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191期:第04版 秦风

悠悠万善桥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在老家村东的零河上,横跨着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名曰寇家桥。从桥西端北侧立着的一块石碑上得知:一九八九年五月,该桥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寇家桥是家乡的桥。记得小时候,夏季酷热难耐,我常跟长辈去桥洞避暑。桥洞中微风习习,待一会儿浑身就凉飕飕的。每次回故乡,我几乎都要从桥上经过。

我曾多次与村中父老乡亲谈起石桥,隐约了解桥的一些情况。为了搞清这座桥的历史,我从《临潼县志》上查找,在互联网上搜索,但没有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临潼村史》上只是说:“寇家桥修建年代久远,具体是什么年代修建的,已无考。”这种说法,不免让我感到遗憾。《临潼地名故事·何寨》是这样说的:“境内的寇家桥曾为何寨通往渭南的重要通道,该桥为半圆形三孔石桥,以青色条形大理石修建,石与石之间用粳米汁浇灌而成。桥南面雕刻有龙头、字画,工艺精湛,可惜破损严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价值,但却缺少实质内容。前些年,我曾好几次下到干涸的桥下,察看桥的结构、装饰,寻觅桥身上的文字,意外地发现了其原始名称和建造的具体年代。

寇家桥原名“万善桥”,建于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它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古桥,是祖先留给后人的物质文化遗产。从现存的情况看,每孔石拱底部长约5米,底部到顶端高约4米,桥洞深约6米,迎水面顶端均镶嵌着雕刻精美的龙头,背水面的相应部位装有龙尾。从整体上看,三条龙昂头摆尾,守护着这座石拱桥。可惜不知何时,龙已遭人破坏,头断尾离,满目疮痍,只有桥洞和桥身还基本保持原貌,但由于河床淤泥堆积,桥看起来比过去矮了许多。可以想象到,初建成的万善桥,既坚固、结实又美观,既有交通价值又有艺术品位,祖先的创造才能和审美追求,在这桥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零河发源于蓝田县厚子镇西南,由南向北蜿蜒百余里,在寇家村东北角西安市与渭南市交界处流入渭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修建零河水库之前,零河应该是一条四季水流不息的河流。千百年来,河水冲击河岸,形成了河谷和河湾。低于地面的河谷和潺潺的流水,成了生活在渭河南岸的河西百姓通往河东,尤其是通往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的渭南城区的天然屏障。让天堑变通途,成了世代居住在零河两岸百姓的愿望。

清朝咸丰年间,在外遭列强入侵、内有多地农民起义频发的形势下,在建桥一切全靠人工的情况下,建桥可谓庞大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在祖辈们的艰苦奋斗中,桥终于建成了。

关于建桥的一些情况,村里一位长辈曾对我说,桥是河东新庄村一位老中医倡导修的。这位中医为给路人提供方便,积德行善,带头捐款并动员周围的富户、百姓集资建桥。我不确定这种笼统的说法有无真凭实据。我倒是听父辈讲过,过去在桥西不远处坡口的北侧,曾立过五块石碑,碑文记载的是修桥具体情况。

记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那些石碑横七竖八卧倒在地,但碑上的文字很清晰。夏季,我常看到村里的大人用斧头将其砸成小块,拿回家在煤火中烧红后放入凉水中制成碱水,晾凉后供压饸饹时和面之用。年幼的我,根本不懂石碑的价值,也不知道这种砸碑的行为就是毁坏文物的犯罪。我还记得队里打了一眼水井,队上将其中一块青石碑拉回盖到井口上。起初,碑面文字还历历可辨,时间长了,就变得模糊不清。后来,那眼井连同周围地皮卖给了一家农户,青石碑的下落,也就不得而知了。

小时候,我听村里的老人讲,过去我们村子有城墙。城墙之外,有条东西方向的路穿村而过。这条路,把渭河南岸十里八村甚至渭北连接起来。路上,载货物的大车、骑驴马的行人、挑担子的商贩、背褡裢的百姓,络绎不绝。城墙外的路边,住着两户外来人家,村里人把他们住的地方称作“店子门”。店子门是行人休息、饮食的地方。可见那时候路上行人之多,桥的作用是多么重要!

这些年,零河经常干涸,三孔桥洞,只有中间一孔有时流水。汛期渭河倒灌,东西两边的桥洞已被淤泥掩埋了多半,桥洞两端,茂盛的野草几乎遮挡了洞口。桥身虽然坚固,但前些年,时常有装满河沙的大型载重汽车从桥上经过,超负荷的重压使桥身向外倾斜。好在热心人通过热线将其情况告知区上的文物主管部门,文管部门迅速采取了措施,并及时对桥身进行加固维修,使岌岌可危的石桥基本恢复了原来面貌。

前些年,政府实施渭河综合治理工程,在万善桥以北四五百米处,修建了零河入渭口堤防交通桥。这座现代化钢筋混凝土大桥,将渭河南大堤西安段和渭南段连接起来。一些去渭南的车辆和骑三轮车、摩托车的人,纷纷从桥的护村堤坝上北行,经过零河入渭口大桥,行驶在渭河南大堤上,但好多行人还是选择经过万善桥到河东的渭南方向,东来西去的轿车、行人仍源源不断。

悠悠万善桥,便民百余年。万善桥,是一座跨越了几个世纪、至今仍在发挥着交通作用的古老的石拱桥,也是一座见证积善行为、巍然屹立在后辈心中的不朽丰碑!□张喜龙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