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泥湾人
□金步摇
微凉的九月,奔驰的大巴……车窗外,柔和的暮色从宁静的稻田里升起,那下垂的、饱满的金色稻穗,让人生出对丰收的无限喜悦。
车子穿过具有显著标识的“稻香门”,我们便踏上了南泥湾的土地。南泥湾,南泥湾,这个一提起来就叫人心颤,一唱起来就叫人激动的地方,现在是什么模样呢?我们还能不能从现代的南泥湾,找寻到昔日那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拯民于水火的精神源泉?
如今的南泥湾,超乎了大家的想象,特别是我们入住和接受培训的“南泥湾劳模工匠学院”,给人留下了格外深刻的印象。教职工们热情的列队欢迎仪式,细心周到的服务措施,让学员们的心里很安稳。当我得知一直在给每一个人倒茶、布菜的李老师是学院的工会主席,略微有些吃惊。
夜色笼罩下的学院分外沉静,朴素亲切的砖石拱券的窑洞式的建筑群和房间窗外一排排成熟的向日葵,使这里别具特色。在教学楼的院子里徜徉,听院长娓娓道来,我渐渐理解了新南泥湾人的建设理念。
“南泥湾劳模工匠学院”由全国优秀劳动模范、西北设计院总建筑师赵元超团队设计,陕建十三建集团全国优秀项目经理、省级劳动模范卜国平团队负责施工。这是一座由劳模亲自设计、建造的劳模学院。
建筑是无声的乐曲。这里无处不彰显着简洁、时尚、极致的独特匠心。远处,起伏的绿色群山衬托着梯田般错落的校园,近处的劳模纪念广场的雕塑和劳模展厅等,让人感受到设计者无时无地不在用建筑的语言赞美着伟大的劳动精神,彰显着艰苦朴素的南泥湾元素。
第二天的课程中,我们观看了情景剧《延安,延安》,参观了延安工人学校旧址、鲁艺纪念馆等。站在如此丰富美好的土地上,学员在大生产展览馆合唱“南泥湾”时,很多人都泪目了。
第三天,我们走出教室,用心、用眼、用脚步去感受全新的南泥湾。南泥湾湿地公园沿途的花朵灿烂满目,这里就像一只浴火涅槃的金凤凰,为革命圣地按下了优美的生态指印。
南泥湾景区最著名的网红打卡地,是一个高达13.8米,呈圆雕立体形的红色党徽。一支支风味醇正的红色陕北民歌在党徽广场上空荡漾,我围观过去,才发现这位头扎白羊肚手巾、身穿羊皮袄的年轻歌者是位残疾人。他拄着拐杖,右腿自膝盖以下靠着一根指头粗细的钢棍支撑。
虽是秋日,但阳光还带着余威,年轻的歌者穿着厚衣裤,头上汗珠晶莹,歌声却不曾有半刻懈怠。游客们纷纷上前扫码,为他献出一份爱心。他虽遭遇不幸,但仍然乐观向上,以激情饱满的歌声来迎接生活。这位青年,不正是南泥湾精神的具体体现和生动诠释吗?
