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意
一
打记事起,除了父母的结婚照,如意就没有见过父亲,她没有兄弟姐妹。很小的时候,父亲因公殉职,母亲柳光明独自拉扯着她,没有再嫁。她们所在的军工厂是保密单位,母亲有工资,如意有抚恤金,和大多数家庭相比,她和母亲的生活还算不错。
高中毕业,因为父亲的缘故,如意没有下乡,直接招工进了工厂,端上了铁饭碗。比起她的很多同学,如意对自己的状态比较满意。
身材高挑长相出众的如意,很快就成了厂里单身汉们追求的对象。在这个上万人的大厂里,如意就像一朵盛开的玫瑰,引无数蜜蜂前赴后继。看上如意的,如意看不上,偶有如意看上的,人家对她不来电。
挑挑拣拣,一晃几年过去了。女同学大多嫁了人,有些同学的孩子已经满地跑了。柳光明说:“年纪不小了,女孩子总是要嫁人的,不要挑花了眼。过日子嘛,对方差不多就行了。”“差不多,差不多是啥标准?”每当柳光明唠叨时,如意就没好气地回着嘴。
厂子东边是一所军校,紧挨着军校的是一所国家级研究所。一条长长的街道两边有银行、百货公司、新华书店、茶叶店、副食品店、菜场、粮店、供销社、煤场、工人文化活动中心以及一个微型的自由市场。如意其实是想找一个军校的教员,她从小就崇拜当兵的,无奈那些留校的学员早早已名花有主,在刚刚留校时就被订购一空,大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节奏。“可能缘分没到吧!”如意心里有着憧憬,虚幻却也真实。
在研究所上班的柳光明的朋友王姨到家里串门。所里今年新分配来一个研究生,三十岁,王姨觉得人不错。“如意是我看着长大的,我觉得小陈和如意很般配呢。就是这孩子没妈,和他爸相依为命。如果如意不嫌弃,可以找个时间先见见面。”王姨说。
“三十了,以前没谈过?不可能吧!”
“说是下乡的时候谈过一个,高中同学,家里有关系,先招工回了城,分了。这不是恢复高考了,也是人家娃努力,第一年就考上了嘛。”
柳光明感觉不错,问如意意见,如意说可以见一见。于是,约了周日上午去王姨家。
周日,娘俩吃过早饭,收拾妥当便出发了。如意和柳光明沿着水泥马路走,热情地和熟人打着招呼。
过了铁路,便是军校高大的红砖围墙。一条马路将军校分成南北两个院子,北院是家属院,南院是教学办公区。路过军校大门,如意驻足向里望去,一条笔直的水泥马路看不到尽头,路两边是整齐的枫树,枫树与枫树之间是修剪齐整的冬青,树后隐隐有红瓦灰砖的房子。大门的哨位上,持枪的士兵笔直地站立着,目不斜视,威严肃穆。与之为邻二十多年,如意从没机会进去过,好奇心使得如意很想进去看看这个神秘的地方。
梧桐树开始落叶。比手掌还大的梧桐叶随风在地面旋转翻飞。如意踩着叶子,树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柳光明说:“多大的人了,怎么走个路都不安生。”如意瞟了母亲一眼,不吭声,继续一下一下地追着树叶踩。
王姨已经在茶几上摆好了瓜子花生水果和德懋恭的白皮点心。柳光明把自己做的泡菜、麻辣萝卜条递给王姨,王姨笑嘻嘻地说:“哎哟,这个我可喜欢了,你的泡菜和这个萝卜味道最好。”
十点整,王姨家响起了敲门声。“还真准时。”柳光明说。待到人进门,柳光明和如意一同站了起来。王姨快言快语地介绍着:“小陈,陈亮,所里今年分来的研究生。这是如意,这是如意的妈妈柳光明。小陈,你叫她柳姨就好。”
三个女人对着一个男人,吃着糖果点心,嗑着瓜子花生,东拉西扯了一个小时。临了,陈亮说:“柳姨,你看上去真年轻,和如意像姐妹俩。”听闻此言,王姨不由得认真看了俩人,“真是呀,小陈不说,我还真没注意呢。光明真显年轻,如果在外边说你们是姐俩儿,没人不相信呐。”
柳光明的心扑通跳了一下,四十多岁徐娘半老的她,此刻心里突然有着别样的感觉。“你们拿我开玩笑呢,我都是老太婆了,和闺女像姐俩儿,哄我开心呢。”她笑着说,“我们走了,你家那口子该回来啦,你也该做饭了。”
不出差不加班的日子,陈亮每个周末都去柳光明家,柳光明每次都刻意打扮一番。如意说:“妈,又不是你找对象,把自己拾掇那么美干吗呀。”柳光明说:“还不是为了你,你也不好好收拾一下。你看别人家姑娘,你再看看你。”如意对柳光明每次都煞有介事地迎接陈亮不以为然,说年轻就是美,美不需要刻意。柳光明说要给陈亮留下好印象。
柳光明做得一手好菜。陈亮来的时候,多少都会带一些鱼肉、水果。柳光明围上围裙下厨做菜,两个年轻人在房间看电视聊天。如意每周都盼着陈亮过来,可陈亮来了,又不知道说什么,时间便在无聊无趣中打发了。吃饭的时候,有了柳光明的加入,气氛立即热络起来。
柳光明一个寡妇,周旋在各色人之中,既要保护自己,又要保护如意,早已练就了一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但她对陈亮的关心却是真切的,陈亮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从前一口一个柳姨,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也不叫了,三个人的关系不知不觉中有了些许微妙的变化。
通常午饭后陈亮会和如意出去走走。偶尔他俩也会一大早搭公共汽车进城。如意没有留意从什么时候开始,陈亮开始有意无意地躲避她的眼神,吃完饭不再约她出去。柳光明做饭时,陈亮主动打下手,饭后帮着柳光明收拾完碗筷,然后就说有事先走了。下午两三点时,柳光明告诉如意她要出去串门。慢慢地,有人传闲话给如意,看到你妈和你对象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了。如意不相信,她是喜欢陈亮的。说闲话的人多了,加上陈亮近期种种的反常表现,如意心里不踏实了。
如意去了王姨家,进门也不说话,只是默默地掉眼泪。王姨叹口气说:“如意,你想哭就哭吧。我也是前几天才知道。”
“啥时候的事?”
