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发布多项重要考古成果
秦兵马俑一号坑厘清军阵排列规律 清平堡遗址实证中华民族融合发展
关键字:发展,融合,中华民族,实证
本报讯(记者 郝佳伟)2月21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日前,陕西发布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号坑、清平堡遗址等多项重要考古成果。
秦兵马俑陪葬坑是秦始皇帝陵园外围的一组大型陪葬坑,其中一号坑面积最大,达14260平方米,是陵园中修建较早的一组陪葬坑。2009年至2022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一号坑进行第三次发掘,发掘面积约430平方米。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鼓2处、鼓槌1处、漆盾1处、笼箙3处;兵器柲多处、弓弩箭箙多处;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共计千余件(组)。
据了解,此次发掘的俑坑内的长兵器主要为铍与戟,短兵器可分辨出两种青铜剑有等级上的区别,远射兵器解决了檠木的使用问题,防护设备清理出俑坑中第一面盾牌,指挥设备清理出鼓与鼓槌。在俑的等级与军阵方面,明确了特殊俑的职能,初步厘清了军阵的排列规律。
发掘显示,陶俑制法取得新突破,明晰了陶俑的制作程序。“物勒工名”有其具体实施的范围和程度,不同的产品有着不同的质量要求。彩绘保护与文物修复也有了新突破,截至目前已修复陶俑140余件。
清平堡遗址位于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东门沟村,为明代延绥镇长城三十六营堡之一,同时也是明蒙之间互市的场所之一。
考古工作者在清平堡遗址发掘出中心楼、南门及瓮城、显应宫、民居与商铺、堡外寺院等遗迹,出土大量建筑构件、生活用瓷碎片、彩绘泥塑神像。
其中,显应宫东西两庑出土的泥塑神像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明代风格的形象和蒙古风格的形象,反映蒙汉两族人民交流融合、平等共处的情景。
“清平堡在修建之初的自我定位具有军事和商贸二重属性,在使用过程中,营堡内及周边发生更多的是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专家认为,以清平堡为代表的长城遗址是长城两侧的民族与文化发生碰撞、交流、融合的场所,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和中华文明的交流传承。⑪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本报讯(记者 郝佳伟)2月21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日前,陕西发布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号坑、清平堡遗址等多项重要考古成果。
秦兵马俑陪葬坑是秦始皇帝陵园外围的一组大型陪葬坑,其中一号坑面积最大,达14260平方米,是陵园中修建较早的一组陪葬坑。2009年至2022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一号坑进行第三次发掘,发掘面积约430平方米。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鼓2处、鼓槌1处、漆盾1处、笼箙3处;兵器柲多处、弓弩箭箙多处;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共计千余件(组)。
据了解,此次发掘的俑坑内的长兵器主要为铍与戟,短兵器可分辨出两种青铜剑有等级上的区别,远射兵器解决了檠木的使用问题,防护设备清理出俑坑中第一面盾牌,指挥设备清理出鼓与鼓槌。在俑的等级与军阵方面,明确了特殊俑的职能,初步厘清了军阵的排列规律。
发掘显示,陶俑制法取得新突破,明晰了陶俑的制作程序。“物勒工名”有其具体实施的范围和程度,不同的产品有着不同的质量要求。彩绘保护与文物修复也有了新突破,截至目前已修复陶俑140余件。
清平堡遗址位于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东门沟村,为明代延绥镇长城三十六营堡之一,同时也是明蒙之间互市的场所之一。
考古工作者在清平堡遗址发掘出中心楼、南门及瓮城、显应宫、民居与商铺、堡外寺院等遗迹,出土大量建筑构件、生活用瓷碎片、彩绘泥塑神像。
其中,显应宫东西两庑出土的泥塑神像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明代风格的形象和蒙古风格的形象,反映蒙汉两族人民交流融合、平等共处的情景。
“清平堡在修建之初的自我定位具有军事和商贸二重属性,在使用过程中,营堡内及周边发生更多的是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专家认为,以清平堡为代表的长城遗址是长城两侧的民族与文化发生碰撞、交流、融合的场所,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和中华文明的交流传承。⑪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