红的党徽、金的稻田,善意的游客、嘹亮的歌声,身处南泥湾,让人不由生出一股不惧困苦,勇往直前的力量。
伴着歌声,踩着一块块石条穿过稻田,我们前往党徽广场后面的桃宝峪景区。桃宝峪是个不大的村庄,村民沿道路开办了很多农家乐,在家门口喜迎八方客,也增加收入。有一户人家院子里的葫芦藤上,挂着七八个足有十来斤的大葫芦,怕葫芦太重掉下来,主人还给它们底下托上块木板。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延安炮兵学校门前,两排美丽的迎客松送来阵阵阴凉,这是1972年北京知青们栽下的。到了目的地,却没有急着进去,我们的目光被一大片菜园吸引住了。小路另一侧是一块菜园,菜园边上有七八棵一抱粗的大垂柳,树下有一顶茅草棚。
一眼看中了向日葵盘,主家大姐埋头在菜地,只把豪爽的声音送出来:“要哪个自己砍。”听口音,陕北味儿不是很重。买了大大的、像艺术品的向日葵,又馋上了黄得耀眼的黄河蜜。主家大姐终于现了身,羞涩地笑着:“甜得很,上的农家肥,无公害。”
南泥湾的瓜真心甜,甜得人心都快化了。穿行在菜园里,我们惊叹这里蔬菜品种的丰富。
当地人介绍说,南泥湾不仅有很多像这样五亩十亩的农家菜园,还引进了多家企业注册落地,建成了千亩景观示范农田、田园综合体和经济作物示范园区。春花、秋叶、稻田、鱼塘形成四季不断的美丽风景,南泥湾人均新增收入中一部分来自生态产业。
我赞叹着:“这就是南泥湾该有的样子。”
接下来参观了被誉为“人民炮兵摇篮”的延安炮兵学校旧址。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炮兵学校。电视剧《炮神》里的赵章程,曾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三营营长。作为一名军工人,延安炮兵学校贯通了我们的军工血脉,让我们为共和国的军工事业发展历程自豪。
时间转瞬即逝,我们不得不踏上归途。从火车站外的热情接站到安排住宿就餐、学习会议场地指引,学院的工作人员对学员们表现出专业的职业素养,展现了新南泥湾人的新风采。就连学院的门卫小哥,在我们出出进进中,也频频地点头问好,没有一丝一毫不耐烦。
大巴车即将出发,有的学员动作稍慢,有的落下东西又返回去取。车窗外,如同来时一样,学院领导率领教职工们笔直地站在大太阳下,用南泥湾人最诚挚的礼仪欢送我们。年轻的教师刘颖不顾一天忙碌,硬是踩着高跟鞋,把我们送到了百里外的火车站。
他们,未曾谋面的南泥湾设计、建设者们;128家农业示范区的创造者们;南泥湾各个学校、教育基地的教职工、景区的从业者……大多不是陕北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离开故土家园,来到了南泥湾。
新南泥湾人唱着同样的歌谣,紧握接力棒,用南泥湾精神,在八路军开垦出的红色土地上开拓农业、建设基础设施,办学校、搞经济,把陕北的好江南打造得更加美丽、富饶。
他们没有忘记这个秀丽的红色小镇曾经的光荣历史,没有忘记一代又一代南泥湾人默默奉献。他们的勤奋创新,默默奉献,也将成为后辈们口中的传奇。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金步摇
微凉的九月,奔驰的大巴……车窗外,柔和的暮色从宁静的稻田里升起,那下垂的、饱满的金色稻穗,让人生出对丰收的无限喜悦。
车子穿过具有显著标识的“稻香门”,我们便踏上了南泥湾的土地。南泥湾,南泥湾,这个一提起来就叫人心颤,一唱起来就叫人激动的地方,现在是什么模样呢?我们还能不能从现代的南泥湾,找寻到昔日那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拯民于水火的精神源泉?
如今的南泥湾,超乎了大家的想象,特别是我们入住和接受培训的“南泥湾劳模工匠学院”,给人留下了格外深刻的印象。教职工们热情的列队欢迎仪式,细心周到的服务措施,让学员们的心里很安稳。当我得知一直在给每一个人倒茶、布菜的李老师是学院的工会主席,略微有些吃惊。
夜色笼罩下的学院分外沉静,朴素亲切的砖石拱券的窑洞式的建筑群和房间窗外一排排成熟的向日葵,使这里别具特色。在教学楼的院子里徜徉,听院长娓娓道来,我渐渐理解了新南泥湾人的建设理念。
“南泥湾劳模工匠学院”由全国优秀劳动模范、西北设计院总建筑师赵元超团队设计,陕建十三建集团全国优秀项目经理、省级劳动模范卜国平团队负责施工。这是一座由劳模亲自设计、建造的劳模学院。
建筑是无声的乐曲。这里无处不彰显着简洁、时尚、极致的独特匠心。远处,起伏的绿色群山衬托着梯田般错落的校园,近处的劳模纪念广场的雕塑和劳模展厅等,让人感受到设计者无时无地不在用建筑的语言赞美着伟大的劳动精神,彰显着艰苦朴素的南泥湾元素。
第二天的课程中,我们观看了情景剧《延安,延安》,参观了延安工人学校旧址、鲁艺纪念馆等。站在如此丰富美好的土地上,学员在大生产展览馆合唱“南泥湾”时,很多人都泪目了。
第三天,我们走出教室,用心、用眼、用脚步去感受全新的南泥湾。南泥湾湿地公园沿途的花朵灿烂满目,这里就像一只浴火涅槃的金凤凰,为革命圣地按下了优美的生态指印。
南泥湾景区最著名的网红打卡地,是一个高达13.8米,呈圆雕立体形的红色党徽。一支支风味醇正的红色陕北民歌在党徽广场上空荡漾,我围观过去,才发现这位头扎白羊肚手巾、身穿羊皮袄的年轻歌者是位残疾人。他拄着拐杖,右腿自膝盖以下靠着一根指头粗细的钢棍支撑。
虽是秋日,但阳光还带着余威,年轻的歌者穿着厚衣裤,头上汗珠晶莹,歌声却不曾有半刻懈怠。游客们纷纷上前扫码,为他献出一份爱心。他虽遭遇不幸,但仍然乐观向上,以激情饱满的歌声来迎接生活。这位青年,不正是南泥湾精神的具体体现和生动诠释吗?