“具体啥时候我也不清楚。他俩来我家,我也很吃惊,劝了几次劝不动。他俩一直避着你,怕你伤心。可这事咋能瞒得住?”
“他俩差着十几岁呢,王姨。”如意抽泣着。
王姨长出了一口气,说:“可不是嘛,我说了他俩不合适,可你妈说她前半辈子尽为你操心了,后半辈子要为自己活一次。”王姨拿了一卷卫生纸递给如意,说:“姑娘,强扭的瓜不甜,现在你妈和陈亮铁了心要在一起,你们这是有缘无分呀。”
“他们有没有为我想过?我以后怎么面对他们?我咋做人呀。”如意没有歇斯底里大哭,她的眼泪一颗一颗地掉下来。她来王姨家,无非是想证实事情的真伪。此刻,她的心疼极了。
“可怜的。如意,咱不哭了,王姨留意着哈。有时候,人还不得不信命呢。”
梧桐树绿油油的叶子随着微风摆动着,阳光灿烂,天空碧蓝,金灿灿的麦子等待收割。如意的脑子一片空白,到了家楼下,她不知道是否该回家。她漫无目的地走到马路上,感觉自己像个游魂,曾经骄傲的公主,现在活成了大家眼中的笑话。那一刻,她的自尊心受到强烈打击。
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他俩,折腾了半天,她累了,身体累,心更累。在路边小摊上买了两个包子填了肚子。回到家,柳光明还没回来,“他们去工人文化宫了?今天好像有电影。”她胡思乱想着洗了脸和脚,回自己房间睡了。
第二天上班,如意去了厂的总务科申请集体宿舍。总务科长说:“你好好的家不住,住宿舍干啥?你家的房子都是照顾的,因为你爸。多少人想住这样的套房都分不上呢,丫头,你咋想的呀?”
如意不说话,只是哭,好像有满腹的委屈,梨花带雨般的惹人怜。科长看着如意,说:“丫头,别哭了,你有啥就和叔说,叔看着你长大,叔还能不帮你嘛。”
几天后,如意通知柳光明,她要搬去厂里的集体宿舍住了。柳光明眼神复杂地看着如意,半晌才说:“住家里不好吗?”如意说:“住家里不方便。”柳光明说:“如意,总之是我对不起你,希望你不要记恨妈妈。”如意不说话也不看柳光明。
柳光明经常会做一些如意喜欢吃的菜带给如意,如意也不拒绝,母女俩之间好似达成了某种默契。
柳光明和陈亮领了结婚证,没有婚礼,给各自的同事发了喜糖,宣告了他们的婚姻。
当如意从柳光明和陈亮带给她的伤害中走出来的时候,她知道不能自己作践自己了。
二
三十岁那年,有人介绍了军校的一个系主任,比如意大了十几岁,老婆病故,三个孩子都还在上学。如意想了几天,决定去见见。男人精气神都不错,工资比较高,温文尔雅,干净利落,除了年龄差距大和结婚就要当后妈以外,其他条件如意都比较满意。
如意结婚的消息,柳光明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她匆匆赶到如意的宿舍,劝说女儿要三思。几年来,母女俩不太见面,过年、中秋时回家,柳光明和陈亮倒是落落大方,一对恩爱夫妻的模样,如意总感到别扭。
柳光明觉得男人年龄太大,如意又是头婚,嫁过去就是三个孩子的后妈,正值青春期的三个孩子的后妈那么好当吗?
如意冷冷地说:“你管我干什么,这是我自己的事。”
柳光明知道女儿还在怨恨自己,无语,低下头,悻悻地走了。
如意和男人扯了结婚证,就把自己嫁了。
想起几年前去相亲,路过军校大门往里张望,如意对男人说“:有时间想进大院看看。”男人说:“没问题,你现在是我家属了,过两天给你办个出入证。”男人给如意买了一辆小摩托车,方便她上下班,工资卡也交给了如意,让她管家。男人对如意疼爱有加。如意觉得男人于她亦父亦夫,心里慢慢感到喜悦和甜蜜。
如意管着家里的开支,但要买大件时,每次都要和男人商量。男人总是说:“你看吧,不用问我。”越是这样,如意越不敢乱花钱。孩子以后嫁人娶媳妇都需要钱。如意养成了记账的习惯,日常开销记得明明白白。男人说没必要这样子,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管好自己就是帮孩子们了。如意不这么想,她是后妈,自古后妈难当。她知道如果嫁姑娘娶媳妇,她这个继母必需有所准备。
十年很快过去了。男人提前退了休,三个继子都已长大成人。柳光明搬到了研究所的新家,兴许是结婚时年龄大了,柳光明和陈亮一直没有孩子。虽然和柳光明住的并不远,婚后如意也只是在过年、中秋及柳光明生日时,和男人一起去母亲家吃个饭。
有一阵子,男人老是感觉不舒服,累,总是累。如意以为男人忙碌了一辈子,闲下来不适应,就说男人多和其他人一起玩玩,散散步,运动运动。男人说和老同事们一起散步走不动,没精神。眼看着男人越来越瘦,如意感觉不对劲,陪着男人去了医院,已是胰腺癌中晚期。男人享受着高级干部的待遇,如意还是执意晚上陪在医院。柳光明每天变换着花样炖汤、做菜,送到医院,陈亮也抽空到医院帮忙。男人每次都客气地对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丈母娘说谢谢。
男人的病情发展得很快,两个多月后,基本已吃不下任何食物,每天靠输液维持生命。给男人清洁、翻身、清理大小便等,如意一律亲力亲为。男人人生的第二季才开始,生命却已到尽头,纵有不甘和不舍,奈何抵不过命运。
