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内海棠笑春风:易俗社百年史
易俗社旧门
从西安钟楼往北走三百米,北大街关岳庙对面,便是易俗社剧场。它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场,服务于陕西地方戏曲秦腔的代表性演出团体易俗社。然而这座古建筑颇为隆重的名头在西安人眼中却比不上戏团本身,众口称颂的只是秦腔,只是易俗社排演的一出出新戏几时开演、票价如何……
揭幕
1917年,成立已四年有余的易俗社终于筹够资财,买下清末官僚修建的室内剧场“宜春园”作为演出基地,自此安身钟楼下,结束了在西安城内四处漂泊的历程。
易俗社剧团由陕西地方知识分子成立,宗旨曰“移风易俗,启迪民智,推陈出新,辅助教育”,立志于戏曲改良,将传统秦腔进行革新,呼应救亡图存的浪潮。于是首先便改戏楼,将舞台改为“转台”,演出时二十来人在台下推动转盘,使场景变化多端。临街门楼也是新建,北墙开三道门,门额挂陕西省督军陈树藩题写“易俗社”三字的油漆牌匾,红字白底,显出一种气魄。
当时的社员们一起在庭院内种下无花果、夹竹桃等花草,正中植一海棠树,寓意开枝散叶。海棠花就此成为易俗社的社花,一代代演员也正如海棠荣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旦角演员刘箴俗便是这戏楼内盛开的第一枝花。
最初,易俗社将他拒之门外。出身贫苦的男孩衣衫褴褛、面带饥色,社监以“不堪入目”为由,拒绝收他为学员。他和父亲坐在易俗社的红字牌匾下抹眼泪,恰逢易俗社成员孙仁玉归来,询问几句后又将他领进去。刘箴俗那时还叫平儿,缩在孙先生身后看他同考官们商议,不时有打量的目光落在身上。这是他十一年来第一次被如此多人注视,而这样的注视从此将伴随他一生。
孙仁玉说服了诸位考官,担保他是“一流的旦角材料”,将他收入门下。按易俗社社规,学员起名均从“中、华、民、国、易、俗”六字中择一作为末字,平儿自此便有了艺名“刘箴俗”。
易俗社是新式剧社,不行旧梨园叩头拜师礼,不按传统戏曲教唱念做打,只简单习得基本功后便可参与新戏排演。刘箴俗悟性极佳,入社修习两年后便独挑大梁,在孙仁玉所编新剧《青梅传》中饰演青梅,以童伶之姿登戏楼,而这一登楼便是名满长安城。有赠诗云:“一笑嫣然百媚生,娇憨描尽女儿情。”自此,《庚娘传》《玉镜台》《黛玉葬花》……易俗社历年所排新剧,皆由他主演。时人语曰:“刘箴俗三个字在陕西人心中,已经与省长差不多大小了。”
1924年11月他登台演出《美人换马》,刚唱第一句便“两眼痴呆,面色灰白”,倒在戏台上。同年12月,23岁的刘箴俗积劳病故。公葬之日,万人空巷,追悼挽联多如牛毛。
这最初的一支海棠之兴衰,而今看来颇具传奇色彩。百年过去,已难想象当年的西安城是如何将秦腔、秦腔演员奉若神明,一座城市如何为一位名伶之死落下满城悲歌。唯一不容置疑的是,刘箴俗大红大紫的十年亦是易俗社崭露头角的十年,第一个发展高峰过后,“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烽火
1926年4月15日,北洋军阀刘镇华率镇嵩军近10万人由豫西进入关中,围困西安。自此,西安陷入长达八个月的围城。
这一年,旦角演员王天民13岁,已在易俗社学戏两年。
那时,社内状况已不好,戏楼外面人心惶惶。离开演还有两个小时,这是最悬而未决的时间,他化了妆便无事可做——戏是赶不及亦不必再排练的,却也无心去做不相干的事。掀了帘子往外看,未及掌灯,戏楼昏暗,台下亦无人。围城之日,城墙外是军队,城墙内是岌岌可危的易俗社,而易俗社的戏楼在今夜要载他人生中的第一出戏《柜中缘》,他在里面饰演许翠莲。这是教员们选定来支撑危局的大戏,战乱以来,演出收入每况愈下,若此戏不成,恐怕易俗社将就此倒塌。沉重的希望压在王天民肩上,他却有一个十三岁孩子不该有的沉静。大幕拉开,他在后台连应三声“来了”,迈碎步从容出场。一出戏罢,台下掌声久久不息。《柜中缘》自此轰动长安城,成为封锁岁月中西安人民少有的慰藉,亦挽救了易俗社。此后,纵城外炮火硝烟,城内秦音不绝。
