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386期:第04版 读书

与张桂梅相遇

——《向山而行》创作札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2021年开年的时候,中国和平出版社邀请我创作一部以张桂梅老师为原型的儿童长篇小说。

张桂梅,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作为一个教师,不可能不知道她,作为一个写作者,也不可能不关注她、不可能不想书写她。我想,中国和平出版社选择我来书写这个故事,多半是因为我与张老师是同行吧。从教多年,校园于我,是多么熟悉、多么亲切啊。可是,像女子高中这样的校园,却又有着特别的独特性。所以,这次的书写又显得那么不寻常、那么富有挑战性。

我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这是一个富有激情又十分快乐的过程。

我阅读了大量有关张桂梅老师的书籍和报道。

在接受这个写作任务之前,我就已经了解了不少张桂梅老师的事迹。但这一次的阅读,我更希望从书中、资料中,读到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其高尚德行与品质形成的过程。我读到她童年时的顽皮,那是我作为一个一线老师最熟悉的、发生在儿童身上的趣事;我读到她在林场的生活经历,方懂得正是这段经历让她更加珍惜生命,也更想让生命焕发持久的华彩。我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她为什么执著于创办一所女子高中,执著于引领那些女孩子们走出大山,走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因为她见证过失学的女孩子们被禁锢的人生,她懂得,所以她怜惜,最重要的是,她行动。

那些阅读的日子,我每天都被张老师的事迹激荡着。那些素材汇入脑海中,成为一股激流,想要找到一个出口,奔腾而出。但是如何选取素材并将其编织成一部受众为少年儿童的长篇小说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一段时间。

有一刻,我仿佛看到,童年的张桂梅与后来成为全国闻名校长、“七一勋章”获得者的张桂梅,隔着时空相互对望。灵感忽至,我决定选取张老师童年、少年、青年的生活片段,与她创办女高第一年过程的视角交替穿插,双线并行叙事。童年故事更能引发小读者们的共鸣,办校过程的记述也会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女子高中创立的不易与存在的巨大意义。

这毕竟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而非纪实作品。文学作品需要想象,需要许多细节填补资料的缝隙,需要将人物打散、提炼、重组。这个过程我是熟悉的,于是,那些资料变成了一章章故事情节,张老师曾经的学生们化作我笔下的海蓝莉、海云云、山雀儿、云宝琼……还有那些与张桂梅老师共事的老师们,也一一在故事里出现。

开始创作后,我以一天一个章节的速度,很快完成了长篇儿童小说《山行者》的初稿创作。

《山行者》,是这本小说的原名。张老师骑马家访的事迹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一闭上眼,便可以看见空阔的天地山峦、窄窄山道上的瘦马与老师。

2021年4月份,我将这部小说的初稿稍做修改,交了稿。但是我心中的遗憾却越来越大。我觉得,仅凭资料写出的故事,是欠缺温度的,而张桂梅老师这半生所从事的却正是最有温度的事业。所以,作品的这个缺点,简直是致命的。我觉得,实在有愧于张老师。

所幸,中国和平出版社负责人和两位负责作品编辑的老师,与我有同感。社里决定,为我争取一个亲身采访张桂梅老师的机会。

2021年7月,我出发了。

抵达昆明后,来不及细看这个四季如春的美丽城市,我和编辑老师们立刻坐上了开往华坪的小巴车。

路途中,我一直有点恍惚。真的要马上见到那位“传说”中的张老师,能看到她在校园里“巡视”了吗?能看到她手执那只绿白相间的小喇叭,在走廊里催促孩子们“快快快”的场面了吗?能看到张老师的办公室了吗?能看到孩子们跳操了吗?在面对张老师的时候,我会多么激动?我的采访提纲合适吗?我整个人又兴奋又惶恐。

一直到那一天的到来。

7月7日,在华坪县委宣传部的安排之下,我们终于来到了女子高中。

华坪女子高中的大门并不十分宽阔,但很高,朴素端庄。校园一片静谧,姑娘们还没下早课。

忽地铃声响起,随着急促的脚步声,姑娘们整齐地从教学楼里涌出,迅速地在操场上排好了队列。课间操时间到了,我们真是赶了个巧!连华坪作协主席都说:你们来巧了,好多来采访的人,都没赶上呢。

