得究竟如何?以下四个方面可见一斑:
经济
为使日本摆脱数十年的通货紧缩,安倍晋三推出了“安倍经济学”“新三支箭”,从刺激经济、社会保障、生育与老龄少子化问题下手,试图激发日本经济增长动力,却因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未能如愿,反而导致经济下滑。
历史
在历史问题上,安倍晋三是日本自民党中的鹰派力量,他在任内及卸任后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或对靖国神社供奉祭品。
他毕生以改变日本战后和平宪法,实现“修宪”为目标。安倍晋三为什么一直不放弃“修宪”?实际上,这与其外祖父岸信介有莫大关系。岸信介曾在二战中担任东条英机内阁高官,是当年“东京大审判”的1 9 名甲级战犯嫌犯之一。由于对日政策的转变,美国释放了岸信介等人,岸信介于1 9 5 7 年当上了日本首相。
战后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等,岸信介一直想改掉这些规定,这就是所谓“修宪”的由来。
但是,岸信介没有成功。1 9 6 0 年7 月1 4日,身为首相的岸信介遇刺,虽然只是腿部受伤,但第二天政府内阁就被迫总辞。其后,安倍晋三的父亲安倍晋太郎,被期待能接过“修宪”大旗,但其就任首相前病逝了,“使命”只能又传下一代,来到了安倍晋三身上。然而,安倍晋三当了两任首相,并未在“修宪”方面前进一步。
这意味着否认日本侵略的历史罪行,遭到日本国内外及国际社会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对。“修宪”“大计”,一直未能推行下去。这是安倍晋三的第三个“未完成”。
外交
在外交方面,安倍晋三强调日美同盟地位。他一度大力开展对俄外交,试图解决领土争议并签订日俄和平条约,并试图打破日韩、日朝关系僵局。但这些努力,均未取得实际成果。外交上没有留下太多“遗产”,成为安倍晋三首相生涯中的第四个“未完成”。
抗疫与奥运
新冠疫情在日本暴发后,安倍政府在新冠疫情上应对不力,民众评价很低,直接导致安倍内阁支持率大幅下滑至3 7 %。
而2 0 2 0 年东京奥运会也受到疫情影响,推迟一年才举办。原本想依靠东京奥运提振经济、打造日本新时代新形象的安倍晋三,生意“打了水漂”。此前在2 0 1 6 年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安倍晋三曾扮成任天堂游戏角色“马里奥”亮相表演,高调宣布要风风光光地办好东京奥运会。而最终,他选择在东京奥运会没有举办的情况下匆匆下台,留下了另一个遗憾,这是安倍的第五个“未完成”。
3 功过几何
两年前,当这位日本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因健康原因辞职,“安倍时代”大幕骤然降落之时,或许安倍晋三不曾想到,2 年后他的人生会以这样的方式谢幕。
国际舆论这样评价安倍晋三:他在日本政坛历史上留下多个“现象级”印记,推进了恢复日本经济、军事和民族自豪感的保守议程。不过,安倍晋三执政的效果好坏参半,其保守立场和浓重的个人烙印更不乏争议。
后来,当人们总结安倍晋三“四度拜相”的成就时,都绕不开几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长周期”。安倍晋三结束了日本政坛“六年七相”的乱象,开启了较为稳定的自民党强势主政阶段。
关键词二“安倍经济学”。他凭借标志性的金融财政“双宽松”,使日本经济在一段时期摆脱了持续的萎靡不振。《纽约时报》指出,安倍晋三带领日本从一场毁灭性的地震、海啸与核事故中恢复,对期盼国内稳定的日本民众来说,安倍晋三一定程度上为他们带来了繁荣。
关键词三“实用主义外交”。他可以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打上7 小时的高尔夫,不惜摔入沙坑;也可以一路小跑与俄总统普京握手言欢;他也曾以奥运为契机改善对华关系,推进领导人互访……
但另一方面,受制于国内外环境和时代大背景,安倍晋三政治遗产的“能见度”并不鲜亮,他在敏感历史问题上的保守议程引起邻国不满。