王天民被称作“第二个刘箴俗”,易俗社的第二朵海棠花,不同在于他的演艺生命一直持续近了三十年,此间战乱纷繁,世殊时异,他都同易俗社、同西安城共命运,不曾远离。而时代之烽火日近,戏台上的传奇一直持续至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前夕,西北军将领杨虎城陪同南京蒋介石政府要员观看的,正是王天民出演的《柜中缘》。
若说从前易俗社只是“活在西安城的庇佑之下”,经此一变,秦腔与易俗社便都被刻入西安城的浩荡史诗,戏楼的矗立成了城市的哨塔,在关键之时,改写了整座城市的命运。只是,时代给予这个剧社的也并非皆是荣耀。凛冬将至,海棠折枝,随着日寇入侵日益深入,1940年,易俗社亦难逃国难。
日机的炸弹落下时,演员们还正在排练。只一瞬,戏楼的重檐歇山顶便被炸毁了一角,砖石粉尘砸在地上。战乱纷繁,上哪去找砖瓦修补?只有祈祷之后的枪林弹雨能避过这一方摇摇欲坠的院落。然而就是用这残缺的戏楼,易俗社在抗战年间排演了大量反映战争情况的现代戏,每晚照常演出。在惶惶不安、性命堪忧的年月里,西安人靠着秦腔振奋疲惫紧绷的心神,高昂破敌卫国的意志。十四年抗战当中,全国不知多少剧社就此销声匿迹,而易俗社就在这破败的戏楼里挺到了曙光初现的那一天。
新枝
1951年,易俗社由西安市政府接办,此后逐步改为国营。当时,西安市属院团名称前都冠以“西安”或“西安市”等字样,于是“易俗社”的牌匾被取下,更替为“西安易俗社”。新牌匾依旧是白底红字,同旧日不过二字之差,却意义非凡。戏楼、剧团乃至整座城市都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新生,海棠重绽花蕊,西安城内再响秦腔声声。
此时,易俗社内最大的革新,便在于“49级”秦腔班首次招收了女演员。十余位十几岁的小女孩,懵懵懂懂地进了易俗社的院门,先被满院子的花吸引了目光,浑然不知自己正见证着历史。从秦腔发源直到易俗社创立,还从未有过女性正式拜师学艺、演出的先例。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在此打破,这一批女孩子也在此后的几十年内纷纷成长为秦腔大家。她们的修习伴随着易俗社的黄金年代,演出团不断赴全国各地参加汇演,1959年10月更是进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1960年前后,西安电影制片厂同易俗社合作,先后拍摄了《三滴血》《火焰驹》等秦腔电影并在全国公映,主演陈妙华、全巧民等女秦腔艺人也由此名声大噪,易俗社戏楼上的第三树海棠开放了。
春风
1985年,王战毅从家乡陕西户县(现鄠邑区)买5毛钱的火车票坐车到西安艺术学校修习时,还未曾想过自己会从此唱一辈子秦腔。
那时,“唱戏”在陕西大多数农民家庭眼中仍是一个光耀门楣的行当。只要唱上戏、进了团,就是端上了“铁饭碗”,成了“带指标”的人。脱离土地的机会少之又少,而“脱离土地”却恰恰是多少农家儿女梦寐以求的事——当年仅是户县,便有几千人报考艺术学校。前前后后,王战毅一共考了六次试才终于拿到去往西安的“通行证”,成为“85级”秦腔班的学员之一。
当时在西安艺术学校中,教授戏曲的老师实则均是各个秦腔剧团的艺术家。王芷华、陈妙华、全巧民等易俗社演员都曾于此任教,而王芷华老师为他排演的《三滴血》更成为王战毅一生的拿手好戏。学艺的间隙,这个户县男娃从角色中抽离出来时才猛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抛入了西安城的中心,钟楼饭店亮至深夜的灯、东大街宽广的马路与车流、高楼林立与众生喧哗皆是乡村不能比的城市景象。他原以为陕西人都是一天三顿吃面的——进了西安才发现,“人家城里人中午吃米饭,下午还吃米饭,早跟别的地方接轨了”。
