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第一台
日前,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在榆林举行,其会徽是以榆林标志性建筑--镇北台为原型,简化的镇北台三道飞虹的笔触,代表着运动健儿的形象和三秦儿女拼搏跨越的运动精神,引起人们关注。
镇北台位于榆林城北4 公里的红山之上,是明代长城中气势最为宏大、最为磅礴的建筑之一。万里长城东有山海关,西有嘉峪关,中有镇北台,是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其地势险要,依山而建,居高临下,控南北之咽喉,锁长城之要口,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军事要塞,素有“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美誉。
镇北台为长城中一座雄伟的高台建筑。秦灭六国后,在榆林地区设置郡县,修筑长城,镇北台长城即为其中的一段。明初,延绥镇由绥德迁至榆林。明万历三十五年(1 6 0 7 年),延绥镇巡抚涂宗浚为加强边关,对长城原有墩台进行了扩建,历时一年零四个月建成,成为明代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4 0 0 多年历史。
镇北台略呈正方形,共有4 层,逐层内收,外砌砖石,内夯黄土,高3 0 余米,占地面积5 0 5 6 平方米。一层为基座,北长8 2 米,南长7 6 米,东、西各6 4 米,外墙高1 0 .5 米,内墙高5 .5 米,东墙南侧设城门。二层高1 5 .6 米,台南设砖石踏步和券洞,拾级而上可直通三层,南墙上镶有“向明”二字石匾,北城墙有“镇北台”石匾。三层高4 .1 米,台东外砌砖石踏步,可直登四层。四层高4 .4 米,顶层为2 5 5 平方米台面,四周墙体设有垛口,可向外瞭望。
镇北台粗犷大气,古朴庄重,巍峨壮观,站在如此宏伟的建筑面前,不由得让人精神焕发,浮想联翩。遥想当年,塞北大漠,狼烟四起,铁马金戈,奔腾如虎,无数将士用热血捍卫了边关的安宁。抚摸着这里的城砖,再看看墩台上的基石,确实有一种沧桑之感。镇北台作为古代一座军事设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发挥了有效的防御作用,虽经历数百年风霜雨雪,但仍完整地屹立于红山之上,以其雄浑奇特的造型、深沉凝重的风貌向世人展示着无穷魅力。
在镇北台东侧有一方形小砖城,周长6 6 8 米,占地约2 公顷,名“款贡城”,是当年蒙汉官方敬献贡物、赠送礼品、洽谈贸易的场所。台西南8 0 0 米处,有明代易马城遗址,面积约6 .5 公顷,是蒙汉民间自由贸易的城池,也是蒙汉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当年“易马城”蒙汉互市期间,“万骑辐辏”,蒙古牧民赶着牛、羊、驼、马,驮着各种皮毛;各地汉族商人携带大量布匹、绸缎、盐茶、烟酒,从四面八方来到红山市场。这里牛羊成群,帐包鳞次,驼叫马嘶,人声鼎沸,一派蒙汉贸易热闹景象。对此,清初文人杨蕴在《镇北台春望》中写道:“关门直向大荒开,日日牛羊作市来,万里春风残雪后,游人指点赫连台。”盛赞当年的情景。
经过岁月的洗礼,这里已失去了烽火传讯、集结驻兵、观察、作战、指挥、边贸等功能,现已成为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边塞风光的旅游景点。今天,登上镇北台顶部,举目向北眺望,昔日的荒漠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绿洲,远处广阔的林海翻着绿浪,大地一片郁郁葱葱,隐约中还可看见一列列火车正将陕北的能源运往各地。视线稍稍收回,不远处的榆溪河静静地流淌,天上的白云,地上的绿海,组成一幅美丽的塞北画卷。
再回首看看榆林城,一座座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古老的驼城焕发着青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勤劳的榆林人民正用自己的双手将这里建设成能源之城、生态之城、文明之城、美丽之城。 □王雄文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日前,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在榆林举行,其会徽是以榆林标志性建筑--镇北台为原型,简化的镇北台三道飞虹的笔触,代表着运动健儿的形象和三秦儿女拼搏跨越的运动精神,引起人们关注。
