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力创新工作室”在攻坚克难中——
搭建普通职工成才成长舞台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西安市幸福南路的中国兵器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零件加工五分厂精密零件加工生产线,只见各种先进数控设备几乎满负荷运转。
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朱力创新工作室”就是在这条生产线上产生的。五分厂党支部书记王华峰自豪地介绍,工作室设立5年来,已梳理出118项影响公司科研生产的瓶颈问题并进行工艺攻关,攻克了薄壁、深孔、异形、超精等80余项难题,创效1000万元。
近年来,该工作室将“攻难关、创效益,促改革、重交流,传技艺、育人才”作为工作定位,形成“工艺+技能”协同创新的工作特色,多次圆满完成国家重点高新工程、阅兵等项目科研攻关任务。
在某数控加工设备旁,朱力拿起一件刚加工出来的薄板零件介绍说,该产品属于国家某重点高新工程项目之一,由于是薄板类零件,加工变形大,良品率以前只有30%,一直制约着国家某重点产品的质量和产出。对此,他们团队大胆采用设计了吸盘夹具,并重新编制工艺加工方法,优化切削参数,有效解决了变形问题,良品率提高到90%以上,当年创效60万元。总结提炼的“朱力高精度薄板复合斜面高效加工操作法”获陕西省先进操作法。目前,他们已总结提炼了14项先进操作法,其中10项获陕西省先进操作法。编制了4本《数控切削参数手册》、6本《千台数控机床增效加工仿真实验数据手册》,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有了质的提升。
49岁的朱力从操作第一台数控机床开始,就把“忠诚专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融入到工作中,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兵器大工匠、中国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等荣誉,同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朱力说,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需要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也需要团队精神。
经过5年实践,“朱力创新工作室”已形成“一主两翼”的人才培养格局。“一主”就是以“导师带徒”为主线,进行人才梯队建设的顶层设计;“两翼”就是以攻关项目提高职工的技能水平,以“精品铸国防”的理念践行工匠精神。目前工作室拥有全国技术能手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名、兵器大工匠1名、中国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2名、省首席技师1名、省技术状元6名,形成了老、中、青、后备四级梯形人才结构,为普通职工搭建了成才成长的舞台。
近年来,该公司充分发挥“朱力创新工作室”等创新工作室在职工成才成长方面的独特作用,在年轻技术工人培养中,通过多种机床的操作培训、多种数控软件的应用培训,以及现场技术交流、技术攻关等,实现了“半年胜任,一年熟练,两年优异”的目标。
为让普通职工都有出彩机会,该公司平均每年内部培训技能人员15000人次,外派培训120人。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和陕西省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工作,使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数的57%,带动了职工队伍技能素质的整体提升。
本报记者 阎瑞先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西安市幸福南路的中国兵器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零件加工五分厂精密零件加工生产线,只见各种先进数控设备几乎满负荷运转。
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朱力创新工作室”就是在这条生产线上产生的。五分厂党支部书记王华峰自豪地介绍,工作室设立5年来,已梳理出118项影响公司科研生产的瓶颈问题并进行工艺攻关,攻克了薄壁、深孔、异形、超精等80余项难题,创效1000万元。
近年来,该工作室将“攻难关、创效益,促改革、重交流,传技艺、育人才”作为工作定位,形成“工艺+技能”协同创新的工作特色,多次圆满完成国家重点高新工程、阅兵等项目科研攻关任务。
在某数控加工设备旁,朱力拿起一件刚加工出来的薄板零件介绍说,该产品属于国家某重点高新工程项目之一,由于是薄板类零件,加工变形大,良品率以前只有30%,一直制约着国家某重点产品的质量和产出。对此,他们团队大胆采用设计了吸盘夹具,并重新编制工艺加工方法,优化切削参数,有效解决了变形问题,良品率提高到90%以上,当年创效60万元。总结提炼的“朱力高精度薄板复合斜面高效加工操作法”获陕西省先进操作法。目前,他们已总结提炼了14项先进操作法,其中10项获陕西省先进操作法。编制了4本《数控切削参数手册》、6本《千台数控机床增效加工仿真实验数据手册》,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有了质的提升。
49岁的朱力从操作第一台数控机床开始,就把“忠诚专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融入到工作中,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兵器大工匠、中国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等荣誉,同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朱力说,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需要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也需要团队精神。
经过5年实践,“朱力创新工作室”已形成“一主两翼”的人才培养格局。“一主”就是以“导师带徒”为主线,进行人才梯队建设的顶层设计;“两翼”就是以攻关项目提高职工的技能水平,以“精品铸国防”的理念践行工匠精神。目前工作室拥有全国技术能手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名、兵器大工匠1名、中国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2名、省首席技师1名、省技术状元6名,形成了老、中、青、后备四级梯形人才结构,为普通职工搭建了成才成长的舞台。
近年来,该公司充分发挥“朱力创新工作室”等创新工作室在职工成才成长方面的独特作用,在年轻技术工人培养中,通过多种机床的操作培训、多种数控软件的应用培训,以及现场技术交流、技术攻关等,实现了“半年胜任,一年熟练,两年优异”的目标。
为让普通职工都有出彩机会,该公司平均每年内部培训技能人员15000人次,外派培训120人。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和陕西省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工作,使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数的57%,带动了职工队伍技能素质的整体提升。
本报记者 阎瑞先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