“不过也有不变的地方。”王战毅说,“比如西安人也跟农村人一样爱听秦腔”。1991年,他从艺术学校毕业,正式成为一名秦腔演员,被分配进秦腔剧团三意社。原以为与易俗社的缘分由此将渐渐淡化,却在改革开放与新时期的浪潮中,再次与“易俗”二字紧紧牵系在一起。他毕业后第二年,新建的现代化剧院“易俗大剧院”落成,选址就在老戏楼不远处。此后,这两个剧场都成为西安市各个秦腔团体演出的主阵地,一新一旧,交相辉映。
2005年,依照文化体制改革要求,西安市内的四家秦腔剧团进行合并重组,并移交至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管理,这宣告着自1951年起漫长的国营体制的终结。现代企业理念进入了跨越百年的古老剧社,在演员们口中被称作“转企”,亦代表着“铁饭碗”彻底成为历史。
“跟上时代”——这个词在今天的任何一个地方剧种里,似乎都是最重要的一环。易俗社老戏楼换了新漆的门匾、新搭的舞台。有什么变了,百年如白驹过隙,它在时间里演化着,摧折着,重生着;有什么没变,海棠花依旧探出院墙,格子窗、雕花门、八仙桌,戏是当年的折子,油彩下却换了新面容。梆子二胡一响,“耳听得唤苏三心惊胆战,苍天爷呐——”,起始便吼出秦腔千年的气韵,西安城就在这秦音中复苏了长安。
尾声
2021年,易俗社文化街区落成。依托着新老两座剧场与易俗社百年历史,这里建成了集戏曲、娱乐、购物、餐饮等为一体的时尚街区。这年10月国庆假期期间我同父母去过一次,其中人潮汹涌,随处可见秦腔艺人之雕塑、脸谱。老字号西安饭庄门外排起长队,剧场前亦有许多观众等候着夜场的秦腔开演,去售票处一问,才知票已售罄了。不免想起采访王战毅先生时我问他“觉得秦腔观众最少的时候是哪几年”,他给出的答案是:“2000年前后吧,经济发展快,大家忙着挣钱的时候。”而今越来越多人回到剧场,拜服在秦腔的魅力之下,我想至少在西安,地方戏是不担心没人看的。纵使秦腔不比京剧流传甚广,它也已然融进秦人血脉当中,并秉承着“推陈出新”之宗旨,继续吟咏着一片地域的运命。
易俗社门内,海棠依旧笑春风。□刘孟其
易俗社文化街区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易俗社旧门
从西安钟楼往北走三百米,北大街关岳庙对面,便是易俗社剧场。它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场,服务于陕西地方戏曲秦腔的代表性演出团体易俗社。然而这座古建筑颇为隆重的名头在西安人眼中却比不上戏团本身,众口称颂的只是秦腔,只是易俗社排演的一出出新戏几时开演、票价如何……
揭幕
1917年,成立已四年有余的易俗社终于筹够资财,买下清末官僚修建的室内剧场“宜春园”作为演出基地,自此安身钟楼下,结束了在西安城内四处漂泊的历程。
易俗社剧团由陕西地方知识分子成立,宗旨曰“移风易俗,启迪民智,推陈出新,辅助教育”,立志于戏曲改良,将传统秦腔进行革新,呼应救亡图存的浪潮。于是首先便改戏楼,将舞台改为“转台”,演出时二十来人在台下推动转盘,使场景变化多端。临街门楼也是新建,北墙开三道门,门额挂陕西省督军陈树藩题写“易俗社”三字的油漆牌匾,红字白底,显出一种气魄。
当时的社员们一起在庭院内种下无花果、夹竹桃等花草,正中植一海棠树,寓意开枝散叶。海棠花就此成为易俗社的社花,一代代演员也正如海棠荣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旦角演员刘箴俗便是这戏楼内盛开的第一枝花。
最初,易俗社将他拒之门外。出身贫苦的男孩衣衫褴褛、面带饥色,社监以“不堪入目”为由,拒绝收他为学员。他和父亲坐在易俗社的红字牌匾下抹眼泪,恰逢易俗社成员孙仁玉归来,询问几句后又将他领进去。刘箴俗那时还叫平儿,缩在孙先生身后看他同考官们商议,不时有打量的目光落在身上。这是他十一年来第一次被如此多人注视,而这样的注视从此将伴随他一生。
孙仁玉说服了诸位考官,担保他是“一流的旦角材料”,将他收入门下。按易俗社社规,学员起名均从“中、华、民、国、易、俗”六字中择一作为末字,平儿自此便有了艺名“刘箴俗”。
