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规划》印发
2025年底前养老服务床位总量达7万张以上
本报讯(记者 赵院刚)近日,《西安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规划》印发,提出2025年底前,基本建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床位总量达到7万张以上。
《规划》提出,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制定并发布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支出责任,优先将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重残、空巢、留守、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列为重点保障对象。根据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人口老龄化形势,对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养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等适宜服务。
对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实行集中供养。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其余床位允许向社会开放,推进入住轮候试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办养老机构收费价格形成机制。推动特困供养服务机构聘用人员薪酬待遇改革,提升兜底保障机构养老护理人员薪资水平。
完善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为年满7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发放生活保健补贴,为居家养老的特困供养人员、重点优抚对象及80周岁以上老年人等购买意外伤害险,提高老年人及家庭抗风险能力。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的区(县)、街(镇)、社区(村)三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十四五”末,至少建有1处以失能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的区县示范性公办养老院,床位数达本辖区老年人口的1%。建设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功能的街道(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现覆盖率达到70%。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农村幸福院等设施,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90%。
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赡养义务、承担照料责任,落实子女带薪护理假制度。对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脱贫人口、低保对象、低收入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并给予一定补助。到“十四五”末,完成7000户家庭的居家适老化改造。
“十四五”期间,每年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应至少供应300亩。到2025年,新建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到100%。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本报讯(记者 赵院刚)近日,《西安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规划》印发,提出2025年底前,基本建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床位总量达到7万张以上。
《规划》提出,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制定并发布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支出责任,优先将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重残、空巢、留守、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列为重点保障对象。根据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人口老龄化形势,对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养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等适宜服务。
对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实行集中供养。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其余床位允许向社会开放,推进入住轮候试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办养老机构收费价格形成机制。推动特困供养服务机构聘用人员薪酬待遇改革,提升兜底保障机构养老护理人员薪资水平。
完善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为年满7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发放生活保健补贴,为居家养老的特困供养人员、重点优抚对象及80周岁以上老年人等购买意外伤害险,提高老年人及家庭抗风险能力。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的区(县)、街(镇)、社区(村)三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十四五”末,至少建有1处以失能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的区县示范性公办养老院,床位数达本辖区老年人口的1%。建设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功能的街道(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现覆盖率达到70%。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农村幸福院等设施,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90%。
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赡养义务、承担照料责任,落实子女带薪护理假制度。对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脱贫人口、低保对象、低收入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并给予一定补助。到“十四五”末,完成7000户家庭的居家适老化改造。
“十四五”期间,每年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应至少供应300亩。到2025年,新建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到100%。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