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225期:第02版 综合

“阳”带来的精神压力,如何调节?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据央广网  近日,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自己或身边谁“阳”了。除了感染本身的风险势不可挡,恐惧生病的精神压力也随之而来。不同群体,感受到的压力也不尽相同。这些精神压力的产生与哪些社会心理学因素有关?又该如何调节?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在12月16日举办的生命健康论坛上表示,目前,疫情冲击波下,即使阳性变阴性,对于有些人来说,心理冲击也许不会过去。疫情对人类精神健康的影响,保守估计可能达到10年至20年左右,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应对这类心理影响。

北京老年医院精神心理二科主任吕继辉分析认为,与大流行期间的精神问题有关的社会心理学因素主要有11项:接触病毒感染者的频度和程度;害怕感染家人;无法得到检测和治疗;社交缺乏、居家限制、孤独;对防疫措施和防护手段不确定;经济困难和缺乏保障;工作量增加;短缺食品、防护装备等;个人自由减少;持续报道疫情而最终结局不明;精神疾病门诊患者治疗中断。

不同群体如何进行调节?吕继辉建议,医护人员每天接触大量患者,其中不乏传染性的患者,防护不到位的话,自身被感染的风险较大,而且疫情高峰时工作量比平时增多,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和精神障碍。最好由精神卫生专业人士按需提供私密的治疗,帮助处理医护人员照顾患者时的焦虑、苦恼及其他情绪来源,必要时处方药物治疗。平时自己可以通过规律的锻炼、心理治疗、瑜伽、冥想、向组织求助、加入互助团体等方式舒缓身心。

普通人群一定要保持生活规律,充足的营养和睡眠,不过多关注负面信息,转移注意力,不夸大疾病的危害,克服恐惧。同时,要坚持工作和爱好,占住时间和精力,与亲友保持联系,避免孤独,听舒缓的音乐和冥想,必要时请求医生帮助。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