易俗社是新式剧社,不行旧梨园叩头拜师礼,不按传统戏曲教唱念做打,只简单习得基本功后便可参与新戏排演。刘箴俗悟性极佳,入社修习两年后便独挑大梁,在孙仁玉所编新剧《青梅传》中饰演青梅,以童伶之姿登戏楼,而这一登楼便是名满长安城。有赠诗云:“一笑嫣然百媚生,娇憨描尽女儿情。”自此,《庚娘传》《玉镜台》《黛玉葬花》……易俗社历年所排新剧,皆由他主演。时人语曰:“刘箴俗三个字在陕西人心中,已经与省长差不多大小了。”
1924年11月他登台演出《美人换马》,刚唱第一句便“两眼痴呆,面色灰白”,倒在戏台上。同年12月,23岁的刘箴俗积劳病故。公葬之日,万人空巷,追悼挽联多如牛毛。
这最初的一支海棠之兴衰,而今看来颇具传奇色彩。百年过去,已难想象当年的西安城是如何将秦腔、秦腔演员奉若神明,一座城市如何为一位名伶之死落下满城悲歌。唯一不容置疑的是,刘箴俗大红大紫的十年亦是易俗社崭露头角的十年,第一个发展高峰过后,“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烽火
1926年4月15日,北洋军阀刘镇华率镇嵩军近10万人由豫西进入关中,围困西安。自此,西安陷入长达八个月的围城。
这一年,旦角演员王天民13岁,已在易俗社学戏两年。
那时,社内状况已不好,戏楼外面人心惶惶。离开演还有两个小时,这是最悬而未决的时间,他化了妆便无事可做——戏是赶不及亦不必再排练的,却也无心去做不相干的事。掀了帘子往外看,未及掌灯,戏楼昏暗,台下亦无人。围城之日,城墙外是军队,城墙内是岌岌可危的易俗社,而易俗社的戏楼在今夜要载他人生中的第一出戏《柜中缘》,他在里面饰演许翠莲。这是教员们选定来支撑危局的大戏,战乱以来,演出收入每况愈下,若此戏不成,恐怕易俗社将就此倒塌。沉重的希望压在王天民肩上,他却有一个十三岁孩子不该有的沉静。大幕拉开,他在后台连应三声“来了”,迈碎步从容出场。一出戏罢,台下掌声久久不息。《柜中缘》自此轰动长安城,成为封锁岁月中西安人民少有的慰藉,亦挽救了易俗社。此后,纵城外炮火硝烟,城内秦音不绝。
王天民被称作“第二个刘箴俗”,易俗社的第二朵海棠花,不同在于他的演艺生命一直持续近了三十年,此间战乱纷繁,世殊时异,他都同易俗社、同西安城共命运,不曾远离。而时代之烽火日近,戏台上的传奇一直持续至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前夕,西北军将领杨虎城陪同南京蒋介石政府要员观看的,正是王天民出演的《柜中缘》。
若说从前易俗社只是“活在西安城的庇佑之下”,经此一变,秦腔与易俗社便都被刻入西安城的浩荡史诗,戏楼的矗立成了城市的哨塔,在关键之时,改写了整座城市的命运。只是,时代给予这个剧社的也并非皆是荣耀。凛冬将至,海棠折枝,随着日寇入侵日益深入,1940年,易俗社亦难逃国难。
日机的炸弹落下时,演员们还正在排练。只一瞬,戏楼的重檐歇山顶便被炸毁了一角,砖石粉尘砸在地上。战乱纷繁,上哪去找砖瓦修补?只有祈祷之后的枪林弹雨能避过这一方摇摇欲坠的院落。然而就是用这残缺的戏楼,易俗社在抗战年间排演了大量反映战争情况的现代戏,每晚照常演出。在惶惶不安、性命堪忧的年月里,西安人靠着秦腔振奋疲惫紧绷的心神,高昂破敌卫国的意志。十四年抗战当中,全国不知多少剧社就此销声匿迹,而易俗社就在这破败的戏楼里挺到了曙光初现的那一天。
新枝
1951年,易俗社由西安市政府接办,此后逐步改为国营。当时,西安市属院团名称前都冠以“西安”或“西安市”等字样,于是“易俗社”的牌匾被取下,更替为“西安易俗社”。新牌匾依旧是白底红字,同旧日不过二字之差,却意义非凡。戏楼、剧团乃至整座城市都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新生,海棠重绽花蕊,西安城内再响秦腔声声。