办完男人的丧事,如意把继子们叫到一起,拿出记了十年的账本。她把现金一分为四,她说:“自己工资不高,现在工厂效益不好,要留一点养老钱。其余的每个孩子一份,钱不多,算是你们父亲留给你们的念想。房子没有房改没有产权。我只住一间,你们每人一间,可以随时回来。这里还是你们的家。”孩子们对如意表示了感谢。没有父母的家,不再是家了。
三
柳光明七十了。如意早已与母亲和解,她时常回去帮着干点家务活。如意拜师学习太极,参加了院里的门球队。
如意人长得漂亮,随便收拾一下,在一群老太太里就是鹤立鸡群。门球队有一个离休的老干部,每次见到如意就两眼放光。自从门球队有了如意,老干部每次都提前到场。
老干部的老婆是随军家属。老干部十几岁参军,随着部队南征北战,提了干,当了军官。家里父母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便给老干部说了个农村媳妇。老干部每年回家探亲半个月,两人生了两女两男。大女儿和如意差不多大。
如意岂能不懂老干部的心思?可是他都七十了,和柳光明差不多大,难道他想找一个免费的保姆?如意一个人自在惯了,可不想给自己找不自在。
老干部住在家属院隔壁的干休所,老干部的老婆随军后被安排到军人服务社上班,有了正式工作,老干部是离休的,退休金不低。老太太一辈子抠抠掐掐,好不容易熬到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孙子孙女上学了,老太太却得了肺癌,确诊时已失去了手术机会。
苦苦在医院熬了一年,老太太终究还是去了。院里的老太太们帮忙料理后事,翻遍了家里的柜子,竟找不到一件像样的衣服和首饰。老太太们唏嘘不已,感叹着这样的人生太不值得了。当然,这些事如意是知道的。这种大院里的人,几乎几十年都在一起工作生活,不是同事便是邻居,东家长西家短,没有什么事是老太太们不知道的。
老干部追得紧,好事的老太太们拉开架势劝如意。“如意呀,人家李部长离休干部,身体好,收入高,待遇好,没拖累。除了年纪大一点,总比那些退休工人强吧。”
“妹子,你图啥呢?找个疼你又知冷知热的人不好吗?““你还年轻,难不成真的要自己一个人过一辈子呀。跟了李部长,还有个人说说话。”
“如意姐,虽然李部长退了,毕竟是老干部,你不吃亏。你看干休所好几个老干部都是这样,不也是过得好好的?也有之前在干休所当保姆,后来嫁了主人家的现身说法。你看吧,干休所的食堂一日三餐,又便宜又好,想吃就去吃,想在家做一口就在家做一口。每年还组织体检、旅游和好多活动。有啥体力活,叫一声,小战士跑得可快了。唉,你咋就想不通呢?”
说得多了,如意有些动摇。老干部和柳光明差不多大,如意心里多少还是有点膈应。
有一天打完门球,如意坐在场边椅子上休息,老干部坐在她旁边。“小钟啊,我托了那么多人做你的工作,你到底是个什么态度?我们当兵的,最见不得拖拖拉拉。你到底顾虑什么?”老干部开门见山。
“咱俩年龄差距太大了。你家几个娃同意吗?”如意说。
“在我家,就没有商量一说。这是咱俩的事,最多我通知他们一声。”老干部霸气地说。
“咱们生活习惯不一样。”
老干部倒也爽快,“你是听那帮老娘们说我老婆的事吧。我老婆农村出来的,穷怕了,总想着攒钱,后来条件好了也舍不得花,一直想买个金链子,到死也没舍得。孩子们给买,她也不让。我离休前除了军装就没穿过便装。你放心,我知道你和我老婆不一样,我不会亏待你。”
四
这次,柳光明没有反对如意的婚事。
老干部像是迎来了第二春的小青年,欢天喜地地带着如意进城买了三金,又把家里倒腾了,在干休所的食堂摆了几桌,拿出珍藏的好酒,请干休所的老同事们好好热闹了一番。
老大带着弟妹和老干部一直冷战着。他们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还要再娶。他们认定如意就是不安好心,是冲着老干部的退休金和房子来的。他们的母亲辛勤操劳了一辈子,什么都没有享受到。如意可好,还没嫁进来,老头子不知哪根筋不对了,又是换家具,又是买金买新衣。
老干部哪里吃这一套,“你们的妈死了好几年了,难道我不能有自己的生活?我娶不娶,小钟嫁不嫁,关你们啥事?国家都不管,你们还要管老子?”
“爸,听说房子马上要房改了,咱家这房子也有我妈的一半,你可不要糊涂呀。”
“这是老子的房子,是国家给我的享受。你们不关心老子,倒是关心老子的房子,都给我滚。”老干部生气了。
老干部的几个孩子一点也不省油,时不时回来宣示一下主权。特别是老大,心眼又小又多,想着法子折腾如意。两个弟媳看不下去,小弟媳说:“大姐,老头年纪大了,有人伺候还不好吗?要不然请个保姆,咱们不是也不放心,还要防着。小五他爸不就是和保姆结婚了嘛。”
“是呀是呀。”大弟媳附和着,“大姐,就当老爸找了一个保姆,有人替咱们伺候老爸,咱们不是省了好多事?还省心呢。”
“我就是看不惯她。咱妈辛苦一辈子了,啥也没得到,她凭啥一来就享受?”老大愤愤不平。
如意本就是个不会吵架的人,几个继子不断挑衅,气得如意扔下老干部,转身回了家属院。
老干部这次是真的生气了,他知道是老大挑头闹腾,打电话把老大臭骂了一顿,又每天去劝如意回家。如意正在气头上,心里充满了委屈,怎么都不肯和老干部回去。
老干部找了干休所的几个老娘们去给如意讲好话。老太太们义愤填膺地告诉如意:“你们是受法律保护的合法夫妻,你怕那几个小兔崽子干什么?”
