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
□罗锦高
今夏炎热居高不下,酷热得无处躲藏,便想起钻进山沟里去避暑。我们大家庭几个成员相约来到秦岭深处的葛牌。初来乍到,什么都感到新鲜。一下车,河沟里送来凉浸浸的风,一扫沿途热浪追赶奔波之苦,鼻子猛吸一下,就闻到久违的乡村田野气息,惬意得让人几乎要跳起来。
沟道里的山泉汩汩,几欲双手可捉。有成人老者,也有稚子顽童,玩水枪、打水仗,与山泉一同快乐着。用泡沫板做船,细柴棍当旗杆,漂浮一汪水面。有个小子干脆扒光湿透的衣裤,一丝不挂,泼开胆子戏波拍水。满河道的笑声极易感染大人的童心。有人不时地撩起一捧山泉,滴答断珠,倏忽不见。游客在水面摆一方桌,四个板凳,头有绿阴罩顶,桌面有麻将哗哗啦,桌底双脚泡泉,任其痒痒地挠、轻轻地揉,好不自在,快活如神仙。
吃的是农家饭菜,闻的是乡村气息,看的是叠翠山色,树木茂密得几乎要流溢出来。沟楞上是窄窄的水泥村路,路一边码着断断续续的农家院,全是两三层的白亮新房,铝合金玻璃门窗,院院敞开,凉棚遮阳,隔几块薄瘦庄稼地,排几道篱笆,连起几户农舍。一条约十公里长的葛牌沟,竟然串联起一百多户人家。当地人惜地如宝,桥头路边、屋头墙脚,只要有巴掌大的小块地、一坨土,都要用石头围着,篱笆框着,隔开人畜踩踏,却隔不断花香阳光。有水响的地方,就有村庄;有鸡鸣鹅唱的竹林深处,就有几间屋子。
山村家家门户、院院台阶,都让盆花拥着、丛花迎着,以它带野性的色彩,笑迎欢送来来去去的城里人。有户人家别出心裁,将敞开的大餐厅与村道行人隔了一道抢眼的风景屏,外层丝丝拉绳,把牵牛花直引房檐,里层用小灯笼串吊成糖葫芦一般直吊屋顶,红绿相间,鲜花与灯笼相映成趣,天然与人工融为一体,房前屋后、墙根石台,都码着整齐的柴垛,黄亮而透出柴薪气息。农家人将废弃的松木、杂木枝条锯成碎块,今天堆明天积,就码成了墙,形成农家独有的景象,散发出悠悠的木香,其实是岁月凝聚在木纹年轮中的芬芳。农家人用硬柴烧锅,熬制玉米稀饭,蒸馍炒菜特别香。
被深山藏着掖着的古镇,石板街、石渠水、石墙基连起百十米长的古宅老院,人来人往,涌动着繁华与热闹。满街人语泉响,两耳全是秦地腔音,却有着江南小镇的风韵,还流传着许多红色故事。听当地人说,红二十五军曾在这里打过几次大仗,建立了红色苏区,为当今古镇山村增添了许多传奇与亮色。
太阳一落山,炙热还没有散去,人们就已三三两两行走在村道,边走边频频摇扇,驱热赶蚊。没拿扇子的就随手折下竹枝树枝,往周身扑打,以防牛虻凶狠叮咬。路边树底,餐厅过道,夜生活开始活跃起来。下棋、麻将、二胡、葫芦丝、萨克斯等声音响起,冲淡了山村农家的宁静。九点以后,下山风不时吹来,方觉清爽无比。晚间倒是睡得心安,大概凌晨三点以后,偶听炮声传来,极具穿透力的轰鸣,震醒村寨,且回旋山坳。次日,听房东说是吓唬野猪的炮声,近几年生态变好了,野猪胆敢来袭,只可鸣炮驱赶,不许伤及性命。我转身刚入梦,头一遍鸡叫便唤醒庭院,陆续便有睡眠少的老人开始在院子里走了,紧接着便有了邻里间紧锣密鼓的鸡鸣,似乎啄破了窗户曙色。偶一听鸡鸣狗吠之声,倒觉得是久违的乡愁,慰贴晨昏客人心。
待在这儿,幸得清风之爽。
(单位:临潼区广播电视台)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罗锦高
