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识菌”人
菌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人类的生活也与菌物活动十分密切。秦岭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宝库,要更好地认识秦岭、保护秦岭,有必要对秦岭大型真菌的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
□张梅
李峻志团队成员在野外科考。(资料照片)
胶质刺银耳。张梅 摄
羊肚菌。张梅 摄
人工栽培的榆黄蘑。张梅 摄
秦岭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提起秦岭的生物,我们常常想到动植物,却容易忽视一类在生态圈发挥重要作用的生物——菌物。对于菌物,我们并不陌生。菌物家族中的大型真菌,就是我们常说的蘑菇。
近年来,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团队持续对秦岭地区的大型真菌生物多样性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共采集大型真菌标本5000余份,发现了数十个潜在新种以及大量新分布种,并建设了集秦岭大型真菌标本保藏、研究及科普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秦岭菌物标本馆。在“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大熊猫国家公园宁太分局生物资源本底调查等项目的持续支持下,该团队正在建设秦岭野生菌物种质资源库。
为什么要对秦岭地区的大型真菌生物多样性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科研人员如何识别多姿多彩的蘑菇?近日,笔者走进秦岭菌物标本馆,采访了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团队。
摸清“家底”
今年以来,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团队连续发布了3个在秦岭发现的大型真菌新种以及部分陕西新分布种。
“这是宁陕裸盖菇,这是宁陕小口盘菌……这些都是我们在秦岭地区进行大型真菌资源调查时发现的,经过严格鉴定证实是新种。还有一些菌物物种,我们正在进行显微观测和基因测序分析,预计明年还会发布一批新种。”省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主任李峻志介绍。
李峻志说的“新种”,都是该团队2020年以来在秦岭地区开展大型真菌资源调查时发现的。
秦岭地区的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始于21世纪初。“从2000年初开始,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就参与到秦岭生物多样性的资源调查中。经过几次大规模的野外科考,我们对秦岭地区的大型真菌资源分布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李峻志介绍,在前几次科考的基础上,2010年,秦岭菌物标本馆在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建立。
秦岭菌物标本馆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唯一专门保藏、研究秦岭地区菌物资源的标本馆机构,具备菌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保藏、鉴定、展示、交流和科普等功能。“秦岭菌物标本馆聚焦秦岭、面向世界,致力于发现和研究菌物物种、积累菌物资源,从而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李峻志说。
尽管已经采集了5000余份秦岭大型真菌标本,李峻志和他的团队却认为对秦岭菌物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世界上真菌物种的数量估计有220万种至380万种,人类已知的种类大约只有5%。菌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人类的生活也与菌物活动十分密切。秦岭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宝库,要更好地认识秦岭、保护秦岭,我们有必要对秦岭大型真菌的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李峻志说,“我们目前对秦岭地区大型真菌的分布、种类、特性等情况的掌握还比较少,希望能发挥我们所在微生物研究领域的人才、资源等优势,花上十几年的时间,好好摸一摸秦岭大型真菌的‘家底’。”
2020年,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团队启动了对秦岭大型真菌“家底”的系统调查。
“与以往的资源调查不同,一方面,我们是从自然保护区开始,对菌物的分布进行网格化调查,希望尽量摸清楚菌物区域分布的规律;另一方面,我们对采集的菌物要一一进行显微、分子、遗传等科学分析,在识别新种的同时,详细记录下它们的信息,建立一个可以进行数据共享的种质资源库。”李峻志介绍。
科技“识菌”
野外科考是摸清秦岭大型真菌分布“家底”的第一步。
每年三四月到十一月,是适宜秦岭菌物生长的时期,也是该团队野外科考的重要时期。团队科研人员会密切关注科考区域的天气预报。雨后两三天,他们就分组出发了。
野外科考最大的顾虑是安全。在该团队办公室,笔者见到了一份驾驶水平等级名单,上边写着团队每个人的驾驶水平以及适宜驾驶的路况。“野外科考时,我们常常要驶入交通不便的秦岭深处,滑坡、塌方,都是经常遇到的情况。因此,我们拟出了这么一份驾驶水平等级名单,不同的路况由驾驶水平不同的人担任司机。”李峻志说。
野外科考总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2020年的一天,团队成员在当天的科考返程途中休息时,看到一处阴坡山沟有水流。“那块地方一看就特别适宜蘑菇生长。大家顿时来了精神,走过去一探究竟,果然收获颇丰!”团队成员霍文严说,“之后,我们时不时都要去那里转转,好几个新种都是在那片区域发现的!”
