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392期:第03版 一线

培养优秀人才 提升项目效益

——记中铁一局三公司贺琪劳模创新工作室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贺琪(中)召集工作室成员现场研究狭小空间施工总平面布置及塔吊作业安全技术方案。


“项目存在饱和软黄土基础地层,钢筋笼后插筋插入难度大、提钻速度慢,是造成超耗的主要原因。”成员李满仓说。“螺旋钻钻杆与设计桩径不符!”临时在外办事的成员程志鹏在电话里说……在去年一项长螺旋压灌桩施工过程中,工作室领衔人贺琪发现混凝土超耗严重后立即组织成员开展技术攻关。

经过合理管控,强化施工工艺等一系列措施后,充盈系数能够满足设计指标值,极大节约了不必浪费的混凝土,成桩合格率从活动之前的97%提高到100%,直接产生经济效益51万元。

这是中铁一局三公司贺琪劳模创新工作室以项目建设为基础、发挥“无形智库”作用的一个缩影。工作室自2018年8月成立以来,以陕西省劳模贺琪为领衔人,以“推出系列技术创新成果、培养一批优秀专业人才、提升项目生产经营效益”为目标,带领成员积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攻坚克难,探索技术,培养人才,为项目优质高效发展提供保障。

随时随地

“低层时还行,随着施工进度,塔吊安全作业愈加困难。”6月9日,时值全国“安全生产月”之际,以省劳模贺琪为首的中铁一局三公司贺琪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从各个岗位赶至西安三馆一中心项目现场,集众人所长破解城市中心建筑密集区狭小空间施工组织难问题。

三馆一中心项目地处西安市碑林区乐居场和东市路十字西北角,属于碑林区繁华路段,周边不是住宅小区,就是人流如织的马路。塔吊覆盖了周边许多楼宇和道路,施工异常困难。

在项目唯一的一块空地,贺琪与工作室成员现场认真研究狭小空间施工总平面布置及塔吊作业安全技术方案,以确保方案在现场能顺利实施。

集结成员力量,不拘泥于工作室实体,化有形为无形,随时随地创新解决现场生产建设难题,已成为贺琪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一种常态。

当前,工作室依托西安市碑林区三馆一中心项目优势而建,就近建设于施工现场一隅,方便团队成员攻坚克难,就近取材进行研究,深入破解现场技术难题。

处处开花

工作室成立初期,面对边疆偏远地区艰苦的施工环境和恶劣的施工条件,成员克服诸多困难,定期开展各项技术攻关活动,收获颇多。

在新疆乌市地铁1号线项目暗挖施工中,贺琪和工作室成员取得了《隧道超前小导管施工工序》《地铁车站盖挖逆筑法施工技术》《地铁综合施工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成果。

“我有责任为项目提升技术管理水平而积极努力。”在贺琪和工作室成员这样的决心与坚持下,所在项目成为所在地铁全线首家开工的区间隧道。

那次,为了解决区间隧道暗挖面对卵石地层先打小导管容易扰动围岩而造成隧道拱顶坍塌这一难题,贺琪带领团队在隧道内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只有现场摸清施工中地层的实际变化,才能真正找出解决难题的方法。”贺琪说。

最终,工作室摸索出“先喷砼、留套管、打导管、重注浆、控坍塌”的十五字工法,有效防止了拱顶坍塌。“十五字”工法的成功应用,得到了建设单位的认可,并在全线卵石地层隧道浅埋暗挖法施工中推广应用。

在南宁地铁施工的三年里,贺琪带领团队成员经过多次实践,提出的交通疏解一体化合围思路、机械顶管工艺标准、地下连续墙在圆砾层中成槽之“钻抓结合”的方法,为项目节约了工期、降低了成本。

不仅如此,在技术攻关与实践总结过程中,因为他们兼顾“老带新”,放手一些事务给新人,还培养出了5名技术骨干。团队更是获得了“五好项目部”“铁成式”班组等集体荣誉18项。

有容乃大

2023年2月,工作室被命名为“中铁一局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名列同时命名的十多个工作室榜首。工作室承担起了更大的责任与使命。

“命名是组织对我工作的莫大支持,也是对我精神上新的鞭策。”贺琪激动地说,“我将用好平台带好队,培养出更多的高水平技术人才。”

贺琪撸起袖子,做好了与工作室成员更加用心开展技术攻关的二次创业决心,以实际行动擦亮工作室品牌。

他积极制定了年度攻关目标,并不断强化工作室技术管理活动,准备在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创新发明、技术交流、成果总结推广、QC活动、“五小”活动等系列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大城市干工程,就要利用好便利条件,推出技术成果。”担任西安三馆一中心项目负责人后,贺琪如是说。

最近,在一线生产管理与技术攻关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室成员依托项目特殊的地质条件,提出的《饱和软黄土深基坑工程安全建造控制技术研究》作为工作室年度攻关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正在稳步推进。□本报记者  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