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110期:第03版 企业

圭峰山下著华章

陕建三建集团牵头承建西安国家版本馆项目综述

刘喜峰 刘祥胜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8 月1 4 日,秦岭山脉圭峰山下天朗气清,树木葱郁,一座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文化新地标在全国人民的关注下开馆启用,这座万众瞩目的地标建筑就是由陕建三建集团牵头承建的西安国家版本馆(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

该项目位于秦岭圭峰山下,地势南高北低,高差约7 3 米。“这个项目意义重大,关乎文脉传承。”在项目动员会上,陕建集团董事长张义光对该项工程给予了很高的定位,他将此项目定位为陕建集团“五个一工程”,即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一流的管理团队、一流的项目经理、一流的施工质量。

披荆斩棘向前冲

西安国家版本馆项目于2 0 2 0 年1 0月1 0 日开工,由陕建三建集团第九工程公司负责土建施工,但准备工作从2 0 1 9 年就开始了。工程首先进行的是地貌复测和清表工作,由于项目地处秦岭山脉,地面植被茂密,山体碎石和排洪沟众多,给清表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为了加快清表进度,项目部专门成立了测量和清表工作组。清表过程中,好几位职工被锋利的树枝划伤,甚至被野蜂蜇伤住院,但大家继续披荆斩棘,坚持到清表完成。

项目部在建设临建时,秉承绿色施工理念,办公生活区整体采用园林式设计,场地绿化率达8 0 %,所用树木全部是清表时移植的天然林木,让项目部与秦岭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该项目的土方量达1 4 0 万方,较同等建筑面积的单体土方量5 倍以上。不仅如此,桩基工程的支护桩有1 2 9 7根,工程桩有8 6 1 根。想“快”并不简单,为保障土方和桩基作业紧密衔接,项目部提出“零耽搁、负交接”的施工组织原则。投入管理人员1 0 0 多人,劳务作业人员峰值达4 7 5 人,平均每天现场作业人员为3 8 5 人。现场配备各类打桩机2 8 台、旋挖钻机1 5 台、冲击锥5台、挖掘机7 台、装载机5 台、吊车2 1台,大型机械使用量是一般工程的3 倍以上。

为了加快土方桩基施工进度,项目部开展了专项劳动竞赛,设立了四个党员示范岗、一支党员突击队、六支青年突击队,2 0 2 1 年1 月2 6 日,土方桩基施工提前6 天完成既定目标。

勠力挑战“三部曲”

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后,项目部面临钢结构、双跨拱形洞库模架和保藏区施工挑战“三部曲”。

首先遇到的挑战是钢结构工程,钢结构制作吨位大,体量达到了5 0 0 0 余吨,单体楼栋多,1 8 个单体中钢结构有1 2 个,施工工期只有四个月。

面对从未遇到过的环境、繁杂的施工任务,项目经理何晓光带领大家奋勇冲击。运用最新科学手段,通过钢结构深化设计技术,整体造型按照设计坐标进行三维空间结构找形,对单体弯扭矩形构件进行三维弯扭找形调整,以保证构件造型线条顺畅。

传世工程,必须做到质量第一。在加工钢结构前,项目部和加工厂反复沟通,使用全站仪1 :1 等比例放样,根据弧度值确定大样并加工制作。为了追求美观实用,钢结构没有使用传统的用螺栓连接,而是用焊接工艺,2 号一栋单体的焊接作业人数就超过1 0 0 人,焊接点则是超乎想象的4万多处。

第二个挑战是双跨拱形洞库模架体系,1 号洞库设计为长1 8 0 米,宽3 0 多米的超长双跨拱形结构。面对模架设计这一关键技术难点,项目团队成立了地下洞库施工技术攻关小组,分项进行技术攻关,制定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并邀请相关专家到现场“把脉”。

为保证1 0 0 多个弧形梁,6 0 多个弧形板成型美观、模板加工材料合理利用及加工简便,项目B I M 小组利用B I M技术进行模板排版,同时在施工前搭设拱形模板样板,极大节约了洞库模板工程的工期,还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美观效果。

第三个挑战是保藏区工程。项目地处地震断裂带,采用隔震支座工艺,消除地震对建筑带来的不利影响。主建筑基础中设计1 8 8 个大型隔震支座,隔震支座安装要求精度高,仅单层就达1 万平方米,整体的平整度误差不得大于3 毫米,这对施工进度、质量带来极大挑战。

智慧建造聚合力

已经退休的三建集团技术专家白瑞忠有着丰富的建筑施工经验,他带领技术团队策划、试验,发明出一种小型微调器,放在每层的四个角,进行人为调节。同时,使用自制测量辅助工具,解决隔震支垫1 6 个螺孔对应下支墩上的孔洞。最后一步对准工序,技术团队制作了符合施工实际的定位销,较传统方法提高工效至少5 倍以上。现在这项独门技艺申报了2 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三建集团建设者在圭峰山下奋战了2 4 0 多个日夜,在关节点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

项目技术总工冯高伟称,项目利用陕建集团生产指挥调度系统,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绿色建造与项目管理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化工地”信息化一体平台,并建立了智慧工地数据中心,含有质量巡检整改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深基坑监测系统等。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3 0 年前,由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大师设计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建成,成为三建人心目中的荣耀,现在,还是由张锦秋大师设计的西安国家版本馆(文济阁)的建成,成为三建人新的荣耀。

■背景资料■

国家版本馆——文脉赓续的传世工程

中国国家版本馆于2 0 2 2 年7 月2 3日落成,7 月3 0 日对外开放。作为中国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的分馆之一,秦岭脚下的西安国家版本馆也揭开了其神秘面纱。

建设国家版本馆,是国家从文化安全和文化复兴的战略考量出发作出的重大部署,并作为国家级工程被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而国家版本馆,就是国家用以存放保管文明“金种子”的“库房”,着眼于中华文明载体的永久安全保藏,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

这一工程将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各类版本资源纳入收藏范围,是集展览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多种功能形态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不仅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更是文脉赓续的传世工程。

国家从战略高度统筹规划实施中华版本保藏体系建设,布局“一总三分”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位于北京,三个分馆分别位于西安、杭州、广州。

其中,中央总馆又名文瀚阁,西安分馆、杭州分馆、广州分馆则被分别赋名为文济阁、文润阁、文沁阁。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