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325期:第04版 读书

爹和我都喜爱《故乡的风华》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正准备读吴树民新出的散文集《故乡的风华》时,爹从乡下进城到我这有暖气的地方猫冬来,看见老吴的书,不由分说从我的手里抢走,洗手、焚香,然后坐到我的书桌前,认真地读了起来。这和多年前在我这儿看到五卷本《吴树民文集》一样,爱不释手,读到高兴处,还喜欢抓个晚辈,给人家念上一两节。这次也一样!爹感叹地说:“老吴的书,一是接地气,很真实;二是吸引人,很耐读;三是文笔好,很干净。”

接地气,很真实,是老吴散文集的第一大亮点。《你我他家的餐桌》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结构严谨,善于概括,从小时候的餐桌写起,横跨六七十年,用餐桌上的变化折射时代的变迁。文中有一个小细节,让我八十多岁的老爹唏嘘沉默了好长时间,逢人就感慨老吴把那个低标准年代的苦日子写活了。毫无疑问,老吴用他的笔,勾起了经历过那段痛苦岁月的父亲藏在心底里的往事。

老吴描写沂蒙山“红嫂”当年冒着生命危险救治伤员的《红嫂的期盼》里,不光介绍了“红嫂”的光辉事迹,也写了在新中国成立后,“红嫂”们几十年没有等到她们救治过的伤病员重返沂蒙山的期盼,作者最后议论道“……这让那一个个‘红嫂’能不心寒吗?假如再出现当年的血火拼杀,‘红嫂’还会义无反顾、英姿飒爽地出现在我们队伍面前吗?”爹看完这篇后,好几天不愿意说话,只要一开口,只是说老吴是个有良心的好作家。

爹看了《父亲带我吃汤圆》,就反复向人介绍“小老板”是怎么做汤圆的,父子俩是怎么吃汤圆的,一边介绍一边指着书上描写的文字让人看,边看边戴上老花镜,拿起放大镜自顾自地念给人听。《柳笛声声》中,有个不服输的小姑娘,“挽起裤管,给小手心吐了一口唾沫,两手一擦,两条小腿略略分开,扎好势,抬头挺胸,把两只又粗又长的柳笛噙在嘴边,猛吸一口气,使出全身力气吹了起来。”把一个活泼、调皮、任性、不服输也不愿输的小姑娘写活了。《甜甜的西瓜》里,卖瓜人老石和同伴与一对连买再偷拿的男女,在对待丢失钱包问题上的前后描写形成强烈的反差,凸显了老石拾金不昧的可贵。

吸引人,很耐读,是老吴散文集的第二大亮点。作者写小时候第一次制作疙瘩面《名驰神州的三原疙瘩面》,回忆起他第一次做饭的尴尬和甜蜜情景。《将军墓前的酒瓶》让人看到了许世友将军的洒脱和耿直。《战火中的青春——著名作家杜鹏程的婚恋往事》中,杜鹏程和夫人在战火中从相识到相知相恋的细节描写,都给我们父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卧铺奥秘》的故事虽然短小,却把一个善变的乘务长,如简笔画般送到了读者面前,令人唏嘘感慨,亦令人深沉思索。

《暑假拉瓜》里,老吴小时候和他堂弟两个人在下坡路上肩扛车辕,后拉捎绳,以阻止架子车不要跑得过快而发生危险,不小心打烂西瓜,因担心被队长责骂,悄悄躲进玉米地里偷吃西瓜,又害怕被人发现,边吃边回头望的情景,让我老爹忆起了自己年轻时的陈年往事,一边阅读,一边非要找个听众回味一番,根本不管人家是否有时间。

有天傍晚,儿子苦兮兮地向我告状,让我劝劝他爷爷,儿子说早晨上班时被爷爷挡在客厅里,眉飞色舞地给他读《故乡的风华》,导致他上班迟到,一个月的奖金泡汤了……

老吴的文章能吸引人的原因,用爹的话说,就好像是夏日里一个有月光的夜晚,吃过饭的乡邻们蹲在家门前的大槐树下,一边乘凉,一边拉家常,让人觉得亲切自然,更觉得像喝了冰镇汽水般一样舒心美气。爹说老吴写的都是人们愿意听的故事,好像就发生在你的身边,想一遍遍听下去,听一遍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文笔好,很干净,是老吴散文集的第三大亮点。他是一位好作家,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故事,再原汁原味地表达出来。他总是能驾轻就熟地运用语言甚至方言,于细节入手,从小处见大,把重点放在主人公或事件本身,集中笔墨,或描写状物,或赞美讽刺,或呼吁鞭挞,入木三分,力透纸背。他的文章能以小博大,正如著名散文家孙犁先生说的,大作家没有大架子,文章中没有花花绿绿和云遮雾罩的东西。散文集《故乡的风华》所展现出来的,就是一幅清新美丽的画卷。

吴树民接地气的写作,干净的表达,耐看的受众反应,都注定了他的作品长盛不衰。愿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再创作出更受人尊重的好作品!□郭枫仪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