“就是呀妹子,那是你家,你凭啥不回去?”
“如意,你是和李部长过,又不是和他家娃过,他家的大姑娘可不省油呢。你这次要硬气点。你不硬气,现在就忍气吞声的,人家以为你好欺负呢,以后更加受气了。”
小性子使过了,如意就坡下驴,在老太太们的劝说下,在老干部诚恳的道歉中回了干休所。
看闹不出什么名堂,老干部的几个孩子除了过年过节、老干部生日和母亲忌日,基本上不回家,抱得美人归的老干部表面上也不在意。如意是讲究礼数的,逢年过节,老干部的孙子孙女过生日,她都会提前准备好红包和生日礼物。
他们有时向干休所要个车,进城去逛一逛,买些时兴的衣服,然后去大饭店吃一顿。在如意的精心照顾下,每次参加干休所的活动,或是老战友来访,老干部总是容光焕发,精气神俱佳,大家都开玩笑说老干部迎来了第二春,甚至有老战友说他是枯木逢春。
老干部带着如意回老部队走走,去自己带过兵的城市游玩。如意赏了风景,吃了许多美食。和老干部战友的老婆们比起来,如意就像个小媳妇,放不开,那些老婆一看就是官太太,说话时底气十足,支使人的时候心安理得。
干休所也配有公务员,都是些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如意对他们非常客气。有次几个女人在一起闲聊,一个说:“小钟呀,国家配这些公务员,就是服务咱们的,你别不好意思。他们服务咱们,我们也不亏待他们呢。你看司机班的小夏,我家老头帮他转了志愿兵,一个月津贴好几千。”“就是呢。”另一个女人说道:“你看赵副院长家的公务员小王,转了志愿兵,还在你们厂找了一个媳妇,以后就是复员了,也不用回农村了。改变命运了知道吗?”
都是当兵的,命运却大不同。如意又长了见识。
五
老干部低烧咳嗽有一段时间了。如意说去医院检查一下吧,老干部嫌麻烦,让卫生处的医生开点退烧药和止咳药。医生劝老干部去医院看看,彻底检查一下。老干部说:“都八十多岁了,去医院,没病都检查出病了。不去,不去。”
老干部咳嗽得越来越厉害,春节前居然咳血了。如意不敢大意,坚持去医院。老干部说:“我这人迷信呢,过年不看病,过完年去吧。”如意拗不过他,年过得提心吊胆。
初七一大早,如意就陪着老干部直奔医院。
干部病房的条件真好,环境、餐食都不错。如意是第一次看到像宾馆一样的病房。柳光明也住过院,四个人一间房,阳台、走廊还有加床。前夫生病时也住单间,虽然都是干部病房,病房的条件差距还是挺大的。
检查结果出来,老干部得的是肺癌中最凶险的小细胞癌。如意陪在医院,几个孩子白天轮流来看看,孙辈们有时间也会一起来,爷爷外公地叫着,病房里说说笑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焦虑或者担心。端午节,老干部病情突然恶化,无法进食。
每天早上八点开始,营养液、止痛针等各种液体一直要输到晚上。如意问医生,能不能少输点液体,太遭罪了。医生说不能,病情太重。她知道老干部一定会走在她前面,但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他平时身体那么好,没病没灾的,大伙都说他能活到一百岁,可是怎么一病就是这么个要命的病?如意默默祈祷,希望有奇迹出现。
有天早上,如意发现老干部开始腹水了,肚子胀鼓鼓的,突然就没了大小便,皮肤变得透明,人也几乎失去了意识。如意马上叫来医生,医生告诉如意,病人状况相当不好,家属做好思想准备吧。老干部被紧急送去透析。
透析回来的老干部有了一点精神。子女们都来了,老同事、曾经的下属像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了,病房里像菜市场。医生来干涉了几次,说病人需要休息。如意说:“让老头开心一下吧,几十年的同事,最后告个别。”
老干部去世前一直是清醒的。他常常和如意聊他的战友,十几岁当兵离开家,一起出来的兄弟,好多没活到新中国成立。一起赴朝的战友,也有好多长眠在了那片土地。这些年,好些战友同事都走在他前面了,这次,他们要参加我的追悼会了。老干部哈哈地笑着,这辈子够本了。
六
又在传干休所的房子要房改。
平静的日子在老干部儿女们回到干休所后变得鸡飞狗跳。不知老大使了什么手段,把如意从家里赶了出去。干休所的老同志们看不下去了,纷纷指责姐弟几个的做法太过分。老大对大家的指责充耳不闻,毫不在意。这是我父母的房子,凭什么她一个外人鸠占鹊巢?她是老李的遗孀,怎么成外人了?
干休所的所长见了如意,关切地对她说:“阿姨,你是老干部的遗孀,有什么问题可以找组织。”
“谢谢你”如意抱歉地说:“不给组织添麻烦了,我有地方住。我也不想老李地下也不安生。”
“房子的事以后还有的闹呢,如意,到时你可不要心软。他家那两个姑娘,从来不省事。你到时不签字,他们也继承不了房产,不知道他们咋想的。”那几个二婚、保姆上位的,时不时地向如意敲着警钟。如意笑笑,不表态。
丈夫死了,母亲也过世了,这个世上只剩下自己,房子还重要吗?