以安倍晋三着力最深的“安倍经济学”为例,虽然走过了一段“顺风期”,但由于国际局势演变、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日本外部经济环境不断恶化,新冠疫情又引发该国战后最大的衰退……一连串打击几乎抹去了“安倍经济学”的早期收获。
军事和安保方面,安倍政府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解禁集体自卫权,在较大程度上弱化了日本和平宪法对军事活动的限制,但他的最大夙愿修宪始终未能实现。
而长期执政积累的政治弊病,也终于开始让安倍晋三“最长首相”的光环褪色。
无论是强推特定秘密保护法案,还是在森友学园、加计学园、“赏樱会”问题上的一系列丑闻,都沉重打击了安倍政权和自民党的形象。2 0 2 0 年凶猛的新冠疫情,同样令安倍晋三疲于应对。
舆论指出,对于中学时代就患上溃疡性大肠炎的安倍晋三来说,2 0 2 0 上半年或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即便连续工作1 4 7 天,批评之声仍如潮水般涌来。再加上外交上也不省心,当年8 月,安倍晋三第二次因身体原因突然宣布辞职。辞职前几天的一份民调显示,安倍晋三政权支持率已跌至3 0 %左右。
英国《快报》等媒体认为,安倍晋三辞职后,他仍然是日本自民党的核心人物,去年1 1 月,他出任自民党最大派系“清和政策研究会”会长。而在日本参院改选即将来临之际,安倍晋三意外身故又会产生何种影响,值得关注。
4 对日本政坛的影响
安倍晋三来自保守派政治世家,是连续在职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分析认为,安倍晋三虽然已于2 0 2 0 年8 月辞职,不再担任日本首相,但他在日本政界的影响力犹在。安倍晋三8 日在街头演讲时遇刺身亡势必影响日本政治。
参议院选举在即,部分选民或为自民党投“同情票”
2 0 2 1 年,安倍晋三接手自民党内最大派系“细田派”会长一职,重返政坛。该派系随后也被更名为“安倍派”。安倍晋三如今离世,这将给自民党内部权力格局带来调整。“安倍派”内部现在群龙无首,势必要推选新任会长。对于即将举行的参议院选举,安倍晋三遇刺对自民党造成负面影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反而存在出现部分选民因此为自民党投下同情票的可能性。
日本修宪势力或借机抱团,日本是否进一步“右转”引关注
安倍晋三生前将修改和平宪法、摆脱战后体制视为政治目标。安倍晋三遇刺可能刺激修宪势力抱团和借机博取同情。分析认为,即将于本周日进行的参议院选举关乎修宪的未来,因为根据日本的修宪程序,发起修宪动议需要在众参两院分别获得三分之二以上议员的支持。修宪势力现在已经控制了众议院三分之二的席位,如果此次参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公明党、日本维新会为代表的修宪势力获得三分之二席位,发起修宪动
议就成为可能。在投票前夕的敏感时刻,安倍晋三突然遇刺身亡,这一事件会否被日本右翼加以利用进而引发日本政治外交的新一轮“右转”令人关注。
“安倍经济学”或加速退出政坛
安倍晋三在执政时期曾推出重要经济政策,帮助日本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但是“安倍经济学”总体政策效果未达到预期,而且给政府留下了债务、通缩等问题。现任首相岸田文雄领导的政府虽然在经济上延续了“安倍经济学”的部分政策,但也努力另辟蹊径,体现自己经济政策的“独立性”。分析认为,安倍晋三突然辞世可能让岸田的经济思想加速取代“安倍经济学”。
本组稿件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等媒体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街头演讲时遭枪击不治身亡
■葬礼将于7 月1 2 日举行
1 街头演讲中枪身亡
