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易俗社的前世今生
当前版:第04版上一期  下一期上一版  下一版
第8479期:第04版 视角

易俗社的前世今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王新民


《易俗社老门楼》。陶浒绘


今年5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夫人扎帕罗娃、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夫人米尔济约耶娃共同参观西安易俗社。其间,易俗社原社长、著名剧作家、戏剧表演家冀福记等人陪同参观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介绍秦腔历史起源和发展及不同时期的精美秦腔艺术展品,观看了该社的秦腔表演并与演职人员合影留念。百年易俗社由此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移风易俗开民智

1912年7月1日,陕西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孙仁玉以及王伯明、范紫东、高培支等一百六十多名热心戏曲改良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在西安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陕西伶学社,后改名易俗社。该社以“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按照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制定章程,建立领导机构。主要领导成员由社员民主选举,并规定任期。设立评议部、编辑部、学校部、训练部,招收少年学员,先学初小、高小课程,后上“文史进修班”,达标者发给毕业证书。在此基础上学习六年戏曲专业,合格者发给戏曲专科学校毕业证书,从事戏曲演出。

易俗社将文化教育、戏曲训练、演出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了大批戏曲人才,创作和演出了许多优秀剧目,对戏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戏曲改良起到了示范作用。易俗社剧场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易俗社初创时期的剧院内景。


高台教化易俗社

戏剧在中国历史悠久,具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历来被称为高台教化,对教育人民改造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易俗社顾名思义,就是用戏剧移风易俗,改造社会。

易俗社的创作机构制订有剧目编写要求,王伯明、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高培支、卢缙青、李约祉、李仪祉、王绍猷、李干臣、胡文卿、吕仲南、王辅丞、封至模、冯杰三、樊仰山等剧作家创作、改编大小剧本500余本(另有资料显示为800多本),不少已成为优秀保留剧目,如《吕四娘》《三滴血》《火焰驹》《柜中缘》等。

易俗社还聘请了陈雨农、赵杰民、党甘亭、唐虎臣、李云亭、刘丽杰、高天喜、王观登等名家执教。仅1912-1949年间,就已训练演员13期6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易俗社迄今已招收学生千余人,毕业者遍及西北各个秦腔剧团。其中有较大影响并形成各自艺术特色的前辈名家包括刘毓中、刘箴俗、王天民、孟遏云、肖若兰等,当今的陈妙华、张咏华、全巧民、伍敏中、郭葆华、张保卫、宋百存、任炳汉、毛文德、戴春荣、惠敏利、王科学、冯永安、李淑芳、薛学慧等均是该社培养的秦腔著名演员。

易俗社的戏曲改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192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训令,赞扬易俗社编演的剧本“命题取材,均有可取,不失改良戏剧之本旨”,并颁发“金色褒奖”。1924年,鲁迅到西安讲学期间多次观摩易俗社的演出,题“古调独弹”匾额相赠,并捐献50元讲课费。1929年,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捐资大洋百元奖励易俗社所取得的成绩。1932年,蒋介石通过陈果夫奖励易俗社大洋1000元。新中国成立以后,易俗社由政府接办,并多次进京演出,《三滴血》《游西湖》《游龟山》《柜中缘》《三回头》《看女》《西安事变》等优秀剧目享誉全国,家喻户晓。


秦腔《西安事变》剧照。


1959年,在北京演出《三滴血》。


运筹帷幄易俗社

在秦腔的发展史上,易俗社不仅功不可没,而且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中,易俗社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1936年12月12日,轰动全国的西安事变发生了。在这场事变中,易俗社剧场成为张学良、杨虎城进行西安事变的重要场所,很好地配合扣押蒋介石的军事行动,扮演了历史赋予它的角色,以秦腔的大气磅礴之态,吟唱出西安事变中机智悠远的声韵。

