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春秋人生巨变
冯骁
编者按: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宣传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展示新时代陕煤人的精神面貌,引导和激励集团公司广大干部职工为企业转型发展贡献力量,陕煤集团开展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征文内容主要讲述改革开放40年期间,陕煤集团及所属单位发生的重大事件、取得的重大成就、涌现的重要人物,以及社会变迁、企业发展、生活变化、难忘记忆、体会感悟等,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本单位取得的成就和职工个人生活的变化。
陕煤集团及所属各单位职工都可以参加征文活动,征文截止时间为2018年10月31日,征文体裁可以是报告文学、散文、随笔、诗歌等,字数在3000字以内。
从今天起,陕煤专刊将陆续刊登征文来稿中的优秀作品,希望广大读者积极关注并踊跃来稿。
清晨推开窗棂,一缕明媚的春光照射进来,直抵心田;放眼望去,楼后的草坪绿意葱葱,几株桃树上已有艳丽的桃花盈满枝头;那棵玉兰树上满是圣洁的玉兰花,一股股别样的馨香扑鼻而来。走进公园,映入眼帘的尽是五彩缤纷的花的海洋;特别是那宛如星辰的迎春花,以弱小的身躯展示着生命的顽强和美丽,让人顿生怜爱。
一纸素笺,一笔凝香,穿越悠悠岁月,在时光的长河中沉淀。回想四十年的过往,总有几多感慨涌上心头。春风吹绿了杨柳,阳光里饱含着思念,一季韶光妖娆了锦瑟流年。满含诗意的春天,犹抱琵琶半遮面,羞涩里流露着无限的兴致,温柔里饱含着奔放。拾几枚春天的花朵,裹进我久远的故事,轻轻地放进飞翔的春风里,飘向遥远。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春天,与如今的春天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是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就拿“衣着”来说,那时的人们还生活在贫困线上,每个人衣服的颜色、式样几乎都是中山装和蓝、灰、黑色及军装,女人们很少穿裙子,即使有着裙装的,也都是些布料做的格子或花色裙子,除非在大城市里,可以见到旗袍或其他高档面料的裙子。在那个贫瘠的年代里,做衣服要拿着布票去买布,虽然布很便宜,但老百姓普遍生活拮据,一般都在过年前才去买些布料给孩子做新衣裳。我童年和少年时期的衣裤和鞋子,几乎都是依靠母亲的双手做成的。那时的每家每户都是五六个孩子,甚至七八个孩子,大都靠父亲一人工作的收入来维持生计,可想而知其生活的艰难。加上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大部分紧俏商品都需要凭票供应,什么粮票、布票、肉票、副食票,就连买个自行车也要凭票。
在那个年代里,有一句流行语叫作:“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说的是人们的衣着。在平常人家,一件衣服要轮流让几个孩子去穿,到了最后就是补丁摞补丁了。我的青少年时期,身上的衣服常常是紧绷的,那是为了节省布料,在做衣服时严格按照量衣的尺寸进行裁剪和缝制的。在“文革”时期,学生们是清一色的军装、黄胶鞋、黄挎包和军帽;成年女人很少化妆、烫发和穿裙子,如果有人烫了发,化了妆,又穿着鲜艳的裙子,则会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情调,是要受到批评教育的。自改革开放以后,受港台的影响,喇叭裤、牛仔裤、西服、高跟鞋等新潮的事物随风而起,铺天盖地而来。在八十年代初期,我与两位朋友到北京旅游,遍访名胜古迹和繁华闹市,大开眼界。回来后不久,我就烫了发,身着西服,去某大城市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盛会,很是出了一回风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大解放,生活得以改善,服饰从禁锢走向开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到了八十年代,时髦的男青年一边跳着霹雳舞,一边穿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成为那个年代的时尚。后来,连体裤、哈伦裤、健美裤、蕾丝裙、中性套装、露脐装……犹如清风一样,一股一股地席卷着华夏大地。曾经被视为洪水猛兽的超短裙超短裤,在九十年代也逐渐为国人所接受。如今的人们,几乎每家都有好几个衣橱,大人的、小孩的四季衣服应有尽有,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清理出来一些衣服放进捐衣箱,然后再去买新的衣裳。
民以食为天。生活在北方的人们在三四十年前,家里拥有冰箱的人家是很少的,大部分人家都在自家院子里挖一口窖,用来储存过冬的白菜、土豆和萝卜。在我小的时候,我们家住的是两间平房,一间是卧室,一家五口人挤在一间房子里,另一间是厨房兼储物室,在房头的空地上挖了一个地窖,里面放的就是萝卜、土豆等过冬的蔬菜。远不如现在,反季节的蔬菜随时都可以吃到,南方的水果也同样可以买到。