此时,易俗社内最大的革新,便在于“49级”秦腔班首次招收了女演员。十余位十几岁的小女孩,懵懵懂懂地进了易俗社的院门,先被满院子的花吸引了目光,浑然不知自己正见证着历史。从秦腔发源直到易俗社创立,还从未有过女性正式拜师学艺、演出的先例。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在此打破,这一批女孩子也在此后的几十年内纷纷成长为秦腔大家。她们的修习伴随着易俗社的黄金年代,演出团不断赴全国各地参加汇演,1959年10月更是进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1960年前后,西安电影制片厂同易俗社合作,先后拍摄了《三滴血》《火焰驹》等秦腔电影并在全国公映,主演陈妙华、全巧民等女秦腔艺人也由此名声大噪,易俗社戏楼上的第三树海棠开放了。
春风
1985年,王战毅从家乡陕西户县(现鄠邑区)买5毛钱的火车票坐车到西安艺术学校修习时,还未曾想过自己会从此唱一辈子秦腔。
那时,“唱戏”在陕西大多数农民家庭眼中仍是一个光耀门楣的行当。只要唱上戏、进了团,就是端上了“铁饭碗”,成了“带指标”的人。脱离土地的机会少之又少,而“脱离土地”却恰恰是多少农家儿女梦寐以求的事——当年仅是户县,便有几千人报考艺术学校。前前后后,王战毅一共考了六次试才终于拿到去往西安的“通行证”,成为“85级”秦腔班的学员之一。
当时在西安艺术学校中,教授戏曲的老师实则均是各个秦腔剧团的艺术家。王芷华、陈妙华、全巧民等易俗社演员都曾于此任教,而王芷华老师为他排演的《三滴血》更成为王战毅一生的拿手好戏。学艺的间隙,这个户县男娃从角色中抽离出来时才猛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抛入了西安城的中心,钟楼饭店亮至深夜的灯、东大街宽广的马路与车流、高楼林立与众生喧哗皆是乡村不能比的城市景象。他原以为陕西人都是一天三顿吃面的——进了西安才发现,“人家城里人中午吃米饭,下午还吃米饭,早跟别的地方接轨了”。
“不过也有不变的地方。”王战毅说,“比如西安人也跟农村人一样爱听秦腔”。1991年,他从艺术学校毕业,正式成为一名秦腔演员,被分配进秦腔剧团三意社。原以为与易俗社的缘分由此将渐渐淡化,却在改革开放与新时期的浪潮中,再次与“易俗”二字紧紧牵系在一起。他毕业后第二年,新建的现代化剧院“易俗大剧院”落成,选址就在老戏楼不远处。此后,这两个剧场都成为西安市各个秦腔团体演出的主阵地,一新一旧,交相辉映。
2005年,依照文化体制改革要求,西安市内的四家秦腔剧团进行合并重组,并移交至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管理,这宣告着自1951年起漫长的国营体制的终结。现代企业理念进入了跨越百年的古老剧社,在演员们口中被称作“转企”,亦代表着“铁饭碗”彻底成为历史。
“跟上时代”——这个词在今天的任何一个地方剧种里,似乎都是最重要的一环。易俗社老戏楼换了新漆的门匾、新搭的舞台。有什么变了,百年如白驹过隙,它在时间里演化着,摧折着,重生着;有什么没变,海棠花依旧探出院墙,格子窗、雕花门、八仙桌,戏是当年的折子,油彩下却换了新面容。梆子二胡一响,“耳听得唤苏三心惊胆战,苍天爷呐——”,起始便吼出秦腔千年的气韵,西安城就在这秦音中复苏了长安。
尾声
2021年,易俗社文化街区落成。依托着新老两座剧场与易俗社百年历史,这里建成了集戏曲、娱乐、购物、餐饮等为一体的时尚街区。这年10月国庆假期期间我同父母去过一次,其中人潮汹涌,随处可见秦腔艺人之雕塑、脸谱。老字号西安饭庄门外排起长队,剧场前亦有许多观众等候着夜场的秦腔开演,去售票处一问,才知票已售罄了。不免想起采访王战毅先生时我问他“觉得秦腔观众最少的时候是哪几年”,他给出的答案是:“2000年前后吧,经济发展快,大家忙着挣钱的时候。”而今越来越多人回到剧场,拜服在秦腔的魅力之下,我想至少在西安,地方戏是不担心没人看的。纵使秦腔不比京剧流传甚广,它也已然融进秦人血脉当中,并秉承着“推陈出新”之宗旨,继续吟咏着一片地域的运命。
易俗社门内,海棠依旧笑春风。□刘孟其
易俗社文化街区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