1936年12月9日晚,易俗社剧场中灯火通明。西北军将领杨虎城正陪同南京政府要员观看名角王天民主演的《柜中缘》。杨虎城的亲信王菊人先生回忆道:“(宋:杨虎城的特务营长宋文梅;孙:张学良的卫队营长孙铭九;张:张学良;杨:杨虎城。)据宋判断,孙是去扣蒋,这问题重大紧迫,得立即决定。可这时张、杨正在请蒋系高级将领在易俗社看戏,并都在那里作陪。汇报后,杨决定马上配合东北军行动。他为不使蒋方人员看出破绽,下令后又去易俗社陪蒋系将领看戏。当夜卫士队两连,包围易俗社并担任扣押蒋系高级将领的任务,同时担任新城至易俗社禁戒,各街口均布双岗。十时后仍无消息,杨从易俗社急回总部问了情况,决定请陕西几位绅士再点几段戏,以延长蒋系将领看戏时间,等待临潼方面消息。他仍回易俗社陪蒋系将领看戏……事后,张、杨决定扣蒋时间不能再拖。十日准备,十一日晚上行动。”戏台上,才子佳人依然在方寸天地中演绎着悲欢离合,浑然不知台下早已暗流汹涌,一场决定国家生死大事的计划差点因为小小误会而夭折。

12月9日,杨虎城的指挥位置实际是设在易俗社剧场,他三进三出剧场。正可说明他是坐镇在此,遥控着西安城内的军事行动。

西安事变前一天,即1936年12月11日,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宴请随蒋介石来西安的军政大员,宴会后在城内易俗社剧场看戏,准备一网打尽。

南京的“贵客”不远千里而来,杨虎城是陕西人又做本省官,尽地主之谊的办法,就是在盛宴之后,请他们尽情领略一下秦腔的风采。在这样一个久负盛名的易俗社剧场来款待南京的权贵,当是名贵的艺术欣赏。

当日的情形,据当年是蒋介石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的曾扩情先生、蒋介石的侍从秘书汪日章、当年的陕西省主席邵力子先生都曾在回忆录中感叹西安事变的“突然”。三人当时均系蒋介石身边的要员,某种程度上讲,他们当时也是西安事变中要“一网打尽”的对象,可是事变前他们毫无觉察。易俗社剧场内两天八小时的盛大演出晚会,真正起到了“掩人耳目”的迷惑作用。

当时形势,只有用易俗社的艺术魔力,才能把这些南京要员“请进”易俗社剧场。一旦入座,他们的生命前程,便在张、杨的掌握之中。因为十二日未到,新的任命未颁,他们仍是客位。客听主便是官场惯例。张、杨是真正的强者,其军事行动的计划,就是在易俗社剧场“画地为牢”,用秦腔的杀伐之声,先将南京要员征服,使他们乐而忘返。然后出其不意,一声令下,先扣蒋介石,再将他们一网打尽。用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巨变,令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爱国主张。在中国共产党的有力推动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全民抗战的形势形成,从此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抗日战争鼓与呼


抗日战争时期,易俗社老剧场曾经被日本飞机轰炸。


在日军入侵,国难当头的1937年底,西安易俗社在北京、西安连续上演了《山河破碎》《还我河山》等宣扬抗敌爱国的优秀秦腔剧作,却遭到日寇及汉奸的疯狂报复。空袭古城的日军飞机,在汉奸的信号弹“引导”下,将多颗炸弹“定向”投到易俗社。剧场屋顶被炸翻,剧社5名职工及家属不幸遇难!

易俗社所有演职人员,在进步人士、戏剧家高培支、封至模等先生带领下,团结一心,以舞台为阵地,以戏剧为刀枪,演出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精忠报国”抗日大戏,在唤起民众,团结抗战中树起了一面鲜艳旗帜!