□周环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一
打记事起,除了父母的结婚照,如意就没有见过父亲,她没有兄弟姐妹。很小的时候,父亲因公殉职,母亲柳光明独自拉扯着她,没有再嫁。她们所在的军工厂是保密单位,母亲有工资,如意有抚恤金,和大多数家庭相比,她和母亲的生活还算不错。
高中毕业,因为父亲的缘故,如意没有下乡,直接招工进了工厂,端上了铁饭碗。比起她的很多同学,如意对自己的状态比较满意。
身材高挑长相出众的如意,很快就成了厂里单身汉们追求的对象。在这个上万人的大厂里,如意就像一朵盛开的玫瑰,引无数蜜蜂前赴后继。看上如意的,如意看不上,偶有如意看上的,人家对她不来电。
挑挑拣拣,一晃几年过去了。女同学大多嫁了人,有些同学的孩子已经满地跑了。柳光明说:“年纪不小了,女孩子总是要嫁人的,不要挑花了眼。过日子嘛,对方差不多就行了。”“差不多,差不多是啥标准?”每当柳光明唠叨时,如意就没好气地回着嘴。
厂子东边是一所军校,紧挨着军校的是一所国家级研究所。一条长长的街道两边有银行、百货公司、新华书店、茶叶店、副食品店、菜场、粮店、供销社、煤场、工人文化活动中心以及一个微型的自由市场。如意其实是想找一个军校的教员,她从小就崇拜当兵的,无奈那些留校的学员早早已名花有主,在刚刚留校时就被订购一空,大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节奏。“可能缘分没到吧!”如意心里有着憧憬,虚幻却也真实。
在研究所上班的柳光明的朋友王姨到家里串门。所里今年新分配来一个研究生,三十岁,王姨觉得人不错。“如意是我看着长大的,我觉得小陈和如意很般配呢。就是这孩子没妈,和他爸相依为命。如果如意不嫌弃,可以找个时间先见见面。”王姨说。
“三十了,以前没谈过?不可能吧!”
“说是下乡的时候谈过一个,高中同学,家里有关系,先招工回了城,分了。这不是恢复高考了,也是人家娃努力,第一年就考上了嘛。”
柳光明感觉不错,问如意意见,如意说可以见一见。于是,约了周日上午去王姨家。
周日,娘俩吃过早饭,收拾妥当便出发了。如意和柳光明沿着水泥马路走,热情地和熟人打着招呼。
过了铁路,便是军校高大的红砖围墙。一条马路将军校分成南北两个院子,北院是家属院,南院是教学办公区。路过军校大门,如意驻足向里望去,一条笔直的水泥马路看不到尽头,路两边是整齐的枫树,枫树与枫树之间是修剪齐整的冬青,树后隐隐有红瓦灰砖的房子。大门的哨位上,持枪的士兵笔直地站立着,目不斜视,威严肃穆。与之为邻二十多年,如意从没机会进去过,好奇心使得如意很想进去看看这个神秘的地方。
梧桐树开始落叶。比手掌还大的梧桐叶随风在地面旋转翻飞。如意踩着叶子,树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柳光明说:“多大的人了,怎么走个路都不安生。”如意瞟了母亲一眼,不吭声,继续一下一下地追着树叶踩。
王姨已经在茶几上摆好了瓜子花生水果和德懋恭的白皮点心。柳光明把自己做的泡菜、麻辣萝卜条递给王姨,王姨笑嘻嘻地说:“哎哟,这个我可喜欢了,你的泡菜和这个萝卜味道最好。”
十点整,王姨家响起了敲门声。“还真准时。”柳光明说。待到人进门,柳光明和如意一同站了起来。王姨快言快语地介绍着:“小陈,陈亮,所里今年分来的研究生。这是如意,这是如意的妈妈柳光明。小陈,你叫她柳姨就好。”
三个女人对着一个男人,吃着糖果点心,嗑着瓜子花生,东拉西扯了一个小时。临了,陈亮说:“柳姨,你看上去真年轻,和如意像姐妹俩。”听闻此言,王姨不由得认真看了俩人,“真是呀,小陈不说,我还真没注意呢。光明真显年轻,如果在外边说你们是姐俩儿,没人不相信呐。”
柳光明的心扑通跳了一下,四十多岁徐娘半老的她,此刻心里突然有着别样的感觉。“你们拿我开玩笑呢,我都是老太婆了,和闺女像姐俩儿,哄我开心呢。”她笑着说,“我们走了,你家那口子该回来啦,你也该做饭了。”
不出差不加班的日子,陈亮每个周末都去柳光明家,柳光明每次都刻意打扮一番。如意说:“妈,又不是你找对象,把自己拾掇那么美干吗呀。”柳光明说:“还不是为了你,你也不好好收拾一下。你看别人家姑娘,你再看看你。”如意对柳光明每次都煞有介事地迎接陈亮不以为然,说年轻就是美,美不需要刻意。柳光明说要给陈亮留下好印象。
柳光明做得一手好菜。陈亮来的时候,多少都会带一些鱼肉、水果。柳光明围上围裙下厨做菜,两个年轻人在房间看电视聊天。如意每周都盼着陈亮过来,可陈亮来了,又不知道说什么,时间便在无聊无趣中打发了。吃饭的时候,有了柳光明的加入,气氛立即热络起来。
柳光明一个寡妇,周旋在各色人之中,既要保护自己,又要保护如意,早已练就了一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但她对陈亮的关心却是真切的,陈亮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从前一口一个柳姨,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也不叫了,三个人的关系不知不觉中有了些许微妙的变化。
通常午饭后陈亮会和如意出去走走。偶尔他俩也会一大早搭公共汽车进城。如意没有留意从什么时候开始,陈亮开始有意无意地躲避她的眼神,吃完饭不再约她出去。柳光明做饭时,陈亮主动打下手,饭后帮着柳光明收拾完碗筷,然后就说有事先走了。下午两三点时,柳光明告诉如意她要出去串门。慢慢地,有人传闲话给如意,看到你妈和你对象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了。如意不相信,她是喜欢陈亮的。说闲话的人多了,加上陈亮近期种种的反常表现,如意心里不踏实了。
如意去了王姨家,进门也不说话,只是默默地掉眼泪。王姨叹口气说:“如意,你想哭就哭吧。我也是前几天才知道。”
“啥时候的事?”