2 0 2 2 年7 月8 日,日本奈良,随着几阵枪声响起,6 7 岁的前首相安倍晋三倒在血泊之中,后不治身亡。他当时正在街头发表一个演讲,为自己重返政坛打造声势。枪手山上徹也,是一名海上自卫队的前队员,开枪之后被当场制伏。警方透露枪击安倍晋三嫌犯的动机,他在供述中称,“对前首相安倍晋三不满,就是为了想杀他”。
安倍晋三葬礼将于7 月1 2 日举行。
安倍晋三可能是过去几十年中最有知名度的日本政治家,他创下了政坛的多项纪录,曾四次当选日本首相,是日本首位出生于二战以后的首相,是二战以来最年轻的日本首相,也是在任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
“一家三宰相”
1 9 5 4 年,安倍晋三出生于一个民族主义政治世家。
其父是安倍晋太郎,曾担任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的外务大臣,其母是前日本首相岸信介之女岸洋子,加上其外叔公佐藤荣作亦曾担任首相,因此号称“一家三宰相”。
安倍晋三的祖父安倍宽,曾因反对东条英机名噪一时,战后组建“日本进步党”,对日本政坛产生过深远影响。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曾被美国指控犯有战争罪,但在战争罪法庭出庭前就被释放。
安倍晋三3 岁时就陪着首相身份的外祖父访问印度,这趟旅程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成年后,他进入东京成蹊大学并获得政治学学士学位,之后又转往美国南加州大学攻读政治,后放弃学业回国。在神户钢铁公司短暂任职后,1 9 8 2 年安倍晋三正式踏入政坛。
婚后没有子女
1 9 8 7 年,安倍晋三于与松崎昭慧结婚,婚后妻子改名为“安倍昭慧”。昭慧出身于显赫的森永家族,森永制菓株式会社是日本最具影响力的食品厂家之一。在后来的生涯中,昭慧被外界称为“家庭里的在野党”。因其与安倍晋三时常政见不同,并曾就核电、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等问题公开唱反调。两人婚后至今没有子女。
1 9 9 3 年起,安倍晋三首次当选为国会议员,并加入了其父当年任会长的派系“清和政策研究会”。与此同时,安倍晋三结识了当时的自民党政治明星小泉纯一郎,并深受其信任。
2 0 0 1 年,小泉纯一郎获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在两年后获任自民党干事长。
四度拜相
2 0 0 6 年,安倍晋三首次当选首相。但仅仅一年后,他就因身体原因以及一系列丑闻,被迫于2 0 0 7 年辞去首相一职。2 0 1 1 年,由于在地震、海啸及福岛核灾难中处理不力,反对派组成的政府最终垮台。2 0 1 2 年,安倍晋三再度当选自民党总裁,并赢下了大选。这使安倍晋三成为平成时代唯一两度拜相的内阁总理大臣。
在2 0 1 4 年与2 0 1 6 年,安倍晋三带领下的自民党又以压倒性优势赢下了大选。2 0 2 0 年8 月2 4 日,安倍晋三超越其外叔公佐藤荣作,成为连续总任期最长的日本首相。
但就在他创造了这个纪录的四天之后,2 0 2 0 年8 月2 8 日,安倍晋三称自己的溃疡性结肠炎有复发迹象,不希望因其身体状况而导致决策失误,将辞去自民党总裁与日本首相职务。
2 0 2 0 年9 月1 6 日,安倍晋三卸任首相,由菅义伟接任。菅义伟是安倍晋三亲手挑选的继任者,曾任安倍晋三的首席内阁秘书。当菅义伟2 0 2 1 年1 0 月被迫离职时,安倍转而支持日本的现任首相岸田文雄。
2 五个“未完成”
2 0 0 6 年,时年5 2 岁的安倍晋三成为日本最年轻首相。不过,他就任仅一年,就以“健康原因”辞去首相一职。实际上,当时安倍晋三面临的,是内阁争议不断、参院选举落败、政令执行不顺等政治现实。第一次当首相,安倍晋三如坐针毡,只好怀着遗憾提前下台。这是安倍晋三的第一个“未完成”。
2 0 1 2 年,安倍晋三再度参选日本自民党总裁并获胜,成为自民党成立以来首位回任总裁。这一回,首相一当就是8 年,一度结束了日本“走马灯”般换首相的局面。然而,虽然把自己“熬”成了在位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第二任期,安倍晋三还是没能走完全程。2 0 2 0年8 月2 8 日,安倍晋三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提前辞去首相职务。这是安倍晋三的第二个“未完成”。
