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汪书记敢担当
在偏僻宁静的紫阳高滩镇红庙村,一个黝黑帅气的小伙穿梭在村委会、田间地头和乡民中间,乡亲们见了都亲切地叫他小汪书记,他就是紫阳县社保中心驻高滩镇红庙村第一书记汪义德。
2017年初春,小汪从紫阳县政府政务大厅窗口调整到县社保中心包联的高滩镇红庙村任脱贫攻坚第一书记。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极差,年轻劳动力尽都外出打工,村委会班子不健全,村民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市场经商理念。当时在红庙流传这样一首顺口溜:高滩红庙庙不红,十家就有九户穷,村上事务无人管,安于现状当贫农。此时此刻,小汪要从事复杂的农村工作,他心怀忐忑、倍感压力。
面对1600多人的深度贫困村,不善言辞的小汪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他一个人担起了支书、文书、信息员、组长四个职务的重任。他一进村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一有空闲就走村串户,与群众拉家常、听取村民意见、和村民交朋友,赢得群众对工作的支持。从入户调查摸底到村上脱贫攻坚发展规划、从留守儿童上学托管到村民看病寻医问药,他都心中有数。在他的日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家的情况,哪家有急需解决的困难他就第一个赶到群众家中,千方百计为其排忧解难。在工作推动上,小汪始终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充分调动村组干部的积极性、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村组会议平台,宣传扶贫政策,及时公开扶贫项目,提高群众民主管理村上事务的获得感。
作为社保扶贫的第一书记,汪义德充分发挥人社部门就业扶贫的职能优势、结合村情实际,撸起袖子、甩开膀子,着实大干了一番。他以“志智”双扶为抓手,先后动员组织335名青壮劳动力参加紫阳修脚、特色烹饪、畜牧养殖等技能培训;引导组织480名贫困劳动力有效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快速增收;加大社会保险、健康扶贫力度,全村医疗、养老参保率实现两个100%;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村文化活动场所、村卫生室、村委会面目一新,并配备6万元的活动器材;新硬化2公里长4米宽的村级公路和连户公路以及两座便民桥的建设,解决了村民出行、过河难题;修建管道入户的饮水工程2处,惠及全村农户1633人;对全村电网进行低压改造,电网覆盖率100%;全面落实易地搬迁26户95人,危房改造建设完工9户,新村安置点安置无能力外迁人员15户32人,彻底消灭无房、危房户;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以中药材种植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建设,全面带动贫困户稳步增收持续发展。
如今的红庙村:水、电、路、网、房等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以中药材种植、养蜂等种养殖业特色产业逐渐形成;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得到极大的改善;村上户均一名青壮劳动力掌握一门实用技能、每家一名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农村社会保险全民参保三大目标如期实现。村民人均增收近千元,村风民俗也有了明显的改观。2018年汪义德被评为全县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如今的红庙村又传出一首顺口溜:第一书记本姓汪,重义有德敢担当,村上四任一肩挑,带领红庙奔小康!
通讯员 杨志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在偏僻宁静的紫阳高滩镇红庙村,一个黝黑帅气的小伙穿梭在村委会、田间地头和乡民中间,乡亲们见了都亲切地叫他小汪书记,他就是紫阳县社保中心驻高滩镇红庙村第一书记汪义德。
2017年初春,小汪从紫阳县政府政务大厅窗口调整到县社保中心包联的高滩镇红庙村任脱贫攻坚第一书记。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极差,年轻劳动力尽都外出打工,村委会班子不健全,村民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市场经商理念。当时在红庙流传这样一首顺口溜:高滩红庙庙不红,十家就有九户穷,村上事务无人管,安于现状当贫农。此时此刻,小汪要从事复杂的农村工作,他心怀忐忑、倍感压力。
面对1600多人的深度贫困村,不善言辞的小汪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他一个人担起了支书、文书、信息员、组长四个职务的重任。他一进村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一有空闲就走村串户,与群众拉家常、听取村民意见、和村民交朋友,赢得群众对工作的支持。从入户调查摸底到村上脱贫攻坚发展规划、从留守儿童上学托管到村民看病寻医问药,他都心中有数。在他的日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家的情况,哪家有急需解决的困难他就第一个赶到群众家中,千方百计为其排忧解难。在工作推动上,小汪始终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充分调动村组干部的积极性、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村组会议平台,宣传扶贫政策,及时公开扶贫项目,提高群众民主管理村上事务的获得感。
作为社保扶贫的第一书记,汪义德充分发挥人社部门就业扶贫的职能优势、结合村情实际,撸起袖子、甩开膀子,着实大干了一番。他以“志智”双扶为抓手,先后动员组织335名青壮劳动力参加紫阳修脚、特色烹饪、畜牧养殖等技能培训;引导组织480名贫困劳动力有效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快速增收;加大社会保险、健康扶贫力度,全村医疗、养老参保率实现两个100%;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村文化活动场所、村卫生室、村委会面目一新,并配备6万元的活动器材;新硬化2公里长4米宽的村级公路和连户公路以及两座便民桥的建设,解决了村民出行、过河难题;修建管道入户的饮水工程2处,惠及全村农户1633人;对全村电网进行低压改造,电网覆盖率100%;全面落实易地搬迁26户95人,危房改造建设完工9户,新村安置点安置无能力外迁人员15户32人,彻底消灭无房、危房户;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以中药材种植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建设,全面带动贫困户稳步增收持续发展。
如今的红庙村:水、电、路、网、房等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以中药材种植、养蜂等种养殖业特色产业逐渐形成;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得到极大的改善;村上户均一名青壮劳动力掌握一门实用技能、每家一名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农村社会保险全民参保三大目标如期实现。村民人均增收近千元,村风民俗也有了明显的改观。2018年汪义德被评为全县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如今的红庙村又传出一首顺口溜:第一书记本姓汪,重义有德敢担当,村上四任一肩挑,带领红庙奔小康!
通讯员 杨志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