野外科考也会有很多遗憾。菌物生长变化特别容易受环境影响,给标本的采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有一次,我们在野外采集了一个标本。回到实验室进一步研究后,大家才发现它竟然是一种‘发光蘑菇’。‘发光蘑菇’本就特别稀少,在秦岭地区更为罕见。后来,我们又多次返回,却怎么也找不到这种蘑菇了!”团队成员张黎光说。
标本采集回来之后,对菌物的识别工作才真正开始。在分子系统学等科学实验手段还不太发达时,蘑菇采集回来后,经过形态比对和简单的分子鉴定,科研人员就可以判断其到底是不是新种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新种的发布也越来越难,要经过一系列严谨苛刻的“考察”。“宁陕裸盖菇发布时,期刊编辑几乎对每一个细节都提出了质疑。针对对方的疑惑,我们一一提交实验证据,最终得以在国际知名的分类学杂志发表。”团队成员贺雪莲介绍,“鉴定新种的过程,也是我们对这一类菌更多了解、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对菌物的识别,不光是为了发现新种,也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菌物。在标本储存库,笔者见到标有基本信息的菌物标本被封装好,整整齐齐地储放在一排排标本储存柜中。“这相当于一个秦岭菌物的档案室,我们会不断丰富、完善它,进而开展更多研究。”李峻志介绍,“在对这些菌物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正在建设秦岭野生菌物种质资源库,想尽可能地把秦岭地区的野生菌种保存下来,为后续的研究、保护、利用提供便利。”
据了解,种质资源库已经保存了近2000份秦岭野生菌物种质资源。“我们希望通过对秦岭地区的大型真菌生物多样性持续、系统进行调查、研究,不断丰富种质资源库,为秦岭的生物多样性和菌物资源的研究留下宝贵的资料。”李峻志说。
科技助农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团队不光开展菌物的基础研究,还坚持“把论文书写在三秦大地上”。
近年来,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团队坚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有效服务地方经济、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分别在柞水、韩城、宁陕等地建设了陕西省科学院食用菌技术研究示范基地、陕西省科学院秦巴山区经济真菌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秦南食用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等产学研平台,开展优良菌种的选育、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和推广示范。
依托各产学研平台,该团队分别进行了羊肚菌、灵芝、竹荪等珍稀菌类,平菇、双孢菇、草菇等关中和渭北地区主导品种,香菇、黑木耳、猪苓等陕南秦巴山区主导品种的优良菌种选育、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这些品种的研发推广基地分布我省南北,形成了陕西省科学院在经济真菌领域的研发推广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李峻志说。
“快来我们棚里看看,这些木耳是咋了?”“李老师,听了你的建议,我那几个棚长得好得很!”……在柞水县下梁镇的木耳小镇,几乎所有的食用菌种植户都认识李峻志和他的团队成员。在开展优良菌种选育、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的同时,该团队成员的足迹遍及全省各地,团队开展食用菌培训活动,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种植户3000人次以上。
坚持“把论文书写在三秦大地上”,让该团队成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摸清秦岭大型真菌“家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食用菌已经成为秦岭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但是,目前食用菌的菌种大都来自外地,鲜有秦岭本土的食用菌菌种。由于食用菌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外地菌种的引进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我们希望能在对‘家底’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培育出更多我们秦岭本土的优良食用菌菌种。”李峻志说,“我们对菌物的研究和利用都还比较有限。除了栽培,菌物的代谢产物、毒素、菌丝体等还有很多其他的用途。要更好地研究和利用秦岭菌物,有赖于我们对本土菌种资源充分了解。”
今年8月,由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牵头、陕西省首次与科技部联动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重点专项“黑木耳等食用菌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将集成关键技术,建立食用菌全产业链创新技术模式并应用示范。我们将继续发挥科研优势,为秦岭菌物的保护、利用作出贡献!”李峻志表示。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菌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人类的生活也与菌物活动十分密切。秦岭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宝库,要更好地认识秦岭、保护秦岭,有必要对秦岭大型真菌的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