“具体啥时候我也不清楚。他俩来我家,我也很吃惊,劝了几次劝不动。他俩一直避着你,怕你伤心。可这事咋能瞒得住?”
“他俩差着十几岁呢,王姨。”如意抽泣着。
王姨长出了一口气,说:“可不是嘛,我说了他俩不合适,可你妈说她前半辈子尽为你操心了,后半辈子要为自己活一次。”王姨拿了一卷卫生纸递给如意,说:“姑娘,强扭的瓜不甜,现在你妈和陈亮铁了心要在一起,你们这是有缘无分呀。”
“他们有没有为我想过?我以后怎么面对他们?我咋做人呀。”如意没有歇斯底里大哭,她的眼泪一颗一颗地掉下来。她来王姨家,无非是想证实事情的真伪。此刻,她的心疼极了。
“可怜的。如意,咱不哭了,王姨留意着哈。有时候,人还不得不信命呢。”
梧桐树绿油油的叶子随着微风摆动着,阳光灿烂,天空碧蓝,金灿灿的麦子等待收割。如意的脑子一片空白,到了家楼下,她不知道是否该回家。她漫无目的地走到马路上,感觉自己像个游魂,曾经骄傲的公主,现在活成了大家眼中的笑话。那一刻,她的自尊心受到强烈打击。
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他俩,折腾了半天,她累了,身体累,心更累。在路边小摊上买了两个包子填了肚子。回到家,柳光明还没回来,“他们去工人文化宫了?今天好像有电影。”她胡思乱想着洗了脸和脚,回自己房间睡了。
第二天上班,如意去了厂的总务科申请集体宿舍。总务科长说:“你好好的家不住,住宿舍干啥?你家的房子都是照顾的,因为你爸。多少人想住这样的套房都分不上呢,丫头,你咋想的呀?”
如意不说话,只是哭,好像有满腹的委屈,梨花带雨般的惹人怜。科长看着如意,说:“丫头,别哭了,你有啥就和叔说,叔看着你长大,叔还能不帮你嘛。”
几天后,如意通知柳光明,她要搬去厂里的集体宿舍住了。柳光明眼神复杂地看着如意,半晌才说:“住家里不好吗?”如意说:“住家里不方便。”柳光明说:“如意,总之是我对不起你,希望你不要记恨妈妈。”如意不说话也不看柳光明。
柳光明经常会做一些如意喜欢吃的菜带给如意,如意也不拒绝,母女俩之间好似达成了某种默契。
柳光明和陈亮领了结婚证,没有婚礼,给各自的同事发了喜糖,宣告了他们的婚姻。
当如意从柳光明和陈亮带给她的伤害中走出来的时候,她知道不能自己作践自己了。
二
三十岁那年,有人介绍了军校的一个系主任,比如意大了十几岁,老婆病故,三个孩子都还在上学。如意想了几天,决定去见见。男人精气神都不错,工资比较高,温文尔雅,干净利落,除了年龄差距大和结婚就要当后妈以外,其他条件如意都比较满意。
如意结婚的消息,柳光明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她匆匆赶到如意的宿舍,劝说女儿要三思。几年来,母女俩不太见面,过年、中秋时回家,柳光明和陈亮倒是落落大方,一对恩爱夫妻的模样,如意总感到别扭。
柳光明觉得男人年龄太大,如意又是头婚,嫁过去就是三个孩子的后妈,正值青春期的三个孩子的后妈那么好当吗?
如意冷冷地说:“你管我干什么,这是我自己的事。”
柳光明知道女儿还在怨恨自己,无语,低下头,悻悻地走了。
如意和男人扯了结婚证,就把自己嫁了。
想起几年前去相亲,路过军校大门往里张望,如意对男人说“:有时间想进大院看看。”男人说:“没问题,你现在是我家属了,过两天给你办个出入证。”男人给如意买了一辆小摩托车,方便她上下班,工资卡也交给了如意,让她管家。男人对如意疼爱有加。如意觉得男人于她亦父亦夫,心里慢慢感到喜悦和甜蜜。
如意管着家里的开支,但要买大件时,每次都要和男人商量。男人总是说:“你看吧,不用问我。”越是这样,如意越不敢乱花钱。孩子以后嫁人娶媳妇都需要钱。如意养成了记账的习惯,日常开销记得明明白白。男人说没必要这样子,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管好自己就是帮孩子们了。如意不这么想,她是后妈,自古后妈难当。她知道如果嫁姑娘娶媳妇,她这个继母必需有所准备。
十年很快过去了。男人提前退了休,三个继子都已长大成人。柳光明搬到了研究所的新家,兴许是结婚时年龄大了,柳光明和陈亮一直没有孩子。虽然和柳光明住的并不远,婚后如意也只是在过年、中秋及柳光明生日时,和男人一起去母亲家吃个饭。
有一阵子,男人老是感觉不舒服,累,总是累。如意以为男人忙碌了一辈子,闲下来不适应,就说男人多和其他人一起玩玩,散散步,运动运动。男人说和老同事们一起散步走不动,没精神。眼看着男人越来越瘦,如意感觉不对劲,陪着男人去了医院,已是胰腺癌中晚期。男人享受着高级干部的待遇,如意还是执意晚上陪在医院。柳光明每天变换着花样炖汤、做菜,送到医院,陈亮也抽空到医院帮忙。男人每次都客气地对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丈母娘说谢谢。
男人的病情发展得很快,两个多月后,基本已吃不下任何食物,每天靠输液维持生命。给男人清洁、翻身、清理大小便等,如意一律亲力亲为。男人人生的第二季才开始,生命却已到尽头,纵有不甘和不舍,奈何抵不过命运。