镇北台位于榆林城北4 公里的红山之上,是明代长城中气势最为宏大、最为磅礴的建筑之一。万里长城东有山海关,西有嘉峪关,中有镇北台,是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其地势险要,依山而建,居高临下,控南北之咽喉,锁长城之要口,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军事要塞,素有“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美誉。
镇北台为长城中一座雄伟的高台建筑。秦灭六国后,在榆林地区设置郡县,修筑长城,镇北台长城即为其中的一段。明初,延绥镇由绥德迁至榆林。明万历三十五年(1 6 0 7 年),延绥镇巡抚涂宗浚为加强边关,对长城原有墩台进行了扩建,历时一年零四个月建成,成为明代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4 0 0 多年历史。
镇北台略呈正方形,共有4 层,逐层内收,外砌砖石,内夯黄土,高3 0 余米,占地面积5 0 5 6 平方米。一层为基座,北长8 2 米,南长7 6 米,东、西各6 4 米,外墙高1 0 .5 米,内墙高5 .5 米,东墙南侧设城门。二层高1 5 .6 米,台南设砖石踏步和券洞,拾级而上可直通三层,南墙上镶有“向明”二字石匾,北城墙有“镇北台”石匾。三层高4 .1 米,台东外砌砖石踏步,可直登四层。四层高4 .4 米,顶层为2 5 5 平方米台面,四周墙体设有垛口,可向外瞭望。
镇北台粗犷大气,古朴庄重,巍峨壮观,站在如此宏伟的建筑面前,不由得让人精神焕发,浮想联翩。遥想当年,塞北大漠,狼烟四起,铁马金戈,奔腾如虎,无数将士用热血捍卫了边关的安宁。抚摸着这里的城砖,再看看墩台上的基石,确实有一种沧桑之感。镇北台作为古代一座军事设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发挥了有效的防御作用,虽经历数百年风霜雨雪,但仍完整地屹立于红山之上,以其雄浑奇特的造型、深沉凝重的风貌向世人展示着无穷魅力。
在镇北台东侧有一方形小砖城,周长6 6 8 米,占地约2 公顷,名“款贡城”,是当年蒙汉官方敬献贡物、赠送礼品、洽谈贸易的场所。台西南8 0 0 米处,有明代易马城遗址,面积约6 .5 公顷,是蒙汉民间自由贸易的城池,也是蒙汉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当年“易马城”蒙汉互市期间,“万骑辐辏”,蒙古牧民赶着牛、羊、驼、马,驮着各种皮毛;各地汉族商人携带大量布匹、绸缎、盐茶、烟酒,从四面八方来到红山市场。这里牛羊成群,帐包鳞次,驼叫马嘶,人声鼎沸,一派蒙汉贸易热闹景象。对此,清初文人杨蕴在《镇北台春望》中写道:“关门直向大荒开,日日牛羊作市来,万里春风残雪后,游人指点赫连台。”盛赞当年的情景。
经过岁月的洗礼,这里已失去了烽火传讯、集结驻兵、观察、作战、指挥、边贸等功能,现已成为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边塞风光的旅游景点。今天,登上镇北台顶部,举目向北眺望,昔日的荒漠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绿洲,远处广阔的林海翻着绿浪,大地一片郁郁葱葱,隐约中还可看见一列列火车正将陕北的能源运往各地。视线稍稍收回,不远处的榆溪河静静地流淌,天上的白云,地上的绿海,组成一幅美丽的塞北画卷。
再回首看看榆林城,一座座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古老的驼城焕发着青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勤劳的榆林人民正用自己的双手将这里建设成能源之城、生态之城、文明之城、美丽之城。 □王雄文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