在我的少年时代,常常与母亲一起去粮店买粮油,有时还要走很远的路去古城的粮店购买。那时每个人每月只有二十八斤粮和三两油,我和母亲推着自行车,带上粮油本,到粮店排队开票;然后持票领取白面、玉米面、小米、豆子,分别装进不同的袋子里;再用两个酒瓶子装上菜籽油。那时细粮少、粗粮多,经常是百分之七十的粗粮,有时还有红薯干、高粱米等。
我的中学时代是在县城的一所中学度过的。每天清晨去,晚上回来,中午在学校的灶上把自己带来的馍热一下,就着开水吃。下乡时,我们几个知青住在两孔土窑洞里,几个人自己生火做饭,粮食由镇上的粮站供应,半年后由生产队分配。山里的农村特别穷,基本上没有什么副业收入,农民完全是靠天吃饭,山里的地大多是坡地,一块一块地散落在各个山沟里和山坡上,几乎没有水浇地。因为我们的工分低,分粮时自然分得少,每人只分到几十斤小麦和一些玉米、红薯等。到了冬天,要上工地干活,每个人带上两个窝窝头,中午休息时在火堆上烤一烤,就那么啃着填进肚里。后来参加工作后,在单位的食堂里就餐,生活才慢慢得到改善。进入公司机关后,在机关食堂就餐,每天的饭菜花样都不一样,有时有红烧肉,有饺子、米饭、炒菜等等。那几年,我每隔一两周都要去一趟县城,或去新华书店转转,或去邮局发稿件,或去文化馆拜访老师,或去图书馆看书。到了中午就去街上的小饭馆花上几毛钱吃上一顿饭。
说到如今饮食的变化,那真是天壤之别。走在每一条街上,放眼望去,小饭店、大酒楼、主题餐馆几乎一家挨着一家,能容纳数百人、上千人的大酒店就有十余家,什么川菜、湘菜、鲁菜、粤菜、陕菜、西餐等等,以及当地名小吃,是应有尽有,就连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也不断有连锁店开张。不论谁家,不想做饭了,就去外面的饭店吃上一顿,或者叫上三五朋友小聚,或者干脆叫外卖送到家中享用。
提及住房,我先后住过窑洞、单身楼宿舍和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旧楼房;直到九十年代末期,才有了一套60平米的房子。十年后又换了一套新居,如今我住的是近140平米的单元房。说到交通,韩城这个地方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才通的火车,那时去西安需要七八个小时。县城里也没有公共汽车,人们进城坐的是蹦蹦车(三轮车)。如今的韩城,高速路穿境而过,沿黄公路直通陕北;铁路始发去往北京,这在全国仅此一列。大巴车每半小时一趟通向西安等地。韩合机场正在建设之中,蒙华铁路途经韩城境内。有了车有了钱的人们,几乎每年都要外出旅游,到全国各地看名胜古迹,看风景,享人生,乐在其中。韩城矿业公司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冯骁
编者按: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宣传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展示新时代陕煤人的精神面貌,引导和激励集团公司广大干部职工为企业转型发展贡献力量,陕煤集团开展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征文内容主要讲述改革开放40年期间,陕煤集团及所属单位发生的重大事件、取得的重大成就、涌现的重要人物,以及社会变迁、企业发展、生活变化、难忘记忆、体会感悟等,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本单位取得的成就和职工个人生活的变化。
陕煤集团及所属各单位职工都可以参加征文活动,征文截止时间为2018年10月31日,征文体裁可以是报告文学、散文、随笔、诗歌等,字数在3000字以内。
从今天起,陕煤专刊将陆续刊登征文来稿中的优秀作品,希望广大读者积极关注并踊跃来稿。
清晨推开窗棂,一缕明媚的春光照射进来,直抵心田;放眼望去,楼后的草坪绿意葱葱,几株桃树上已有艳丽的桃花盈满枝头;那棵玉兰树上满是圣洁的玉兰花,一股股别样的馨香扑鼻而来。走进公园,映入眼帘的尽是五彩缤纷的花的海洋;特别是那宛如星辰的迎春花,以弱小的身躯展示着生命的顽强和美丽,让人顿生怜爱。
一纸素笺,一笔凝香,穿越悠悠岁月,在时光的长河中沉淀。回想四十年的过往,总有几多感慨涌上心头。春风吹绿了杨柳,阳光里饱含着思念,一季韶光妖娆了锦瑟流年。满含诗意的春天,犹抱琵琶半遮面,羞涩里流露着无限的兴致,温柔里饱含着奔放。拾几枚春天的花朵,裹进我久远的故事,轻轻地放进飞翔的春风里,飘向遥远。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春天,与如今的春天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是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就拿“衣着”来说,那时的人们还生活在贫困线上,每个人衣服的颜色、式样几乎都是中山装和蓝、灰、黑色及军装,女人们很少穿裙子,即使有着裙装的,也都是些布料做的格子或花色裙子,除非在大城市里,可以见到旗袍或其他高档面料的裙子。在那个贫瘠的年代里,做衣服要拿着布票去买布,虽然布很便宜,但老百姓普遍生活拮据,一般都在过年前才去买些布料给孩子做新衣裳。我童年和少年时期的衣裤和鞋子,几乎都是依靠母亲的双手做成的。那时的每家每户都是五六个孩子,甚至七八个孩子,大都靠父亲一人工作的收入来维持生计,可想而知其生活的艰难。加上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大部分紧俏商品都需要凭票供应,什么粮票、布票、肉票、副食票,就连买个自行车也要凭票。