我无数次地听过《红梅赞》这支歌,少年时还与同学们一起在联欢会上唱过这支歌。如今,那熟悉的旋律里被灌注了满满的热情,它变得朝气蓬勃、生机盎然。我们静静地站在角落,观看孩子们青春洋溢的舞步。同时我也注意到,一道瘦小的身影出现了,灰蓝布的上衣、同色的裤子。那身影在孩子们的队伍后面缓缓地踱着步,我的心不由得紧张起来:那正是张桂梅校长!

当我真正站在张桂梅老师面前,注视着这个个头小小、异常瘦削却精神奕奕的老师时,我的心一下子平静了下来。她那棕色的、亮晶晶的眼睛,有着让人内心安定的神奇力量。

张老师开口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看你很面善。

其实我是第一次面对您啊张老师,我暗想,兴许,这是属于我们同行同业者之间一点小小的心意相通吧。

张老师的办公室如料想中的简朴洁净,大窗、书桌,木椅,墙上挂着书法作品。硬木的长靠背椅,是用于招待客人的。

让我意外的是,张老师非常健谈。她向我们讲述她办校的过程,这些年来孩子们的学业情况,穿插着她在孤儿院、民族中学时的工作经历,还有她青年时代的往事。她的叙述简捷、流畅、生动、极具画面感,条理清晰,时间线也表达准确,没有一丝零乱,几乎不用整理便可成可用素材,可见,这些往事全都印刻在她的脑海里。

张老师所讲述的,有的我是资料中读到过的,但更多的是资料里没有的。这又是一个意外之喜!她讲到,跋山涉水去一位退学的学生家中,劝家长让孩子来上学,可那位家长却执拗地不肯开门。僵持之中,她突然看到身旁站着一个看热闹的小学生戴着红领巾,于是灵机一动,让这孩子召集了村中数位小学生站成一排,在这家的屋外放声唱少先队队歌,一遍又一遍。清脆的童音在山梁间环绕,最终,歌声推开了退学家长的家门。

听着张老师的讲述,我眼前立刻出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青山、草屋、门前的石磨、老师倔强的身影,还有孩子们的歌声。多好啊,这是生活,更是凭阅读资料无法达成的文学意境。后来,我将这一幕加入了小说之中。

在张桂梅老师的述说中,她很少提到“苦”字。她只是平静地讲述办学从起步到困顿无望,再到出现转机,最终教学大楼拔地而起的过程。她更多说到的是办学的趣事。这让我确认,在修改文稿时第一应该考虑的是去除小说里隐隐弥漫的哀伤与愁苦基调。对于张桂梅校长而言,困苦,是生活的一部分,面对它、解决它、再往前行,是她的人生态度。

我忽而就理解了张老师对学生们所说的话:往前走,不要回头!它的意义在于,教会孩子不要总纠缠于过往的困苦与不幸,努力向前,永远只能在前方找到希望。而这本书里,艰苦是必须要描摹的,但字里行间也应该是蕴含着希望与光明的!

张老师的讲述还在继续,她说了那里的孩子们身上发生的事,她们的求学过程、家庭状况、后续发展。似乎在她的脑海里存在一个搜索引擎,输入一个名字,这个孩子多年的求学、生活历程就能清清楚楚地显示出来。这是多么惊人的本事!一位师者,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真正将孩子们挂在心上时,才能做到。

女高的孩子们是比较特殊的学生,对这样一群特殊的青少年群体,我非常想知道张桂梅老师是如何在学业上、做人上引导她们逐渐前行的。张老师也讲述了这个过程。

在张老师的讲述中,我不断地感叹她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法。因为是同行,我能更切实地体会她所说的教学方法的巧妙与科学。她所说的引导孩子们阅读的方法,正是近几年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倡导、不断推进完善的,而她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做到了。她又说到,针对女高孩子们刚入学基础薄弱的情况,她也曾与老师们一轮一轮实验、探索、摸索教学方法,经历了失败,最终确定了如今的教学方法。所谓最好的,应该是最适合的。华坪女高一直以要求严格著称,但严格并不意味着死板。女高的班级不分快慢班,张老师相信群体的力量在学生学业、人格发展上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她还支持、帮助部分学生发展特长,让她们有一技傍身。这样的教育观是严谨的,又是宽和的。