面对日寇的狂轰滥炸,易俗社全体演职人员丝毫没有畏惧和退缩。大家怀着悲愤的心情送葬了轰炸中遇难的员工后,在社长高培支领导下,又投入紧张的抗日救亡宣传中。“剧场被炸毁,西安市内人心很乱。剧社决定排戏不停,抗日宣传不停。因此,剧社每天给我们发10个馍背上,来到城外的南郊观音庙村(现文艺路附近)的防空洞里,继续排练了一批新编的抗日剧目。在此国难当头时,易俗社一些新老知识分子更是心忧国难,创作情绪被极大激发。此时,尽管环境非常艰难,但他们却接连创作了许多富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剧本,其中有冯杰三的《投笔从戎》和郝心田的《平民革命》等。尤其以樊仰山的《长江会战》《血战永济》《湘北大捷》《民族魂》《牧童艳遇》等最为有名,被称为抗战五部曲。”易俗社演员如此说。

西安事变后不久,第二次国共合作告成,延安的文艺工作者酝酿成立战地记者团和战地剧团到前线去宣传演出。1937年7月初,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了西北战地服务团,著名作家丁玲任主任,成员大都是抗大的学生。

1938年3月初,战地服务团奉命由山西前线来到西安,开展抗日宣传工作。他们在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和西安抗敌救援会的协助下,住在莲湖公园附近的一所中学里,演出地点特意选定在易俗社内。

在交涉租借易俗社剧场演出时,时任社长的高培支由于对战地服务团了解不多,因此先答应收取少量的租费。但当看到服务团的同志们,积极上街张贴抗日标语和宣传抗日的戏报,演戏时又座无虚席,掌声、口号声此起彼伏,高社长因此颇受感动。尤其是看到服务团在开场演出时,除演员、乐队外,领导和其他人员都参加服务工作,如检票、对号、打杂全包下来。这一切,使高培支对服务团的认识起了根本变化。

他在易俗社的社员会上,多次要求大家以服务团为“梨园楷模”,学习他们的吃苦精神。并经常对易俗社其他同仁感慨地说:“我第一次看到这样好的军队!”随后,易俗社演员与战地服务团演员们很快打成一片。演出期间,易俗社演员们与战地服务团配合默契,并积极帮助排练、化装、赠戏衣和饰演配角。服务团演秦腔时,有的演员生了病,易俗社演员肖国华立即顶替上演。临别时,高培支果断决定,免收服务团应交的700元场租费。后来当服务团离开西安时,易俗社还特意送给了战地服务团全套生、旦、净、丑行头,资助抗日宣传工作。后来听说,这是陕甘宁边区第一套完整的秦腔行头。

鲁迅结缘易俗社

1924年7月7日,新文化运动的领军者——鲁迅坐上了去往西安的汽车,开始了他为期近一个月的西行讲学之旅,并在日记中记录了这次旅途:“晚晴。赴西车站晚餐,餐毕登汽车向西安,同行十余人,王捷三招待。”然而让鲁迅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西安之行不仅结识了众多文坛友人,也使自己与易俗社和秦腔结下了不解之缘。

鲁迅多年任教、讲学,并在当时国民政府的教育部社会教育司里担任过职务。而在当时,戏剧本就属于这个部门管辖。因为职务的需要和兴趣,鲁迅对中国戏曲情有独钟。秦腔是中国多种戏曲的鼻祖,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鲁迅来到西安,与“秦风秦韵”的秦腔结缘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7月14日,鲁迅到达西安,起初并未对秦腔在意。在开始的三天里,他在讲学之余,游碑林、购古董,饶有兴趣地开始了自己的古都探索之旅。

7月16日,鲁迅受邀来到西安易俗社剧场看戏。对于这位文坛巨匠的到来,易俗社拿出了自己的看家好戏《双锦衣》,演出了全本的上半部分。该戏是著名秦腔编剧吕南仲根据《宋史纪事本末》创作而成,并于1920年在西安易俗社剧场首演。剧中秦腔角色齐全,生、旦、净、丑一一亮相。鲁迅先生观后意犹未尽,第二天又来到这里观看了《双锦衣》下半部分。

