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华山》电影背后的故事
1953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智取华山》家喻户晓,电影中深山采药人常生林带领七位勇士攀绝壁、跃深渊、过老虎口的矫健身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都知道常生林是一个从小在深山老林中长大的小伙子,却不知道常生林还有另外一段传奇经历。
常生林的原型是家住华山黄甫峪两岔口的王银生。1938年,华山脚下拉壮丁拉得很凶,夏收前后,保长盯上了身强力壮的王银生,准备抓他去当兵。得到这个消息后,王银生平时就多长了一个心眼,每天晚上睡觉时和衣而睡,做好一旦有风吹草动撒腿就跑的准备。可是,一连好多天过去了,却不见一点动静,王银生慢慢地放松了警惕。
在一个漆黑的晚上,已经后半夜了,王银生睡得正香,院子里的狗忽然狂吠起来,紧接着传来一阵急促杂乱的脚步声,顾不得多想,王银生从床上一跃而起,拨开屋顶的茅草,猛地蹿了出去。没逃多远,只听身后“嗵”的一声巨响,后来才知道,那是保丁用石头砸开了自家那本已破烂不堪的柴门。
因为跑得太急,王银生跑出来时几乎一丝不挂,光着脚一口气跑了几十里山路,从黄甫峪翻到仙峪,在仙峪一个亲戚家借了一身衣服躲藏起来,后来听说党家河(现在华阴市华山镇三合村)的一位结拜兄弟从部队上回来了,便在晚上悄悄出山找结拜兄弟商量对策。王银生的结拜兄弟名叫党举初,是原杨虎城的部队——国民党三十八军教导团副团长。三十八军当时正在山西一带抗击日寇,这一次,党举初是奉三十八军委派回华阴招兵的。听党举初介绍了三十八军英勇抗击日寇的事迹后,王银生深受感动,当即表示愿意跟随党举初去山西抗日,从此走上了从军之路。
到部队后,王银生被分配到三十八军教导团迫击炮连,旋即参加了三十八军与日寇的永济大战。一年后,王银生觉得当炮兵没有步兵那样面对面杀敌过瘾,于是主动要求转到一线步兵战斗部队,随部队开始了转战晋豫、与日寇血刃拼杀的六年抗战岁月。
在抗日战场上,王银生多次参加敌后侦查和游击任务。有一次,王银生他们深入敌后骚扰日军时,陷入了日军重围。晚上,为防止中国军人趁机逃脱,日寇沿包围圈生起了一堆堆篝火,将附近照得亮如白昼,死死地锁死了王银生他们,只等天亮一举歼灭。面对训练有素、像狼一样机警凶残、装备精良的日军,如果等到天亮,侦查员们肯定是死路一条,王银生觉得只能拼死赌一把了。后半夜,趁敌人注意力有所放松的空隙,王银生和战友们将几十枚手榴弹猛地同时投向敌人,趁敌人被炸懵的那一瞬间,王银生他们拼命跑了出去。多亏从小练就了一双飞毛腿,王银生最终跑出了包围圈,捡回了一条性命。
就在三十八军一心一意抗击日寇时,蒋介石却悄悄向三十八军伸出了黑手。原来,三十八军从西安事变前就开始和中国共产党接触,受中国共产党影响,三十八军接受了我党的政治主张,在抗战中,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地方武装合作抗日,两军关系越来越密切。随着三十八军和八路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国民党反动派对三十八军越来越痛恨,必欲除之而后快。1944年初,蒋介石任命反共先锋张耀明担任三十八军军长,张耀明到任后,利用各种手段打击迫害三十八军中的进步军官,并准备分化编散三十八军。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在中共地下党工委的帮助下,三十八军进步官兵决定举行起义。
1945年收麦前后,王银生等二十多人受部队委派秘密护送起义军官家眷回陕西老家。从潼关到宝鸡,他们沿路将家眷一个一个安全护送进家后,王银生抽空回了一趟家看望母亲,准备等看过母亲后立即返回部队参加起义。那时正是山里锄玉米的农忙时节,母亲见家里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壮劳力,便安排王银生帮家里锄完玉米后再走,谁知玉米还没有锄完,三十八军官兵已经在河南洛宁起义,国民党反动派到处搜剿起义人员。眼看回不去了,王银生染黑了军装,装扮成老百姓,在深山老林里蛰伏起来。
1949年6月5日,为了寻找另一条上华山的道路,解放军侦查小分队在黄甫峪口附近向群众了解情况时,群众推荐了从小在黄甫峪里长大、身手敏捷的采药人王银生。
上山前,侦查小分队队长刘吉尧(电影中称刘明吉)曾和王银生商量能否在黄甫峪东山梁上架上迫击炮向华山顶上射击,以此消灭盘踞在主峰区的韩子佩部队,被王银生否决了。王银生说,黄甫峪梁和华山主峰区之间隔着宽谷深沟,射击距离太长,加之沟中风速太急,迫击炮弹药量装填量太少的话射不到位,弹药量太多虽然可以延长射程但偏差随之增大,无法有效消灭敌人。听王银生说得非常专业,刘吉尧惊问王银生怎么知道这么多知识,王银生说自己以前在三十八军当过兵。听说王银生在三十八军当过兵,刘吉尧惊奇地瞪大了眼睛——解放华山的大荔军分区部队司令员正是杨虎城将军的长子杨拯民,王银生前后两次参加的都是“杨家军”,让刘继尧慨叹王银生和杨虎城将军家的缘分确实不浅。
正是因为有了在三十八军的战斗经历,加上善于攀缘的过硬本领,在智取华山的行动中,王银生不仅轻松地胜任了向导的重任而且成为歼敌战斗中的重要力量,为解放华山作出了更多贡献。