办完男人的丧事,如意把继子们叫到一起,拿出记了十年的账本。她把现金一分为四,她说:“自己工资不高,现在工厂效益不好,要留一点养老钱。其余的每个孩子一份,钱不多,算是你们父亲留给你们的念想。房子没有房改没有产权。我只住一间,你们每人一间,可以随时回来。这里还是你们的家。”孩子们对如意表示了感谢。没有父母的家,不再是家了。
三
柳光明七十了。如意早已与母亲和解,她时常回去帮着干点家务活。如意拜师学习太极,参加了院里的门球队。
如意人长得漂亮,随便收拾一下,在一群老太太里就是鹤立鸡群。门球队有一个离休的老干部,每次见到如意就两眼放光。自从门球队有了如意,老干部每次都提前到场。
老干部的老婆是随军家属。老干部十几岁参军,随着部队南征北战,提了干,当了军官。家里父母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便给老干部说了个农村媳妇。老干部每年回家探亲半个月,两人生了两女两男。大女儿和如意差不多大。
如意岂能不懂老干部的心思?可是他都七十了,和柳光明差不多大,难道他想找一个免费的保姆?如意一个人自在惯了,可不想给自己找不自在。
老干部住在家属院隔壁的干休所,老干部的老婆随军后被安排到军人服务社上班,有了正式工作,老干部是离休的,退休金不低。老太太一辈子抠抠掐掐,好不容易熬到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孙子孙女上学了,老太太却得了肺癌,确诊时已失去了手术机会。
苦苦在医院熬了一年,老太太终究还是去了。院里的老太太们帮忙料理后事,翻遍了家里的柜子,竟找不到一件像样的衣服和首饰。老太太们唏嘘不已,感叹着这样的人生太不值得了。当然,这些事如意是知道的。这种大院里的人,几乎几十年都在一起工作生活,不是同事便是邻居,东家长西家短,没有什么事是老太太们不知道的。
老干部追得紧,好事的老太太们拉开架势劝如意。“如意呀,人家李部长离休干部,身体好,收入高,待遇好,没拖累。除了年纪大一点,总比那些退休工人强吧。”
“妹子,你图啥呢?找个疼你又知冷知热的人不好吗?““你还年轻,难不成真的要自己一个人过一辈子呀。跟了李部长,还有个人说说话。”
“如意姐,虽然李部长退了,毕竟是老干部,你不吃亏。你看干休所好几个老干部都是这样,不也是过得好好的?也有之前在干休所当保姆,后来嫁了主人家的现身说法。你看吧,干休所的食堂一日三餐,又便宜又好,想吃就去吃,想在家做一口就在家做一口。每年还组织体检、旅游和好多活动。有啥体力活,叫一声,小战士跑得可快了。唉,你咋就想不通呢?”
说得多了,如意有些动摇。老干部和柳光明差不多大,如意心里多少还是有点膈应。
有一天打完门球,如意坐在场边椅子上休息,老干部坐在她旁边。“小钟啊,我托了那么多人做你的工作,你到底是个什么态度?我们当兵的,最见不得拖拖拉拉。你到底顾虑什么?”老干部开门见山。
“咱俩年龄差距太大了。你家几个娃同意吗?”如意说。
“在我家,就没有商量一说。这是咱俩的事,最多我通知他们一声。”老干部霸气地说。
“咱们生活习惯不一样。”
老干部倒也爽快,“你是听那帮老娘们说我老婆的事吧。我老婆农村出来的,穷怕了,总想着攒钱,后来条件好了也舍不得花,一直想买个金链子,到死也没舍得。孩子们给买,她也不让。我离休前除了军装就没穿过便装。你放心,我知道你和我老婆不一样,我不会亏待你。”
四
这次,柳光明没有反对如意的婚事。
老干部像是迎来了第二春的小青年,欢天喜地地带着如意进城买了三金,又把家里倒腾了,在干休所的食堂摆了几桌,拿出珍藏的好酒,请干休所的老同事们好好热闹了一番。
老大带着弟妹和老干部一直冷战着。他们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还要再娶。他们认定如意就是不安好心,是冲着老干部的退休金和房子来的。他们的母亲辛勤操劳了一辈子,什么都没有享受到。如意可好,还没嫁进来,老头子不知哪根筋不对了,又是换家具,又是买金买新衣。
老干部哪里吃这一套,“你们的妈死了好几年了,难道我不能有自己的生活?我娶不娶,小钟嫁不嫁,关你们啥事?国家都不管,你们还要管老子?”
“爸,听说房子马上要房改了,咱家这房子也有我妈的一半,你可不要糊涂呀。”
“这是老子的房子,是国家给我的享受。你们不关心老子,倒是关心老子的房子,都给我滚。”老干部生气了。
老干部的几个孩子一点也不省油,时不时回来宣示一下主权。特别是老大,心眼又小又多,想着法子折腾如意。两个弟媳看不下去,小弟媳说:“大姐,老头年纪大了,有人伺候还不好吗?要不然请个保姆,咱们不是也不放心,还要防着。小五他爸不就是和保姆结婚了嘛。”
“是呀是呀。”大弟媳附和着,“大姐,就当老爸找了一个保姆,有人替咱们伺候老爸,咱们不是省了好多事?还省心呢。”
“我就是看不惯她。咱妈辛苦一辈子了,啥也没得到,她凭啥一来就享受?”老大愤愤不平。
如意本就是个不会吵架的人,几个继子不断挑衅,气得如意扔下老干部,转身回了家属院。
老干部这次是真的生气了,他知道是老大挑头闹腾,打电话把老大臭骂了一顿,又每天去劝如意回家。如意正在气头上,心里充满了委屈,怎么都不肯和老干部回去。
老干部找了干休所的几个老娘们去给如意讲好话。老太太们义愤填膺地告诉如意:“你们是受法律保护的合法夫妻,你怕那几个小兔崽子干什么?”