自此,鲁迅先生便喜欢上了这种流传了上千年的古老艺术,并于第三天,也就是7月18日,第三次来到了易俗社观看了《大孝传》。过足戏瘾的他在当夜的日记里满怀高兴地写下了“月甚朗”,以表达自己的心情。一周之后的7月26日,在他的学生王捷三陪同下,鲁迅又一次来到了易俗社剧场,观看了《人月圆》。据当时陪同鲁迅一同看戏的学生,也是当时被称为“副刊大王”的孙伏园回忆说:“鲁迅先生过去就喜欢戏剧,有欣赏戏曲的能力,因此对易俗社演出的这些节目很满意。他每次看完演出后,总是给予好评,他感到西安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而能有这样一个立意提倡社会教育为宗旨的剧社,起移风易俗的作用,实属难能可贵。”

1924年8月3日,也是离开西安的前一天,鲁迅在收到讲课费200元后,本就不富裕的他慷慨地拿出50元捐给了易俗社,以帮助解决易俗社的戏曲学校和戏院的经费困难。晚上,时任陕西省省长的刘镇华在易俗社剧场为鲁迅一行人设宴饯行,这也是鲁迅最后一次来到易俗社观看秦腔。孙伏园回忆说:“那期间,适逢易俗社成立十二周年,鲁迅先生为了对易俗社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亲笔题‘古调独弹’四字,制成匾额一块赠给易俗社,匾额上除鲁迅先生以周树人的名字署名外,还有我们同行的其他学者多人。今日看来,此匾乃是很有纪念意义的实物了。”

鲁迅先生在社教司工作时,对于外地编演的好剧本,总是要派人去看戏或者要剧团把剧本送到教育部审阅,以便介绍推广。他在易俗社看到了1920年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奖给易俗社的金色褒状。这个褒状是和鲁迅自己在教育部门任职时重视戏剧改革有关的。

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鲁迅五次在易俗社剧场观看秦腔,结下了非一般的情缘。时至今日,“古调独弹”匾额依然悬挂在易俗社剧场前厅,成为那段时光的唯一纪念。1996年,文化部组织的“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活动中“古调独弹”的题词出现在北京吉祥剧院的那一刻,现场如雷的掌声再一次印证了鲁迅先生不但对易俗社、对秦腔情有独钟,更折射出了易俗社精神内涵与新文化运动思想的紧密结合。

1924年,鲁迅先生为易俗社题赠了“古调独弹”四个大字。

老“冀”伏枥志千里

1986年,经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汪锋亲自点将,组织上安排著名编剧、戏剧表演家冀福记到西安易俗社担任副社长,几年后担任社长。他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易俗社舞台更大,可以尽情施展才华,忧的是作为易俗社掌门人,如何在继承易俗社光荣传统的基础上,做好新时期的大文章。

冀福记上任之际,正好赶上改革开放初期,当时整个戏剧界都处于低谷。由于国家政策的改革,财政拨付职工工资仅能保证40%,全社三百名职工,每年光人头费就得二三百万,作为易俗社的当家人,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必须保障社里人人有饭吃。

为了开源节流,冀福记将社里仅有的一部吉普车租出去,自己出门办事就骑自行车、坐公交车,还将社里的办公电话改成一号托四机,节省话费。坚持每周星期五、六、日三天演出,赔钱也要演,为的是“秦腔都城”就要有秦声,为的是给青年演员提供舞台锻炼的机会,这样咬牙坚持了十几年,终于熬出成果。

