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197期:第04版 憩心亭

时光穿行遇草木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李兰

惠风和畅的日子里,我总是坐在阳台上看书,一看便是一下午。阳光在阳台上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我看书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从清晨到黄昏,从日升到日落。我在时光中穿行,不知不觉,茫茫黑夜遮盖了万里长空,我还在阳台上,为了将书本里的最后一点内容看完。对面楼栋的灯都亮了,我也打开灯,依然坐在摇椅上。不知为何,脑海中总会浮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那梦中画境般的诗句。

阳台对面是一个天台花坛。某个阴冷的早晨,几只蝴蝶翩翩起舞,让人知晓已是“穿花蛱蝶深深见”的时节了。成片的狗尾巴花在废旧的花坛里自在地开放、生长。它们无须人们打理,只肆意地铺展,自成一道景观。

还有石榴花开得张扬而热烈,从含苞待放到枝头绚烂。花骨朵如同一粒粒红宝石镶嵌在绿叶丛中。如果没有花朵,枝头将会黯然失色;如果没有花朵,蜂蝶将会多么寂寥……而满树的绚烂,可能只源于雪泥中的一粒种子。一粒粒种子会遭遇不同的命运,其中的一些有幸成为大树,遇见时光里的不同故事。就像古诗里,多少宫殿楼台终成了旧苑荒台,唯有新绿杨柳“无语立斜阳”。当那里的故事沉寂之后,草木尚不离不弃。

难怪古人感念“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花木仿佛在安慰我们,这是自然的常态。当人们从一个又一个地方离开,朝着繁华之地聚集,自然万物便默默接收那荒凉之地,“造物不言功”。这样想着,便对雪莱的《致云雀》中细腻入微地描写云雀有了更深的领悟,也能体味昌耀在《峨日朵雪峰之侧》中写攀登者与悬崖上的蜘蛛为伍的深意了。

只有它们目睹了一切。比如,地坛的古柏在几百年风雨中依然如故,接受了雨疏风骤,接受了晴空万里,接受了寒露霜降;武侯祠里,三国风云早已远去,杜甫看到锦官城外柏树森森、台阶上碧草自成春色;王安石泊船瓜洲,有感于春风可以年年到来,让江南两岸花红柳绿,只是不知道自己归期几何……

古人伤感草木不懂人的情感,却又将感情寄于天地万物间,有时进入物我两忘之境。李白一生交游甚广,但相看两不厌的当是眼前的敬亭山了;辛弃疾一生主张抗金,欢喜的却是“我见青山多妩媚”。草木与田园甚至给予了陶潜一种精神寄托,“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虽草盛豆苗稀,但只要愿无违,诗人便能委心任去留。

人从自然攫取智慧,懂得人生盛衰正如花开花落、潮起潮落,所以古人会希望“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那么,百花凋零究竟是春天的残忍,还是自然的法则?或许古人伤的不是季节、悲的不是落花,而是青春时光一去不复返和人事蹉跎无法逆转。斗转星移,走得最急的往往是最美的时光。然而,春花落尽才有盛夏的果实、金秋的收获和隆冬的贮藏。正是经历了春耕夏种,一年的耕耘才有了回答,才能实现“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盛况。

是人们诚挚的共鸣,让花木得以进入宽广辽远的文字间,而那些隽永的文字使得它们成为永恒。散落在四处的文字,是散落在书写者生命里的光。读到这些文字的人,是否会遇见时间深处的光?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