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干换实效 尽显榆林工会智慧
关键字:智慧,工会,实效
“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风对引导孩子成长、促进学习进步具有重要作用。”2022年秋季,清涧县总工会邀请家庭教育学者为40多位中小学家长上了一堂家庭教育公益课。
“老师为我们送上了一场心灵盛宴,让大家懂得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希望以后多办这样的活动。”一位刚聆听完公益课的家长说。
类似这样的课堂,只是榆林市总工会强化服务水平的一个缩影。翻开榆林市总工会2022年的发展篇章,不难发现,服务始终贯穿于工会工作的各个阶段和各个领域。秉承“用实干换实效”理念,榆林市总工会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成功打造出一批深受广大职工认可的工会品牌。
高质量建功立业
2022年,以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名义,榆林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
“政策不落地,等于没政策。”当年9月,榆林市总工会兵分多路,对全市15家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展开了专项督导,全面推进产改试点工作走深走实。
督导中,榆林市总工会严格按照分工,围绕强化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构建和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建设网络学习平台等13个产改内容,深入榆能集团、陕煤神木红柳林公司等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重点了解各试点单位改革协调小组的设立、工作规则及履职情况、推进改革实施方案的细化分工及工作制度落实情况、改革成效和创新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督导结果,榆林市总工会及时推动出台了诸多惠及产业工人的改革政策和举措。
去年,榆林市总工会命名了21个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分别给予5000元资金支持;春节期间又筹集资金108万元为全市1158名市级以上劳模邮寄大礼包,发放劳模荣誉津贴,为各级劳模开展免费体检。
与此同时,榆林市总工会积极争取举办了省级一类大赛——陕西省首届“三秦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和省级二类大赛——陕西省“榆能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让本地职工站在更高的平台去锤炼,实实在在提高了职工技能素质。
高标准需求导向
2021年,榆林市总工会积极实施小微企业经费返还政策,将全市2197家小微企业缴纳的244.15万元工会经费全额返还,并组织指导企业工会开展疫情防控不减产劳动竞赛。
“既保障了企业因疫情防控而落下的生产任务,又使得广大职工的实际收入在疫情期间不降反升,此举深得人心。”榆林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马治东说。
“助企稳岗”是核心,“关爱职工”是关键。近年来,榆林市总工会加快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城市困难职工常态化帮扶机制,共筹集资金近400万元,惠及职工近6000多人。
职工刘绥梅住院花费14万元,医保报销12万元,互助保障赔付9029元,榆林市总工会在职职工医疗救助活动救助7874元,市级关爱救助活动救助5000元,让她真正实现了“看病零花费”。
记者了解到,榆林市总工会在现有医保、互助保险两项保障机制下,实施了一项面向全市在职职工的医疗救助活动。职工生病住院经医保报销后,自付部分再按80%~55%的比例进行救助,最终实现生病住院少花费甚至零花费。
高标准需求导向,是榆林市总工会实干产生实效的一项“硬功夫”。
过去一年,榆林市总工会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婚恋交友服务活动,打造出了“会聚良缘”工会婚恋服务品牌,帮助青年职工解决烦心事;举办的“工会春送岗位”线上直播带岗网络招聘会和秋季大型线下招聘会,极大促进了就业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榆林市总工会充分发挥职工法律服务中心以及全市68名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员、检查员的职能作用,督促57家企业签订了集体协商合同,持续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从源头上履行好职工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职能。
高效率深化改革
2022年7月20日,马治东为府谷县校外艺术培训行业工会联合会等6个行业工会联合会授牌,并为新入会会员代表送上了会员证和慰问礼包。
“职工事,无小事!”这样的举动,赢得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认可和信赖,也充分调动起了他们的干事热情。
疫情防控期间,新业态从业人员迅速“补位”,成为保障市民日常工作生活、促进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的重要力量。
良性循环形成后,榆林市总工会又深入基层开展蹲点调研活动,组织各级工会坚持“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有效扩大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组织覆盖面。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的开展实施,维护了外卖送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推动了外卖送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快递“小哥”尹卫兵说。
榆林市总工会还联合榆林市委组织部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工作的意见》,努力推动非公有制企业规范化建设。截至目前,榆林市已建成市、县行业工会联合会新就业形态行业工会47家,覆盖企业376家,吸纳会员33633人。
当前,榆林工运史馆建成并开放,全市范围内设立的99家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和50个“母婴关爱室”已投入使用,在职职工大病返贫可给予医疗救助,职工下岗失业能得到帮扶就业培训……榆林市总工会用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实实在在让广大职工群众共享到了改革发展成果。
“今年,榆林市总工会将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自觉服务全市工作大局,努力用实效打动职工、温暖职工、影响职工,为奋力谱写榆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工会力量。”马治东说。□本报记者 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风对引导孩子成长、促进学习进步具有重要作用。”2022年秋季,清涧县总工会邀请家庭教育学者为40多位中小学家长上了一堂家庭教育公益课。
