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课堂”掀新潮 暑期研学旅行走俏
临近7月,暑假近在眼前,研学旅行再次成为热搜词。携程、同程、去哪儿、马蜂窝等旅游平台纷纷推出品类繁多的研学旅行产品。
“乙类乙管”后的第一个暑假,在“双减”政策和“新劳动教育”背景下,研学旅行市场迎来火热局面。
特色产品花样繁多
“我选中了名校励志主题的研学旅行,但孩子对‘金丝猴自然科考’更感兴趣。”6月25日,西安市长安一小五年级学生家长张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研学旅行产品让人目不暇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方式灵活等特点尤为突出。
目前,各大平台研学旅行产品主题包括自然博物、艺术修养、科学探索等20余个。在形式上,除了孩子独立参加外,还有“亲子营”“一家一团”等诸多形式,目的地更是遍及国内大多数省份及五大洲主要国家,价格区间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在宣传重点上,有的强调强大的导师团队、有的强调专利研学教材、有的强调沉浸式课程体验……
“我们会持续在导师配备、研学主题、课程设置等方面创新,比如考古研学、工业研学、农耕研学等都是新兴的热门市场。”西安绿锐青少年研学户外教育公司策划王维女士对记者说,满足不同群体需求,是近两年文旅企业开发产品时的主攻方向。
“只有‘研’更有质量,‘游’才更有意义。真正做到‘游有所学,学有所获’是研学旅行最大的卖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说。
消费群体逐步扩展
“去年夏天孩子参加了航空主题研学旅行,没想到回来之后他对飞机部件结构如数家珍,讲起飞行原理也头头是道。”家住长安区的葛先生对研学旅行的效果非常满意,如今正在为孩子选择今年的研学旅行团,目前咨询了两个7月的团均已满员。
“比起暑假在家开启‘疯玩’模式,不如让孩子‘行万里路’。在旅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西安市后宰门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吴先生说,能够锻炼孩子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何乐而不为。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研学旅行参与人数已达6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目前,中小学生是研学旅行的主力,更多家长希望孩子在旅行中感受多元文化,寓教于乐。6月21日,记者在西安市后宰门小学门口随机采访了30余名家长,超过95%的家长愿意为孩子报名参加研学旅行。
“在国家倡导下,学校与家长教育理念发生转变,研学旅行市场会进一步扩大。随着国家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成年人、大学生甚至老年人都可能成为研学旅行消费群体新的增长点。”张燕说,研学旅行能让更多人走进自然、走进企业、走进工厂……让课堂“走”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热市场还需冷思考
“我有些担心研学旅行像走马观花,形式大于内容。”西安市高新三中初一学生家长周女士说,虽然有疑惑,但遇到孩子很感兴趣、值得信任的研学产品,会考虑尝试。
某社交平台“研学旅行”话题评论区,有网友评价“旅行过程中,学习内容过于单一。”“研学和自己旅游去听讲解没啥区别。”“所谓研学更像学校的郊游活动,只不过是换了个说法。”
“要避免有名无实的问题,研学旅行产品的重点应集中在‘研’的精心设计上。”张燕说,忽视“研”,仅靠“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文旅企业应重视不同群体的知识背景差异,抓住不同群体的兴趣点,设计旅行过程中的教学方案,提升教育质量。
2016年起,国家先后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等多项政策,刺激研学旅行不断升温,在此背景下,如何克服现有弊端,张燕建议:“研学旅行本质是实践教育,更具沉浸性、灵活性。产品设计要结合国家教育目标战略,体现教育与娱乐的双重功能。要注重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比如细化产品价格、服务标准、线路安排等,提升教培人员素质。职能部门应完善研学旅行质量评价及责任追究机制,开展相关资质认证,让研学市场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本报记者 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临近7月,暑假近在眼前,研学旅行再次成为热搜词。携程、同程、去哪儿、马蜂窝等旅游平台纷纷推出品类繁多的研学旅行产品。
“乙类乙管”后的第一个暑假,在“双减”政策和“新劳动教育”背景下,研学旅行市场迎来火热局面。
特色产品花样繁多
“我选中了名校励志主题的研学旅行,但孩子对‘金丝猴自然科考’更感兴趣。”6月25日,西安市长安一小五年级学生家长张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研学旅行产品让人目不暇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方式灵活等特点尤为突出。
目前,各大平台研学旅行产品主题包括自然博物、艺术修养、科学探索等20余个。在形式上,除了孩子独立参加外,还有“亲子营”“一家一团”等诸多形式,目的地更是遍及国内大多数省份及五大洲主要国家,价格区间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在宣传重点上,有的强调强大的导师团队、有的强调专利研学教材、有的强调沉浸式课程体验……
“我们会持续在导师配备、研学主题、课程设置等方面创新,比如考古研学、工业研学、农耕研学等都是新兴的热门市场。”西安绿锐青少年研学户外教育公司策划王维女士对记者说,满足不同群体需求,是近两年文旅企业开发产品时的主攻方向。
“只有‘研’更有质量,‘游’才更有意义。真正做到‘游有所学,学有所获’是研学旅行最大的卖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说。
消费群体逐步扩展
“去年夏天孩子参加了航空主题研学旅行,没想到回来之后他对飞机部件结构如数家珍,讲起飞行原理也头头是道。”家住长安区的葛先生对研学旅行的效果非常满意,如今正在为孩子选择今年的研学旅行团,目前咨询了两个7月的团均已满员。
“比起暑假在家开启‘疯玩’模式,不如让孩子‘行万里路’。在旅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西安市后宰门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吴先生说,能够锻炼孩子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何乐而不为。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研学旅行参与人数已达6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目前,中小学生是研学旅行的主力,更多家长希望孩子在旅行中感受多元文化,寓教于乐。6月21日,记者在西安市后宰门小学门口随机采访了30余名家长,超过95%的家长愿意为孩子报名参加研学旅行。
“在国家倡导下,学校与家长教育理念发生转变,研学旅行市场会进一步扩大。随着国家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成年人、大学生甚至老年人都可能成为研学旅行消费群体新的增长点。”张燕说,研学旅行能让更多人走进自然、走进企业、走进工厂……让课堂“走”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热市场还需冷思考
“我有些担心研学旅行像走马观花,形式大于内容。”西安市高新三中初一学生家长周女士说,虽然有疑惑,但遇到孩子很感兴趣、值得信任的研学产品,会考虑尝试。
某社交平台“研学旅行”话题评论区,有网友评价“旅行过程中,学习内容过于单一。”“研学和自己旅游去听讲解没啥区别。”“所谓研学更像学校的郊游活动,只不过是换了个说法。”
“要避免有名无实的问题,研学旅行产品的重点应集中在‘研’的精心设计上。”张燕说,忽视“研”,仅靠“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文旅企业应重视不同群体的知识背景差异,抓住不同群体的兴趣点,设计旅行过程中的教学方案,提升教育质量。
2016年起,国家先后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等多项政策,刺激研学旅行不断升温,在此背景下,如何克服现有弊端,张燕建议:“研学旅行本质是实践教育,更具沉浸性、灵活性。产品设计要结合国家教育目标战略,体现教育与娱乐的双重功能。要注重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比如细化产品价格、服务标准、线路安排等,提升教培人员素质。职能部门应完善研学旅行质量评价及责任追究机制,开展相关资质认证,让研学市场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本报记者 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