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490期:第04版 读书

何为中国文脉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文脉,这个词如今随处可见,很多城市和景点都在挖掘自己的“文脉”,并将其作为宣传热点。那么,文脉到底是什么?中国文化究竟是怎样延续、发展的呢?

带着这样的疑惑,我拜读了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仅仅读完一章节,就十分惊喜。余秋雨先生的文字,既生动活泼又不失庄重;既贴近生活又思想深刻;既文风优美又充满力量。整本书以历史发展为顺序,用一个个人物折射出整个历史阶段的文化格局,贯穿于中国千年文化的发展脉络中,将五千年的文化卷轴展现在读者面前。

余秋雨先生将文脉定义为:“为群山辨认主峰,为众水追溯源流。”因此,“大道至易至简,小道至密至繁,邪道至秘至晦”,寻找中国文脉就要大做减法。

“文脉之根,在于魂脉,即人格之脉、精神之脉。”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奠定了华夏子民的文化基因,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到补天填海、逐日奔月的神话,为我们民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鸿蒙的诗意。于是中国文脉从稻麦香、虫鸟声中萌发,一部《诗经》让我们听到中国文化觉醒的声音。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他们在稷下学宫中高谈阔论,也奔赴在救国救民、实现理想抱负的路上,他们从不停歇。江边独自吟唱,屈原的一曲《离骚》流传千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大秦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大秦风采照耀千年,为中国文脉注入宏伟气魄。汉代辞赋,辞藻动人,语言华丽,流光溢彩,可惜思想深度不够,但有司马迁的《史记》,写出了中国历史的魂魄。魏晋时期是后英雄时代,纷争不断,但文脉健旺,有曹操,他的笔墨朴素凝练;有阮籍,他引领玄谈风尚;有陶渊明,他为文学增添了自然之气。南北朝中,民歌传唱中原,辽阔之景也随之走入文学世界。

大唐盛世,百方来朝,唐诗以席卷中原的速度笼罩九州、镌刻山河,让文化具有普遍性、渗透性,既涌现了李白、杜甫等大批诗人,又有引领“古文运动”的韩愈等人,成为文化大爆发的特殊时期。宋代是一个文化突围的时代,这里有文人将军兵荒马乱的英雄气概,也有东方女性晚风迟暮的高雅憔悴。蒙古民族走向中原,统治中原,中国文脉并没有因为统治者的民族改变而断绝,元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发展类型,增加了艺术的生命力。

而明清两代,中国文脉逐渐衰弱。“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称鹏。”中国文脉就在历史沉浮中,出入于文字内外,游弋于山河之间。可现在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位伟人都幸运,因为我们笼罩在文学泰斗的光芒下,他们的文字笔墨、人生态度、理想抱负都是我们的人生瑰宝,我们受益匪浅,在他们的指引下,我们是文脉发展的寄托者、传承者,是中国文学的企盼者。

中国文脉没有巴比伦的残忍,没有卢克索的神威,没有恒河畔的玄幻,中国文脉在北方的旷野之上、南方的巷陌之间,中国文脉始终都在,平和朴素、包容真切,用永恒的生命诉说着中华民族的灿烂过往,也镌刻在每个华夏儿女的灵魂深处。

“中国文脉在今天,只有等待。”这是余秋雨先生的感叹。如今良莠不齐的文化信息、质量堪忧的短视频充斥在网络平台上,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不利,也将我们对于人生的思考幽禁起来。希望有更多人读到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不仅让我们警醒,也可以让我们领略中华文化的风采,这既是学习也是传承,是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的星光,穿越千年,耀眼依旧。□徐莎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