红的党徽、金的稻田,善意的游客、嘹亮的歌声,身处南泥湾,让人不由生出一股不惧困苦,勇往直前的力量。
伴着歌声,踩着一块块石条穿过稻田,我们前往党徽广场后面的桃宝峪景区。桃宝峪是个不大的村庄,村民沿道路开办了很多农家乐,在家门口喜迎八方客,也增加收入。有一户人家院子里的葫芦藤上,挂着七八个足有十来斤的大葫芦,怕葫芦太重掉下来,主人还给它们底下托上块木板。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延安炮兵学校门前,两排美丽的迎客松送来阵阵阴凉,这是1972年北京知青们栽下的。到了目的地,却没有急着进去,我们的目光被一大片菜园吸引住了。小路另一侧是一块菜园,菜园边上有七八棵一抱粗的大垂柳,树下有一顶茅草棚。
一眼看中了向日葵盘,主家大姐埋头在菜地,只把豪爽的声音送出来:“要哪个自己砍。”听口音,陕北味儿不是很重。买了大大的、像艺术品的向日葵,又馋上了黄得耀眼的黄河蜜。主家大姐终于现了身,羞涩地笑着:“甜得很,上的农家肥,无公害。”
南泥湾的瓜真心甜,甜得人心都快化了。穿行在菜园里,我们惊叹这里蔬菜品种的丰富。
当地人介绍说,南泥湾不仅有很多像这样五亩十亩的农家菜园,还引进了多家企业注册落地,建成了千亩景观示范农田、田园综合体和经济作物示范园区。春花、秋叶、稻田、鱼塘形成四季不断的美丽风景,南泥湾人均新增收入中一部分来自生态产业。
我赞叹着:“这就是南泥湾该有的样子。”
接下来参观了被誉为“人民炮兵摇篮”的延安炮兵学校旧址。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炮兵学校。电视剧《炮神》里的赵章程,曾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三营营长。作为一名军工人,延安炮兵学校贯通了我们的军工血脉,让我们为共和国的军工事业发展历程自豪。
时间转瞬即逝,我们不得不踏上归途。从火车站外的热情接站到安排住宿就餐、学习会议场地指引,学院的工作人员对学员们表现出专业的职业素养,展现了新南泥湾人的新风采。就连学院的门卫小哥,在我们出出进进中,也频频地点头问好,没有一丝一毫不耐烦。
大巴车即将出发,有的学员动作稍慢,有的落下东西又返回去取。车窗外,如同来时一样,学院领导率领教职工们笔直地站在大太阳下,用南泥湾人最诚挚的礼仪欢送我们。年轻的教师刘颖不顾一天忙碌,硬是踩着高跟鞋,把我们送到了百里外的火车站。
他们,未曾谋面的南泥湾设计、建设者们;128家农业示范区的创造者们;南泥湾各个学校、教育基地的教职工、景区的从业者……大多不是陕北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离开故土家园,来到了南泥湾。
新南泥湾人唱着同样的歌谣,紧握接力棒,用南泥湾精神,在八路军开垦出的红色土地上开拓农业、建设基础设施,办学校、搞经济,把陕北的好江南打造得更加美丽、富饶。
他们没有忘记这个秀丽的红色小镇曾经的光荣历史,没有忘记一代又一代南泥湾人默默奉献。他们的勤奋创新,默默奉献,也将成为后辈们口中的传奇。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