□秦永毅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1953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智取华山》家喻户晓,电影中深山采药人常生林带领七位勇士攀绝壁、跃深渊、过老虎口的矫健身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都知道常生林是一个从小在深山老林中长大的小伙子,却不知道常生林还有另外一段传奇经历。
常生林的原型是家住华山黄甫峪两岔口的王银生。1938年,华山脚下拉壮丁拉得很凶,夏收前后,保长盯上了身强力壮的王银生,准备抓他去当兵。得到这个消息后,王银生平时就多长了一个心眼,每天晚上睡觉时和衣而睡,做好一旦有风吹草动撒腿就跑的准备。可是,一连好多天过去了,却不见一点动静,王银生慢慢地放松了警惕。
在一个漆黑的晚上,已经后半夜了,王银生睡得正香,院子里的狗忽然狂吠起来,紧接着传来一阵急促杂乱的脚步声,顾不得多想,王银生从床上一跃而起,拨开屋顶的茅草,猛地蹿了出去。没逃多远,只听身后“嗵”的一声巨响,后来才知道,那是保丁用石头砸开了自家那本已破烂不堪的柴门。
因为跑得太急,王银生跑出来时几乎一丝不挂,光着脚一口气跑了几十里山路,从黄甫峪翻到仙峪,在仙峪一个亲戚家借了一身衣服躲藏起来,后来听说党家河(现在华阴市华山镇三合村)的一位结拜兄弟从部队上回来了,便在晚上悄悄出山找结拜兄弟商量对策。王银生的结拜兄弟名叫党举初,是原杨虎城的部队——国民党三十八军教导团副团长。三十八军当时正在山西一带抗击日寇,这一次,党举初是奉三十八军委派回华阴招兵的。听党举初介绍了三十八军英勇抗击日寇的事迹后,王银生深受感动,当即表示愿意跟随党举初去山西抗日,从此走上了从军之路。
到部队后,王银生被分配到三十八军教导团迫击炮连,旋即参加了三十八军与日寇的永济大战。一年后,王银生觉得当炮兵没有步兵那样面对面杀敌过瘾,于是主动要求转到一线步兵战斗部队,随部队开始了转战晋豫、与日寇血刃拼杀的六年抗战岁月。
在抗日战场上,王银生多次参加敌后侦查和游击任务。有一次,王银生他们深入敌后骚扰日军时,陷入了日军重围。晚上,为防止中国军人趁机逃脱,日寇沿包围圈生起了一堆堆篝火,将附近照得亮如白昼,死死地锁死了王银生他们,只等天亮一举歼灭。面对训练有素、像狼一样机警凶残、装备精良的日军,如果等到天亮,侦查员们肯定是死路一条,王银生觉得只能拼死赌一把了。后半夜,趁敌人注意力有所放松的空隙,王银生和战友们将几十枚手榴弹猛地同时投向敌人,趁敌人被炸懵的那一瞬间,王银生他们拼命跑了出去。多亏从小练就了一双飞毛腿,王银生最终跑出了包围圈,捡回了一条性命。
就在三十八军一心一意抗击日寇时,蒋介石却悄悄向三十八军伸出了黑手。原来,三十八军从西安事变前就开始和中国共产党接触,受中国共产党影响,三十八军接受了我党的政治主张,在抗战中,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地方武装合作抗日,两军关系越来越密切。随着三十八军和八路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国民党反动派对三十八军越来越痛恨,必欲除之而后快。1944年初,蒋介石任命反共先锋张耀明担任三十八军军长,张耀明到任后,利用各种手段打击迫害三十八军中的进步军官,并准备分化编散三十八军。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在中共地下党工委的帮助下,三十八军进步官兵决定举行起义。
1945年收麦前后,王银生等二十多人受部队委派秘密护送起义军官家眷回陕西老家。从潼关到宝鸡,他们沿路将家眷一个一个安全护送进家后,王银生抽空回了一趟家看望母亲,准备等看过母亲后立即返回部队参加起义。那时正是山里锄玉米的农忙时节,母亲见家里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壮劳力,便安排王银生帮家里锄完玉米后再走,谁知玉米还没有锄完,三十八军官兵已经在河南洛宁起义,国民党反动派到处搜剿起义人员。眼看回不去了,王银生染黑了军装,装扮成老百姓,在深山老林里蛰伏起来。
1949年6月5日,为了寻找另一条上华山的道路,解放军侦查小分队在黄甫峪口附近向群众了解情况时,群众推荐了从小在黄甫峪里长大、身手敏捷的采药人王银生。
上山前,侦查小分队队长刘吉尧(电影中称刘明吉)曾和王银生商量能否在黄甫峪东山梁上架上迫击炮向华山顶上射击,以此消灭盘踞在主峰区的韩子佩部队,被王银生否决了。王银生说,黄甫峪梁和华山主峰区之间隔着宽谷深沟,射击距离太长,加之沟中风速太急,迫击炮弹药量装填量太少的话射不到位,弹药量太多虽然可以延长射程但偏差随之增大,无法有效消灭敌人。听王银生说得非常专业,刘吉尧惊问王银生怎么知道这么多知识,王银生说自己以前在三十八军当过兵。听说王银生在三十八军当过兵,刘吉尧惊奇地瞪大了眼睛——解放华山的大荔军分区部队司令员正是杨虎城将军的长子杨拯民,王银生前后两次参加的都是“杨家军”,让刘继尧慨叹王银生和杨虎城将军家的缘分确实不浅。
正是因为有了在三十八军的战斗经历,加上善于攀缘的过硬本领,在智取华山的行动中,王银生不仅轻松地胜任了向导的重任而且成为歼敌战斗中的重要力量,为解放华山作出了更多贡献。
□秦永毅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