第二任期,安倍晋三干得究竟如何?以下四个方面可见一斑:
经济
为使日本摆脱数十年的通货紧缩,安倍晋三推出了“安倍经济学”“新三支箭”,从刺激经济、社会保障、生育与老龄少子化问题下手,试图激发日本经济增长动力,却因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未能如愿,反而导致经济下滑。
历史
在历史问题上,安倍晋三是日本自民党中的鹰派力量,他在任内及卸任后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或对靖国神社供奉祭品。
他毕生以改变日本战后和平宪法,实现“修宪”为目标。安倍晋三为什么一直不放弃“修宪”?实际上,这与其外祖父岸信介有莫大关系。岸信介曾在二战中担任东条英机内阁高官,是当年“东京大审判”的1 9 名甲级战犯嫌犯之一。由于对日政策的转变,美国释放了岸信介等人,岸信介于1 9 5 7 年当上了日本首相。
战后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等,岸信介一直想改掉这些规定,这就是所谓“修宪”的由来。
但是,岸信介没有成功。1 9 6 0 年7 月1 4日,身为首相的岸信介遇刺,虽然只是腿部受伤,但第二天政府内阁就被迫总辞。其后,安倍晋三的父亲安倍晋太郎,被期待能接过“修宪”大旗,但其就任首相前病逝了,“使命”只能又传下一代,来到了安倍晋三身上。然而,安倍晋三当了两任首相,并未在“修宪”方面前进一步。
这意味着否认日本侵略的历史罪行,遭到日本国内外及国际社会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对。“修宪”“大计”,一直未能推行下去。这是安倍晋三的第三个“未完成”。
外交
在外交方面,安倍晋三强调日美同盟地位。他一度大力开展对俄外交,试图解决领土争议并签订日俄和平条约,并试图打破日韩、日朝关系僵局。但这些努力,均未取得实际成果。外交上没有留下太多“遗产”,成为安倍晋三首相生涯中的第四个“未完成”。
抗疫与奥运
新冠疫情在日本暴发后,安倍政府在新冠疫情上应对不力,民众评价很低,直接导致安倍内阁支持率大幅下滑至3 7 %。
而2 0 2 0 年东京奥运会也受到疫情影响,推迟一年才举办。原本想依靠东京奥运提振经济、打造日本新时代新形象的安倍晋三,生意“打了水漂”。此前在2 0 1 6 年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安倍晋三曾扮成任天堂游戏角色“马里奥”亮相表演,高调宣布要风风光光地办好东京奥运会。而最终,他选择在东京奥运会没有举办的情况下匆匆下台,留下了另一个遗憾,这是安倍的第五个“未完成”。
3 功过几何
两年前,当这位日本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因健康原因辞职,“安倍时代”大幕骤然降落之时,或许安倍晋三不曾想到,2 年后他的人生会以这样的方式谢幕。
国际舆论这样评价安倍晋三:他在日本政坛历史上留下多个“现象级”印记,推进了恢复日本经济、军事和民族自豪感的保守议程。不过,安倍晋三执政的效果好坏参半,其保守立场和浓重的个人烙印更不乏争议。
后来,当人们总结安倍晋三“四度拜相”的成就时,都绕不开几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长周期”。安倍晋三结束了日本政坛“六年七相”的乱象,开启了较为稳定的自民党强势主政阶段。
关键词二“安倍经济学”。他凭借标志性的金融财政“双宽松”,使日本经济在一段时期摆脱了持续的萎靡不振。《纽约时报》指出,安倍晋三带领日本从一场毁灭性的地震、海啸与核事故中恢复,对期盼国内稳定的日本民众来说,安倍晋三一定程度上为他们带来了繁荣。
关键词三“实用主义外交”。他可以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打上7 小时的高尔夫,不惜摔入沙坑;也可以一路小跑与俄总统普京握手言欢;他也曾以奥运为契机改善对华关系,推进领导人互访……
