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陆续出台相关鼓励措施——
养老护理行业日渐兴起
前不久,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紧缺人才培养,加强对以护理失能老年人为主的医疗护理员、养老护理员的培训。
笔者调查发现,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近年来,多地综合施策推进养老服务人才供给,养老护理行业日渐兴起。
多措并举:提高待遇、扩大培训、以“赛”促“专”
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7亿,其中失能、部分失能老人约有4000万。社会对专职养老护理员的需求日益增长。
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完善养老护理员薪酬待遇和社会保险政策”“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各地近年来也针对养老护理行业陆续出台相关鼓励措施。
笔者梳理各地推进养老服务人才供给政策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提高待遇。笔者了解到,目前,部分省份已有政策支持,让养老护理员获得“真金白银”的实惠。“这两年待遇提高比较明显,现在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加岗位津贴差不多有8000多元。”在北京一家养老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90后”卢青说。
二是扩大培训。拓展培训渠道,是满足不断增加的老年照护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河北省在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中,接受培训人员有4万余人次。
三是以“赛”促“专”。2022年以来,国内多地通过举办养老服务技能大赛,促进养老护理职业技能教育发展,扩大养老护理行业社会影响,推进养老护理技术革新。仅今年8月,就有杭州市、西安市、铜川市、枣庄市等多地举办了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
变化显现:从业者多了,认同感高了
2021年5月开始,浙江探索“海岛支老”模式,由养老服务专业水平较好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五地结对15个舟山偏远海岛,进行养老协作;专业养老服务人员以3到6个月为一期上岛轮换,徐淑洁便是其中一员,也是截至目前海岛上最年轻的“支老”队员。
谈到为何会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徐淑洁说她学的是护理专业,毕业求职时虽然可以进普通医院,但了解到养老护理行业人员短缺、政府很重视行业队伍建设,觉得这个职业更有发展前景,就加入了。
浙江宁波茗山家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良表示,近一两年在招人、用人时感受到明显变化:过去,从业者多为五六十岁的农村妇女,学历水平多为初中或中专;如今,一批专业化的年轻人开始进入这个行业,其中不少是大专、本科毕业生,知识结构更完整,学习能力更强,在平时工作中也能起到带动作用。
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颁布《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将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技能等级由4个增至5个,新增“一级/高级技师”等级;对申报条件进行调整,增加了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大专及以上毕业生的申报条件,规定中职中专毕业生可直接申报四级/中级工。
“缩短了职业技能等级的晋升时间,打通了上升途径,通过一些比赛获奖还能享受地区的人才政策,在购房、子女入学等方面有倾斜,这些变化都让我有了更高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也有了坚定走下去的信心。”卢青说。
让年轻人能走进来、留得住
近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提到,我国患有慢性病老年人超过1.9亿,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失能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需求旺盛,但养老服务基础仍比较薄弱,老年医学人才、护理人员短缺。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多渠道拓展养老护理人员供给量,是解决“银发时代”养老关切的重要手段。
张良表示,他所在的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护理员缺口长期存在,缺口在30%左右。虽然整体人员结构在往年轻化方向发展,但50岁以上的护理员仍是主力,希望骨干力量的平均年龄能逐步下降,专业技能水平能逐步上升。
嘉兴市一家养老院53岁的护理员陈珍玉说,希望社会能给予养老护理员群体更多关注,例如提供更好的权益保护、购买保险抵御个人疾病风险、给予更多的尊重等,让养老护理员能安心做好服务工作。
针对部分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毕业生进入养老服务行业就业意愿不强等问题,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建议,设立毕业生入职奖励,吸引和鼓励毕业生进入,提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综合素质。
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呼吁,扩大养老护理人才培养规模,提升培养质量,打开养老护理人员的成长晋升通道,使养老护理员成为有体面、有尊严的职业,使更多年轻人能走进来、留得住。(黄筱)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前不久,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紧缺人才培养,加强对以护理失能老年人为主的医疗护理员、养老护理员的培训。
笔者调查发现,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近年来,多地综合施策推进养老服务人才供给,养老护理行业日渐兴起。
多措并举:提高待遇、扩大培训、以“赛”促“专”
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7亿,其中失能、部分失能老人约有4000万。社会对专职养老护理员的需求日益增长。
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完善养老护理员薪酬待遇和社会保险政策”“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各地近年来也针对养老护理行业陆续出台相关鼓励措施。
笔者梳理各地推进养老服务人才供给政策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提高待遇。笔者了解到,目前,部分省份已有政策支持,让养老护理员获得“真金白银”的实惠。“这两年待遇提高比较明显,现在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加岗位津贴差不多有8000多元。”在北京一家养老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90后”卢青说。
二是扩大培训。拓展培训渠道,是满足不断增加的老年照护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河北省在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中,接受培训人员有4万余人次。
三是以“赛”促“专”。2022年以来,国内多地通过举办养老服务技能大赛,促进养老护理职业技能教育发展,扩大养老护理行业社会影响,推进养老护理技术革新。仅今年8月,就有杭州市、西安市、铜川市、枣庄市等多地举办了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
变化显现:从业者多了,认同感高了
2021年5月开始,浙江探索“海岛支老”模式,由养老服务专业水平较好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五地结对15个舟山偏远海岛,进行养老协作;专业养老服务人员以3到6个月为一期上岛轮换,徐淑洁便是其中一员,也是截至目前海岛上最年轻的“支老”队员。
谈到为何会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徐淑洁说她学的是护理专业,毕业求职时虽然可以进普通医院,但了解到养老护理行业人员短缺、政府很重视行业队伍建设,觉得这个职业更有发展前景,就加入了。
浙江宁波茗山家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良表示,近一两年在招人、用人时感受到明显变化:过去,从业者多为五六十岁的农村妇女,学历水平多为初中或中专;如今,一批专业化的年轻人开始进入这个行业,其中不少是大专、本科毕业生,知识结构更完整,学习能力更强,在平时工作中也能起到带动作用。
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颁布《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将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技能等级由4个增至5个,新增“一级/高级技师”等级;对申报条件进行调整,增加了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大专及以上毕业生的申报条件,规定中职中专毕业生可直接申报四级/中级工。
“缩短了职业技能等级的晋升时间,打通了上升途径,通过一些比赛获奖还能享受地区的人才政策,在购房、子女入学等方面有倾斜,这些变化都让我有了更高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也有了坚定走下去的信心。”卢青说。
让年轻人能走进来、留得住
近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提到,我国患有慢性病老年人超过1.9亿,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失能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需求旺盛,但养老服务基础仍比较薄弱,老年医学人才、护理人员短缺。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多渠道拓展养老护理人员供给量,是解决“银发时代”养老关切的重要手段。
张良表示,他所在的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护理员缺口长期存在,缺口在30%左右。虽然整体人员结构在往年轻化方向发展,但50岁以上的护理员仍是主力,希望骨干力量的平均年龄能逐步下降,专业技能水平能逐步上升。
嘉兴市一家养老院53岁的护理员陈珍玉说,希望社会能给予养老护理员群体更多关注,例如提供更好的权益保护、购买保险抵御个人疾病风险、给予更多的尊重等,让养老护理员能安心做好服务工作。
针对部分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毕业生进入养老服务行业就业意愿不强等问题,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建议,设立毕业生入职奖励,吸引和鼓励毕业生进入,提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综合素质。
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呼吁,扩大养老护理人才培养规模,提升培养质量,打开养老护理人员的成长晋升通道,使养老护理员成为有体面、有尊严的职业,使更多年轻人能走进来、留得住。(黄筱)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