今夏炎热居高不下,酷热得无处躲藏,便想起钻进山沟里去避暑。我们大家庭几个成员相约来到秦岭深处的葛牌。初来乍到,什么都感到新鲜。一下车,河沟里送来凉浸浸的风,一扫沿途热浪追赶奔波之苦,鼻子猛吸一下,就闻到久违的乡村田野气息,惬意得让人几乎要跳起来。
沟道里的山泉汩汩,几欲双手可捉。有成人老者,也有稚子顽童,玩水枪、打水仗,与山泉一同快乐着。用泡沫板做船,细柴棍当旗杆,漂浮一汪水面。有个小子干脆扒光湿透的衣裤,一丝不挂,泼开胆子戏波拍水。满河道的笑声极易感染大人的童心。有人不时地撩起一捧山泉,滴答断珠,倏忽不见。游客在水面摆一方桌,四个板凳,头有绿阴罩顶,桌面有麻将哗哗啦,桌底双脚泡泉,任其痒痒地挠、轻轻地揉,好不自在,快活如神仙。
吃的是农家饭菜,闻的是乡村气息,看的是叠翠山色,树木茂密得几乎要流溢出来。沟楞上是窄窄的水泥村路,路一边码着断断续续的农家院,全是两三层的白亮新房,铝合金玻璃门窗,院院敞开,凉棚遮阳,隔几块薄瘦庄稼地,排几道篱笆,连起几户农舍。一条约十公里长的葛牌沟,竟然串联起一百多户人家。当地人惜地如宝,桥头路边、屋头墙脚,只要有巴掌大的小块地、一坨土,都要用石头围着,篱笆框着,隔开人畜踩踏,却隔不断花香阳光。有水响的地方,就有村庄;有鸡鸣鹅唱的竹林深处,就有几间屋子。
山村家家门户、院院台阶,都让盆花拥着、丛花迎着,以它带野性的色彩,笑迎欢送来来去去的城里人。有户人家别出心裁,将敞开的大餐厅与村道行人隔了一道抢眼的风景屏,外层丝丝拉绳,把牵牛花直引房檐,里层用小灯笼串吊成糖葫芦一般直吊屋顶,红绿相间,鲜花与灯笼相映成趣,天然与人工融为一体,房前屋后、墙根石台,都码着整齐的柴垛,黄亮而透出柴薪气息。农家人将废弃的松木、杂木枝条锯成碎块,今天堆明天积,就码成了墙,形成农家独有的景象,散发出悠悠的木香,其实是岁月凝聚在木纹年轮中的芬芳。农家人用硬柴烧锅,熬制玉米稀饭,蒸馍炒菜特别香。
被深山藏着掖着的古镇,石板街、石渠水、石墙基连起百十米长的古宅老院,人来人往,涌动着繁华与热闹。满街人语泉响,两耳全是秦地腔音,却有着江南小镇的风韵,还流传着许多红色故事。听当地人说,红二十五军曾在这里打过几次大仗,建立了红色苏区,为当今古镇山村增添了许多传奇与亮色。
太阳一落山,炙热还没有散去,人们就已三三两两行走在村道,边走边频频摇扇,驱热赶蚊。没拿扇子的就随手折下竹枝树枝,往周身扑打,以防牛虻凶狠叮咬。路边树底,餐厅过道,夜生活开始活跃起来。下棋、麻将、二胡、葫芦丝、萨克斯等声音响起,冲淡了山村农家的宁静。九点以后,下山风不时吹来,方觉清爽无比。晚间倒是睡得心安,大概凌晨三点以后,偶听炮声传来,极具穿透力的轰鸣,震醒村寨,且回旋山坳。次日,听房东说是吓唬野猪的炮声,近几年生态变好了,野猪胆敢来袭,只可鸣炮驱赶,不许伤及性命。我转身刚入梦,头一遍鸡叫便唤醒庭院,陆续便有睡眠少的老人开始在院子里走了,紧接着便有了邻里间紧锣密鼓的鸡鸣,似乎啄破了窗户曙色。偶一听鸡鸣狗吠之声,倒觉得是久违的乡愁,慰贴晨昏客人心。
待在这儿,幸得清风之爽。
(单位:临潼区广播电视台)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