但另一方面,受制于国内外环境和时代大背景,安倍晋三政治遗产的“能见度”并不鲜亮,他在敏感历史问题上的保守议程引起邻国不满。
以安倍晋三着力最深的“安倍经济学”为例,虽然走过了一段“顺风期”,但由于国际局势演变、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日本外部经济环境不断恶化,新冠疫情又引发该国战后最大的衰退……一连串打击几乎抹去了“安倍经济学”的早期收获。
军事和安保方面,安倍政府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解禁集体自卫权,在较大程度上弱化了日本和平宪法对军事活动的限制,但他的最大夙愿修宪始终未能实现。
而长期执政积累的政治弊病,也终于开始让安倍晋三“最长首相”的光环褪色。
无论是强推特定秘密保护法案,还是在森友学园、加计学园、“赏樱会”问题上的一系列丑闻,都沉重打击了安倍政权和自民党的形象。2 0 2 0 年凶猛的新冠疫情,同样令安倍晋三疲于应对。
舆论指出,对于中学时代就患上溃疡性大肠炎的安倍晋三来说,2 0 2 0 上半年或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即便连续工作1 4 7 天,批评之声仍如潮水般涌来。再加上外交上也不省心,当年8 月,安倍晋三第二次因身体原因突然宣布辞职。辞职前几天的一份民调显示,安倍晋三政权支持率已跌至3 0 %左右。
英国《快报》等媒体认为,安倍晋三辞职后,他仍然是日本自民党的核心人物,去年1 1 月,他出任自民党最大派系“清和政策研究会”会长。而在日本参院改选即将来临之际,安倍晋三意外身故又会产生何种影响,值得关注。
4 对日本政坛的影响
安倍晋三来自保守派政治世家,是连续在职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分析认为,安倍晋三虽然已于2 0 2 0 年8 月辞职,不再担任日本首相,但他在日本政界的影响力犹在。安倍晋三8 日在街头演讲时遇刺身亡势必影响日本政治。
参议院选举在即,部分选民或为自民党投“同情票”
2 0 2 1 年,安倍晋三接手自民党内最大派系“细田派”会长一职,重返政坛。该派系随后也被更名为“安倍派”。安倍晋三如今离世,这将给自民党内部权力格局带来调整。“安倍派”内部现在群龙无首,势必要推选新任会长。对于即将举行的参议院选举,安倍晋三遇刺对自民党造成负面影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反而存在出现部分选民因此为自民党投下同情票的可能性。
日本修宪势力或借机抱团,日本是否进一步“右转”引关注
安倍晋三生前将修改和平宪法、摆脱战后体制视为政治目标。安倍晋三遇刺可能刺激修宪势力抱团和借机博取同情。分析认为,即将于本周日进行的参议院选举关乎修宪的未来,因为根据日本的修宪程序,发起修宪动议需要在众参两院分别获得三分之二以上议员的支持。修宪势力现在已经控制了众议院三分之二的席位,如果此次参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公明党、日本维新会为代表的修宪势力获得三分之二席位,发起修宪动
议就成为可能。在投票前夕的敏感时刻,安倍晋三突然遇刺身亡,这一事件会否被日本右翼加以利用进而引发日本政治外交的新一轮“右转”令人关注。
“安倍经济学”或加速退出政坛
安倍晋三在执政时期曾推出重要经济政策,帮助日本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但是“安倍经济学”总体政策效果未达到预期,而且给政府留下了债务、通缩等问题。现任首相岸田文雄领导的政府虽然在经济上延续了“安倍经济学”的部分政策,但也努力另辟蹊径,体现自己经济政策的“独立性”。分析认为,安倍晋三突然辞世可能让岸田的经济思想加速取代“安倍经济学”。
本组稿件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等媒体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