“就是呀妹子,那是你家,你凭啥不回去?”
“如意,你是和李部长过,又不是和他家娃过,他家的大姑娘可不省油呢。你这次要硬气点。你不硬气,现在就忍气吞声的,人家以为你好欺负呢,以后更加受气了。”
小性子使过了,如意就坡下驴,在老太太们的劝说下,在老干部诚恳的道歉中回了干休所。
看闹不出什么名堂,老干部的几个孩子除了过年过节、老干部生日和母亲忌日,基本上不回家,抱得美人归的老干部表面上也不在意。如意是讲究礼数的,逢年过节,老干部的孙子孙女过生日,她都会提前准备好红包和生日礼物。
他们有时向干休所要个车,进城去逛一逛,买些时兴的衣服,然后去大饭店吃一顿。在如意的精心照顾下,每次参加干休所的活动,或是老战友来访,老干部总是容光焕发,精气神俱佳,大家都开玩笑说老干部迎来了第二春,甚至有老战友说他是枯木逢春。
老干部带着如意回老部队走走,去自己带过兵的城市游玩。如意赏了风景,吃了许多美食。和老干部战友的老婆们比起来,如意就像个小媳妇,放不开,那些老婆一看就是官太太,说话时底气十足,支使人的时候心安理得。
干休所也配有公务员,都是些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如意对他们非常客气。有次几个女人在一起闲聊,一个说:“小钟呀,国家配这些公务员,就是服务咱们的,你别不好意思。他们服务咱们,我们也不亏待他们呢。你看司机班的小夏,我家老头帮他转了志愿兵,一个月津贴好几千。”“就是呢。”另一个女人说道:“你看赵副院长家的公务员小王,转了志愿兵,还在你们厂找了一个媳妇,以后就是复员了,也不用回农村了。改变命运了知道吗?”
都是当兵的,命运却大不同。如意又长了见识。
五
老干部低烧咳嗽有一段时间了。如意说去医院检查一下吧,老干部嫌麻烦,让卫生处的医生开点退烧药和止咳药。医生劝老干部去医院看看,彻底检查一下。老干部说:“都八十多岁了,去医院,没病都检查出病了。不去,不去。”
老干部咳嗽得越来越厉害,春节前居然咳血了。如意不敢大意,坚持去医院。老干部说:“我这人迷信呢,过年不看病,过完年去吧。”如意拗不过他,年过得提心吊胆。
初七一大早,如意就陪着老干部直奔医院。
干部病房的条件真好,环境、餐食都不错。如意是第一次看到像宾馆一样的病房。柳光明也住过院,四个人一间房,阳台、走廊还有加床。前夫生病时也住单间,虽然都是干部病房,病房的条件差距还是挺大的。
检查结果出来,老干部得的是肺癌中最凶险的小细胞癌。如意陪在医院,几个孩子白天轮流来看看,孙辈们有时间也会一起来,爷爷外公地叫着,病房里说说笑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焦虑或者担心。端午节,老干部病情突然恶化,无法进食。
每天早上八点开始,营养液、止痛针等各种液体一直要输到晚上。如意问医生,能不能少输点液体,太遭罪了。医生说不能,病情太重。她知道老干部一定会走在她前面,但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他平时身体那么好,没病没灾的,大伙都说他能活到一百岁,可是怎么一病就是这么个要命的病?如意默默祈祷,希望有奇迹出现。
有天早上,如意发现老干部开始腹水了,肚子胀鼓鼓的,突然就没了大小便,皮肤变得透明,人也几乎失去了意识。如意马上叫来医生,医生告诉如意,病人状况相当不好,家属做好思想准备吧。老干部被紧急送去透析。
透析回来的老干部有了一点精神。子女们都来了,老同事、曾经的下属像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了,病房里像菜市场。医生来干涉了几次,说病人需要休息。如意说:“让老头开心一下吧,几十年的同事,最后告个别。”
老干部去世前一直是清醒的。他常常和如意聊他的战友,十几岁当兵离开家,一起出来的兄弟,好多没活到新中国成立。一起赴朝的战友,也有好多长眠在了那片土地。这些年,好些战友同事都走在他前面了,这次,他们要参加我的追悼会了。老干部哈哈地笑着,这辈子够本了。
六
又在传干休所的房子要房改。
平静的日子在老干部儿女们回到干休所后变得鸡飞狗跳。不知老大使了什么手段,把如意从家里赶了出去。干休所的老同志们看不下去了,纷纷指责姐弟几个的做法太过分。老大对大家的指责充耳不闻,毫不在意。这是我父母的房子,凭什么她一个外人鸠占鹊巢?她是老李的遗孀,怎么成外人了?
干休所的所长见了如意,关切地对她说:“阿姨,你是老干部的遗孀,有什么问题可以找组织。”
“谢谢你”如意抱歉地说:“不给组织添麻烦了,我有地方住。我也不想老李地下也不安生。”
“房子的事以后还有的闹呢,如意,到时你可不要心软。他家那两个姑娘,从来不省事。你到时不签字,他们也继承不了房产,不知道他们咋想的。”那几个二婚、保姆上位的,时不时地向如意敲着警钟。如意笑笑,不表态。
丈夫死了,母亲也过世了,这个世上只剩下自己,房子还重要吗?
□周环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