□张梅
李峻志团队成员在野外科考。(资料照片)
胶质刺银耳。张梅 摄
羊肚菌。张梅 摄
人工栽培的榆黄蘑。张梅 摄
秦岭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提起秦岭的生物,我们常常想到动植物,却容易忽视一类在生态圈发挥重要作用的生物——菌物。对于菌物,我们并不陌生。菌物家族中的大型真菌,就是我们常说的蘑菇。
近年来,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团队持续对秦岭地区的大型真菌生物多样性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共采集大型真菌标本5000余份,发现了数十个潜在新种以及大量新分布种,并建设了集秦岭大型真菌标本保藏、研究及科普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秦岭菌物标本馆。在“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大熊猫国家公园宁太分局生物资源本底调查等项目的持续支持下,该团队正在建设秦岭野生菌物种质资源库。
为什么要对秦岭地区的大型真菌生物多样性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科研人员如何识别多姿多彩的蘑菇?近日,笔者走进秦岭菌物标本馆,采访了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团队。
摸清“家底”
今年以来,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团队连续发布了3个在秦岭发现的大型真菌新种以及部分陕西新分布种。
“这是宁陕裸盖菇,这是宁陕小口盘菌……这些都是我们在秦岭地区进行大型真菌资源调查时发现的,经过严格鉴定证实是新种。还有一些菌物物种,我们正在进行显微观测和基因测序分析,预计明年还会发布一批新种。”省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主任李峻志介绍。
李峻志说的“新种”,都是该团队2020年以来在秦岭地区开展大型真菌资源调查时发现的。
秦岭地区的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始于21世纪初。“从2000年初开始,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就参与到秦岭生物多样性的资源调查中。经过几次大规模的野外科考,我们对秦岭地区的大型真菌资源分布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李峻志介绍,在前几次科考的基础上,2010年,秦岭菌物标本馆在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建立。
秦岭菌物标本馆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唯一专门保藏、研究秦岭地区菌物资源的标本馆机构,具备菌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保藏、鉴定、展示、交流和科普等功能。“秦岭菌物标本馆聚焦秦岭、面向世界,致力于发现和研究菌物物种、积累菌物资源,从而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李峻志说。
尽管已经采集了5000余份秦岭大型真菌标本,李峻志和他的团队却认为对秦岭菌物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世界上真菌物种的数量估计有220万种至380万种,人类已知的种类大约只有5%。菌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人类的生活也与菌物活动十分密切。秦岭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宝库,要更好地认识秦岭、保护秦岭,我们有必要对秦岭大型真菌的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李峻志说,“我们目前对秦岭地区大型真菌的分布、种类、特性等情况的掌握还比较少,希望能发挥我们所在微生物研究领域的人才、资源等优势,花上十几年的时间,好好摸一摸秦岭大型真菌的‘家底’。”
2020年,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团队启动了对秦岭大型真菌“家底”的系统调查。
“与以往的资源调查不同,一方面,我们是从自然保护区开始,对菌物的分布进行网格化调查,希望尽量摸清楚菌物区域分布的规律;另一方面,我们对采集的菌物要一一进行显微、分子、遗传等科学分析,在识别新种的同时,详细记录下它们的信息,建立一个可以进行数据共享的种质资源库。”李峻志介绍。
科技“识菌”
野外科考是摸清秦岭大型真菌分布“家底”的第一步。
每年三四月到十一月,是适宜秦岭菌物生长的时期,也是该团队野外科考的重要时期。团队科研人员会密切关注科考区域的天气预报。雨后两三天,他们就分组出发了。
野外科考最大的顾虑是安全。在该团队办公室,笔者见到了一份驾驶水平等级名单,上边写着团队每个人的驾驶水平以及适宜驾驶的路况。“野外科考时,我们常常要驶入交通不便的秦岭深处,滑坡、塌方,都是经常遇到的情况。因此,我们拟出了这么一份驾驶水平等级名单,不同的路况由驾驶水平不同的人担任司机。”李峻志说。
野外科考总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2020年的一天,团队成员在当天的科考返程途中休息时,看到一处阴坡山沟有水流。“那块地方一看就特别适宜蘑菇生长。大家顿时来了精神,走过去一探究竟,果然收获颇丰!”团队成员霍文严说,“之后,我们时不时都要去那里转转,好几个新种都是在那片区域发现的!”