在那个年代里,有一句流行语叫作:“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说的是人们的衣着。在平常人家,一件衣服要轮流让几个孩子去穿,到了最后就是补丁摞补丁了。我的青少年时期,身上的衣服常常是紧绷的,那是为了节省布料,在做衣服时严格按照量衣的尺寸进行裁剪和缝制的。在“文革”时期,学生们是清一色的军装、黄胶鞋、黄挎包和军帽;成年女人很少化妆、烫发和穿裙子,如果有人烫了发,化了妆,又穿着鲜艳的裙子,则会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情调,是要受到批评教育的。自改革开放以后,受港台的影响,喇叭裤、牛仔裤、西服、高跟鞋等新潮的事物随风而起,铺天盖地而来。在八十年代初期,我与两位朋友到北京旅游,遍访名胜古迹和繁华闹市,大开眼界。回来后不久,我就烫了发,身着西服,去某大城市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盛会,很是出了一回风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大解放,生活得以改善,服饰从禁锢走向开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到了八十年代,时髦的男青年一边跳着霹雳舞,一边穿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成为那个年代的时尚。后来,连体裤、哈伦裤、健美裤、蕾丝裙、中性套装、露脐装……犹如清风一样,一股一股地席卷着华夏大地。曾经被视为洪水猛兽的超短裙超短裤,在九十年代也逐渐为国人所接受。如今的人们,几乎每家都有好几个衣橱,大人的、小孩的四季衣服应有尽有,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清理出来一些衣服放进捐衣箱,然后再去买新的衣裳。
民以食为天。生活在北方的人们在三四十年前,家里拥有冰箱的人家是很少的,大部分人家都在自家院子里挖一口窖,用来储存过冬的白菜、土豆和萝卜。在我小的时候,我们家住的是两间平房,一间是卧室,一家五口人挤在一间房子里,另一间是厨房兼储物室,在房头的空地上挖了一个地窖,里面放的就是萝卜、土豆等过冬的蔬菜。远不如现在,反季节的蔬菜随时都可以吃到,南方的水果也同样可以买到。
在我的少年时代,常常与母亲一起去粮店买粮油,有时还要走很远的路去古城的粮店购买。那时每个人每月只有二十八斤粮和三两油,我和母亲推着自行车,带上粮油本,到粮店排队开票;然后持票领取白面、玉米面、小米、豆子,分别装进不同的袋子里;再用两个酒瓶子装上菜籽油。那时细粮少、粗粮多,经常是百分之七十的粗粮,有时还有红薯干、高粱米等。
我的中学时代是在县城的一所中学度过的。每天清晨去,晚上回来,中午在学校的灶上把自己带来的馍热一下,就着开水吃。下乡时,我们几个知青住在两孔土窑洞里,几个人自己生火做饭,粮食由镇上的粮站供应,半年后由生产队分配。山里的农村特别穷,基本上没有什么副业收入,农民完全是靠天吃饭,山里的地大多是坡地,一块一块地散落在各个山沟里和山坡上,几乎没有水浇地。因为我们的工分低,分粮时自然分得少,每人只分到几十斤小麦和一些玉米、红薯等。到了冬天,要上工地干活,每个人带上两个窝窝头,中午休息时在火堆上烤一烤,就那么啃着填进肚里。后来参加工作后,在单位的食堂里就餐,生活才慢慢得到改善。进入公司机关后,在机关食堂就餐,每天的饭菜花样都不一样,有时有红烧肉,有饺子、米饭、炒菜等等。那几年,我每隔一两周都要去一趟县城,或去新华书店转转,或去邮局发稿件,或去文化馆拜访老师,或去图书馆看书。到了中午就去街上的小饭馆花上几毛钱吃上一顿饭。
说到如今饮食的变化,那真是天壤之别。走在每一条街上,放眼望去,小饭店、大酒楼、主题餐馆几乎一家挨着一家,能容纳数百人、上千人的大酒店就有十余家,什么川菜、湘菜、鲁菜、粤菜、陕菜、西餐等等,以及当地名小吃,是应有尽有,就连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也不断有连锁店开张。不论谁家,不想做饭了,就去外面的饭店吃上一顿,或者叫上三五朋友小聚,或者干脆叫外卖送到家中享用。
提及住房,我先后住过窑洞、单身楼宿舍和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旧楼房;直到九十年代末期,才有了一套60平米的房子。十年后又换了一套新居,如今我住的是近140平米的单元房。说到交通,韩城这个地方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才通的火车,那时去西安需要七八个小时。县城里也没有公共汽车,人们进城坐的是蹦蹦车(三轮车)。如今的韩城,高速路穿境而过,沿黄公路直通陕北;铁路始发去往北京,这在全国仅此一列。大巴车每半小时一趟通向西安等地。韩合机场正在建设之中,蒙华铁路途经韩城境内。有了车有了钱的人们,几乎每年都要外出旅游,到全国各地看名胜古迹,看风景,享人生,乐在其中。韩城矿业公司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