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419期:第03版 一线

给地球做“CT”,探寻地下“宝藏”

——记“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陕西省煤田物探测绘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断崖下、沙漠里、戈壁上、高山沟壑……他们手脚并用扛着仪器,穿梭于荆棘丛生、虫蛇遍布的山林之中,身上划痕、蚊虫咬伤已是家常便饭;查资料、做分析、调方案……他们力争排除干扰、提高信噪比,从而增强施工的可行性与连续性,他们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给地球做“CT”的“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陕西省煤田物探测绘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的“物测人”。

“我们的工作相当于给地球做‘CT’。首先按照严格的测线部署,在相应位置勘探,然后采集地震波数据,通过数据组成的‘CT片’,就能够清晰地‘看’到地下的地质结构,判断哪里埋藏有煤炭、石油或者天然气。”7月6日,物测公司物探研究院院长汶小岗用通俗的语言向记者介绍着他们的工作,并讲述了这支敢于挑战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的团队故事。

地雷、埃博拉病毒的“亲密”接触者

2015年8月到2016年1月,公司积极参与到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当中,承揽了柬埔寨一个二维地震项目。汶小岗带领杜建莹、党飞航、孙文华等六名员工,走进了这片热带雨林。

当地由于多年的战乱,数以万计的地雷被埋在地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又赶上雨季,埋得浅的地雷就被冲了出来。“看到那些地雷,真是后背发凉,我们都已经在雷区施工了好几天。”汶小岗说,那一刻,他万分庆幸大家躲过了劫难。随后物探研究院联系了当地维和部队,看到排出的一个又一个地雷,他们一阵阵后怕,那可是施工必经的地段。

地雷的威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当时埃博拉病毒也正在当地肆虐,有人因为洗个手,就感染了病毒而出现严重症状。因此,有水洼的地方只能绕过去。此外,毒贩也时有遇到。“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员工仍然拿着测量仪器冒着生命危险,一个桩一个桩地放点,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最终我们高效地完成了测量任务,节省工期的同时也给柬埔寨官方及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得到了投资方的高度赞扬。”汶小岗感慨地说。

黄土塬区地震勘探“禁区”的挑战者

21世纪初,物探研究院立足西北地区,向厚黄土塬区地震勘探“禁区”发起挑战。通过一次次试验、一道道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黄土塬区地震组合激发和接收的采集方法,成功攻克黄土塬区地震勘探难题,获得了煤炭系统第一条可用于地质解释的巨厚黄土塬地震时间剖面,打破了渭北“黑腰带”煤田地震勘探的僵局。随着勘探的深入认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物探研究院先后掌握了煤层开采覆岩裂隙带探测、采空区微动探测、煤层溶洞探测等系列先进技术。

这个时期,物探研究院除地面勘探外,还增加了井下服务。最早的资源勘探只是在地面采集资料,和矿井采掘的实际情况有些差距,因此他们着手开展井下勘探业务,这样勘探的成果更精准,煤矿的开采进度也会大大提高。

期间,物探研究院接手了南方石墨矿项目的勘探任务及后续跟进服务。一般的煤矿,巷道高4至5米,而南方石墨矿有些地方相对狭窄,个子高的人头都抬不起来,经常发生脊背擦伤。物探研究院队员没有进去之前,由于地质情况不明确,矿企每年都有人员受伤,非常影响生产进度,经过物探研究院探查后,井下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奋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守护者

近年来,物探研究院紧跟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将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转型突破口,积极探索地热能、页岩气等勘查技术及发展思路。同时,他们积极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可控冲击波震源研制”项目,致力于寻求地勘行业火工品震源补充手段,真正实现清洁绿色勘查。

2018年6月,物探研究院派出了孙文华、侯丁根两名素质过硬的技术人员,开展了被列为省上重点项目的陕南页岩气勘探。成果对比显示,物探研究院的资料品质优于以往其他单位的资料品质,并获得业内权威专家的一致认可。

“物探研究院可是公司的‘宝贝’,为公司夯实主业、助力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真正把‘以党建促发展’的宏伟蓝图擘画在了祖国的大地上。”公司总经理韩志雄自豪地说。

多年来,物探研究院奋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以技术和服务持续深耕煤田,并逐渐向绿色能源领域扩展。相继提交了煤炭、煤层气、地热、石油、页岩气、地质勘查等专业领域报告500多件,52项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沙漠、戈壁、黄土塬、复杂山区的煤田勘探,为陕西、内蒙古等一大批大型、特大型煤田的发现、开发及煤矿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2023年4月,物探研究院获评“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本报记者  王青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