冀福记先生。

改革开放初期,有一股风叫“一切向钱看”,西安市内几乎所有剧场都改成经营场所,以期换得蝇头小利。在这个非常时期,冀福记头脑非常清醒,他曾多次强调,易俗社不同于其他院团,它蕴含着无数先贤长期以来坚守的办社宗旨和民族精神,我们拼命都要保住易俗社这块金字招牌。为此他四处奔走,八方求人。先后多次找省市领导,争取到政府拨付的专项建设资金,求熟人拜关系,全方位多角度考察,引进了开元交大集团的共赢合作,易俗大剧院终于在艰难困苦中建成了,时任文化部部长高占祥亲临现场剪彩恭贺。与此同时,易俗社剧场和办公楼也翻新了,职工住宅楼也建成了,易俗社这块秦腔高地得以保留,而且在戏剧低潮中得到了巩固壮大和发展。

巾帼主持易俗社

现任西安秦腔剧院副总经理、易俗社社长兼党委书记的惠敏莉,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首届“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获得者,陕西省首届“荧屏百佳”演员。惠敏莉以大型秦腔现代戏《柳河湾的新娘》为参赛剧目摘取了第二十四届梅花奖。2012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1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4月30日,获得第28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2020年11月24日,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2007年3月,惠敏莉个人演唱专辑《心雨滴滴》出版,此后相继出版了自己的全新个人演唱专辑《心雨滴滴》,从选曲、演唱、录音到外景拍摄历时三年,专辑收录了她演唱的秦腔、眉户、碗碗腔、弦板腔、长安道情等不同剧种的拿手唱段。同年7月26日,为期4天的“曲江秦腔艺术周”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和谐广场拉开帷幕,这是西安秦腔剧院划归曲江新区后的第一次大型公益性演出。惠敏莉与李爱琴、肖玉玲、全巧民、李东桥、侯红琴、齐爱云等登台演出,为市民免费奉献他们的拿手经典秦腔唱段《三滴血》《周仁回府》等。2022年8月25日,惠敏莉演出《拿手好戏》。2023年1月22日,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戏曲晚会》,表演秦腔《火焰驹》片段。4月,参加由西安市委宣传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CCTV空中剧院》栏目共同策划推出的“2023年西安行”节目。

惠敏莉还注重普及秦腔艺术,多次举办讲座。2015年11月12日下午,她为西北大学文学院本科、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作了题为《秦腔艺术的魅力》的讲座。首先,以一首秦腔歌曲开场,带动了整个现场的氛围。接着分别从秦腔的起源、秦腔的风格流派、秦腔的流播、秦腔的唱腔和代表演员等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秦腔。随后,邀请了4名剧团演员分别为大家展示了须生、小生、小旦和武旦的角色行当,演员精彩的水袖和双鞭等表演让师生清楚了解到秦腔的表演风格既粗犷豪放,又细腻缠绵,表演方式朴实深刻,又以情动人。紧接着为师生介绍了易俗社的剧作家及其代表作,其中包括李桐轩先生、孙仁玉先生、范紫东先生、高培支先生、李约祉先生、吕南仲先生和陈雨农先生。最后,讲述了易俗社的历史和发展以及自己与百年易俗社的不解之缘。百年风雨,百年芳菲,百年易俗社对秦腔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以及艺术开拓创新的积极性深深地感染了所有在座师生。

2021年9月中旬,由西安市规划,曲江新区投资23亿元建设的易俗社文化街区正式开街,该街区以街、坊、巷、院为基础,以“秦腔之心”为核心,包括易俗大剧院、易俗社剧场、易俗社博物馆、中国秦腔博物馆,街区充满了秦腔元素,走进易俗社文化街区,大家仿佛呼吸的都是“秦腔空气”。这是党和国家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成果,也是西安人民,乃至全世界旅游爱好者的幸事、喜事、乐事。

在感受易俗文化街区浓厚秦腔文化氛围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无数先贤创办易俗社的不朽功绩,不能忘记几代易俗社人发扬易俗精神,坚持易俗宗旨,为坚守易俗阵地作出的不懈努力,不能忘记易俗社历任领导班子付出的心血。

2021年9 月,易俗社文化街区开街后的新建戏楼。

本版图片由高俊峰提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