“老师为我们送上了一场心灵盛宴,让大家懂得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希望以后多办这样的活动。”一位刚聆听完公益课的家长说。
类似这样的课堂,只是榆林市总工会强化服务水平的一个缩影。翻开榆林市总工会2022年的发展篇章,不难发现,服务始终贯穿于工会工作的各个阶段和各个领域。秉承“用实干换实效”理念,榆林市总工会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成功打造出一批深受广大职工认可的工会品牌。
高质量建功立业
2022年,以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名义,榆林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
“政策不落地,等于没政策。”当年9月,榆林市总工会兵分多路,对全市15家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展开了专项督导,全面推进产改试点工作走深走实。
督导中,榆林市总工会严格按照分工,围绕强化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构建和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建设网络学习平台等13个产改内容,深入榆能集团、陕煤神木红柳林公司等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重点了解各试点单位改革协调小组的设立、工作规则及履职情况、推进改革实施方案的细化分工及工作制度落实情况、改革成效和创新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督导结果,榆林市总工会及时推动出台了诸多惠及产业工人的改革政策和举措。
去年,榆林市总工会命名了21个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分别给予5000元资金支持;春节期间又筹集资金108万元为全市1158名市级以上劳模邮寄大礼包,发放劳模荣誉津贴,为各级劳模开展免费体检。
与此同时,榆林市总工会积极争取举办了省级一类大赛——陕西省首届“三秦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和省级二类大赛——陕西省“榆能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让本地职工站在更高的平台去锤炼,实实在在提高了职工技能素质。
高标准需求导向
2021年,榆林市总工会积极实施小微企业经费返还政策,将全市2197家小微企业缴纳的244.15万元工会经费全额返还,并组织指导企业工会开展疫情防控不减产劳动竞赛。
“既保障了企业因疫情防控而落下的生产任务,又使得广大职工的实际收入在疫情期间不降反升,此举深得人心。”榆林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马治东说。
“助企稳岗”是核心,“关爱职工”是关键。近年来,榆林市总工会加快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城市困难职工常态化帮扶机制,共筹集资金近400万元,惠及职工近6000多人。
职工刘绥梅住院花费14万元,医保报销12万元,互助保障赔付9029元,榆林市总工会在职职工医疗救助活动救助7874元,市级关爱救助活动救助5000元,让她真正实现了“看病零花费”。
记者了解到,榆林市总工会在现有医保、互助保险两项保障机制下,实施了一项面向全市在职职工的医疗救助活动。职工生病住院经医保报销后,自付部分再按80%~55%的比例进行救助,最终实现生病住院少花费甚至零花费。
高标准需求导向,是榆林市总工会实干产生实效的一项“硬功夫”。
过去一年,榆林市总工会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婚恋交友服务活动,打造出了“会聚良缘”工会婚恋服务品牌,帮助青年职工解决烦心事;举办的“工会春送岗位”线上直播带岗网络招聘会和秋季大型线下招聘会,极大促进了就业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榆林市总工会充分发挥职工法律服务中心以及全市68名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员、检查员的职能作用,督促57家企业签订了集体协商合同,持续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从源头上履行好职工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职能。
高效率深化改革
2022年7月20日,马治东为府谷县校外艺术培训行业工会联合会等6个行业工会联合会授牌,并为新入会会员代表送上了会员证和慰问礼包。
“职工事,无小事!”这样的举动,赢得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认可和信赖,也充分调动起了他们的干事热情。
疫情防控期间,新业态从业人员迅速“补位”,成为保障市民日常工作生活、促进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的重要力量。
良性循环形成后,榆林市总工会又深入基层开展蹲点调研活动,组织各级工会坚持“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有效扩大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组织覆盖面。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的开展实施,维护了外卖送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推动了外卖送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快递“小哥”尹卫兵说。
榆林市总工会还联合榆林市委组织部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工作的意见》,努力推动非公有制企业规范化建设。截至目前,榆林市已建成市、县行业工会联合会新就业形态行业工会47家,覆盖企业376家,吸纳会员33633人。
当前,榆林工运史馆建成并开放,全市范围内设立的99家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和50个“母婴关爱室”已投入使用,在职职工大病返贫可给予医疗救助,职工下岗失业能得到帮扶就业培训……榆林市总工会用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实实在在让广大职工群众共享到了改革发展成果。
“今年,榆林市总工会将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自觉服务全市工作大局,努力用实效打动职工、温暖职工、影响职工,为奋力谱写榆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工会力量。”马治东说。□本报记者 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