野外科考也会有很多遗憾。菌物生长变化特别容易受环境影响,给标本的采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有一次,我们在野外采集了一个标本。回到实验室进一步研究后,大家才发现它竟然是一种‘发光蘑菇’。‘发光蘑菇’本就特别稀少,在秦岭地区更为罕见。后来,我们又多次返回,却怎么也找不到这种蘑菇了!”团队成员张黎光说。
标本采集回来之后,对菌物的识别工作才真正开始。在分子系统学等科学实验手段还不太发达时,蘑菇采集回来后,经过形态比对和简单的分子鉴定,科研人员就可以判断其到底是不是新种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新种的发布也越来越难,要经过一系列严谨苛刻的“考察”。“宁陕裸盖菇发布时,期刊编辑几乎对每一个细节都提出了质疑。针对对方的疑惑,我们一一提交实验证据,最终得以在国际知名的分类学杂志发表。”团队成员贺雪莲介绍,“鉴定新种的过程,也是我们对这一类菌更多了解、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对菌物的识别,不光是为了发现新种,也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菌物。在标本储存库,笔者见到标有基本信息的菌物标本被封装好,整整齐齐地储放在一排排标本储存柜中。“这相当于一个秦岭菌物的档案室,我们会不断丰富、完善它,进而开展更多研究。”李峻志介绍,“在对这些菌物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正在建设秦岭野生菌物种质资源库,想尽可能地把秦岭地区的野生菌种保存下来,为后续的研究、保护、利用提供便利。”
据了解,种质资源库已经保存了近2000份秦岭野生菌物种质资源。“我们希望通过对秦岭地区的大型真菌生物多样性持续、系统进行调查、研究,不断丰富种质资源库,为秦岭的生物多样性和菌物资源的研究留下宝贵的资料。”李峻志说。
科技助农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团队不光开展菌物的基础研究,还坚持“把论文书写在三秦大地上”。
近年来,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团队坚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有效服务地方经济、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分别在柞水、韩城、宁陕等地建设了陕西省科学院食用菌技术研究示范基地、陕西省科学院秦巴山区经济真菌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秦南食用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等产学研平台,开展优良菌种的选育、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和推广示范。
依托各产学研平台,该团队分别进行了羊肚菌、灵芝、竹荪等珍稀菌类,平菇、双孢菇、草菇等关中和渭北地区主导品种,香菇、黑木耳、猪苓等陕南秦巴山区主导品种的优良菌种选育、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这些品种的研发推广基地分布我省南北,形成了陕西省科学院在经济真菌领域的研发推广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李峻志说。
“快来我们棚里看看,这些木耳是咋了?”“李老师,听了你的建议,我那几个棚长得好得很!”……在柞水县下梁镇的木耳小镇,几乎所有的食用菌种植户都认识李峻志和他的团队成员。在开展优良菌种选育、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的同时,该团队成员的足迹遍及全省各地,团队开展食用菌培训活动,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种植户3000人次以上。
坚持“把论文书写在三秦大地上”,让该团队成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摸清秦岭大型真菌“家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食用菌已经成为秦岭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但是,目前食用菌的菌种大都来自外地,鲜有秦岭本土的食用菌菌种。由于食用菌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外地菌种的引进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我们希望能在对‘家底’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培育出更多我们秦岭本土的优良食用菌菌种。”李峻志说,“我们对菌物的研究和利用都还比较有限。除了栽培,菌物的代谢产物、毒素、菌丝体等还有很多其他的用途。要更好地研究和利用秦岭菌物,有赖于我们对本土菌种资源充分了解。”
今年8月,由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牵头、陕西省首次与科技部联动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重点专项“黑木耳等食用菌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将集成关键技术,建立食用菌全产业链创新技术模式并应用示范。我们将继续发挥科研优势,为秦岭菌物的保护、利用作出贡献!”李峻志表示。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