张老师一直滔滔不绝地说啊说啊。她身患多种疾病,可她的声音并不显疲惫,也不气短。相反,她的声音清亮,口齿清楚,字正腔圆,条理清晰,描述趣致。那种天生的老师的气质和素养,是刻进骨子里的。

更让我敬佩的,是张老师充满温情的人生观。张老师面对的都是十五六岁至十七八岁的少女,这个年龄段的姑娘,不仅需要知识的引导,更需要人生观念的引导。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能保证她们离开校园走向社会之后不至于偏离航向。

张老师教会女孩子们自尊、自立、勤勉、上进,却又尊重小姑娘们特有的对生活的好奇与热情。她对孩子们想喝奶茶的描述真是妙趣横生,也自掏腰包满足了三个年级的女孩子们想喝奶茶的愿望。她严厉但并不古板,教会她们保持经济与思想的独立,不冲动盲目地做出人生选择。她也教她们,走出去就要走到底,在广阔天地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同时,她又让她们——尽情地去享受生活、享受情感、享受最自由的生命体验。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师,有着最通透明亮、最年轻、从未老去的心。

张老师所说的事例后来都被我一一添加进了小说中。这些都是瑰宝,对被教育者、教育者,对所有的读者而言,都是极宝贵的东西。我只愿我的一只拙笔,能够表达万一。

张老师与我们聊得很尽兴,最后,她利落地结束了话题。她张开双臂,挥动着说:“好了,就这样吧,去吧,做你们想做的事去吧。”

我们与张老师一同走出办公室,我看到她拿起了那只传说中绿白相间的小喇叭,一路催促着孩子们:快点,快点,快点。

我也终于近距离地看到张桂梅老师的学生们了,一个个身着鲜红色校服的小姑娘,齐耳短发,十分质朴,她们的眼睛都是亮晶晶的,充满活力。那是希望的光亮,在匆促的奔跑中,她们还不忘与我们打招呼:老师好。她们像轻风一样跑向前,比一切报道、资料中更鲜活,更有温度,也更让人感动。

做你们想做的事去吧!——这是整个采访,最让我动容的一句话。

这句话,我很久很久都不能忘怀。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该做什么并付诸行动,那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都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力量。决策力、行动力,人生的两大法宝,就在张桂梅老师可爱地张臂挥手时,展现给我们了。

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这次采访,我们带去了画家为这部小说画的数张草图,还有美编老师们选的一些风格迥异的画作,想让张老师就书中的插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张老师把这些图都仔细地看了好久,最终选出了她喜欢的风格。她喜欢将人物的面部神情画得细腻,喜欢清爽明净的色调,喜欢舒展开阔的构图。虽然现实生活中她永远素服布衣,但她对美有着敏锐的感触与准确的表达,素净是她独特的美丽。

我们离开女高时,孩子们吃过午饭回教室自习,校园里又是一片静谧。阳光很盛、很丰沛,整个教学楼和操场都沐浴在七月的阳光里,有一种无声的热烈感。

后来,我便依照采访内容,对作品进行了一次又一次修改。我把张老师亲口讲述的事例写进小说里,我写山谷里的歌声,写中秋节师生们月下吃鱼,写姑娘们喝到奶茶时的欢快,写她们奔跑的脚步……样稿寄到我手中时,我终于摸到了上面的温度。

最终,小说定名为《向山而行》。

作品已经付梓,我唯一遗憾的是,采访素材只用上了一小部分。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会重温那些采访的照片和音频,越看,越听,越发觉得可惜,张老师说的这么精彩的教育故事没能用到书中去,这么可爱的表述也没用上……可是我想,这都不要紧。

因为,我们还有无数的方式和无限的时间,来与一个伟大的灵魂相遇。□杨筱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