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岭上的蝉鸣
□吕丽霞
那天听到的第一声蝉鸣,是在商洛市卧虎岭的虎尾上。
是时,我们正在雨后湿润清新的空气里,看野棉花展露着粉红的笑颜,探究不知名的红果子的科目属,踩着柔软的土地,在山梁上让风灌进衣服,享受清凉舒爽。突然间,一声蝉鸣自身后的槐树林响起,初时尖锐,继而回旋,仿佛一首歌,初始时激情澎湃,后半段转入抒情。有同伴惊奇地问:“这么高的地方,还有蝉?”有人开玩笑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蝉更高的山。”浓绿深处,蝉叫得更加欢实,声音更加稠密,仿佛给我们传递着一个信号——不是一个,而是一群。
登山,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征服欲。一群人上山,更能让人豪情万丈,企图能征服,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留下某些痕迹。
抱着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我们从虎尾爬起,走上脊梁,一路向前。山上风大,处处是甘草和一些不知名的杂草,或细长或圆形的小叶子迎风起舞,舞风一会儿古典,一会儿现代,一会儿柔情似水,一会儿劲爆无比,树却齐齐地矮了下去。没有细柳般苗条的国槐和白杨身体挺拔,英姿飒爽,像塔一样沉默,仿佛一个个敦实干练的庄稼汉。
林阴伴着我们越走越高,渐渐靠近了冰川时期的遗迹——石林。石头大多为白色,带着岁月的锈蚀,体形有大有小,大者如一两间房子,小者有手掌大小,但都与整个山体融为一体。大的成为卧虎身上的骨节或突起的肌肉块,小的则如卧虎身上的一个个小花斑。
踩在形态各异的石头上欢笑拍照,对照着寻找它们在现实中的具象。这史前之石,也的确给人不少惊喜。有的上面赫然印着巨人的大脚印,有的石窝窝里盛着养心水,也有的,直接从石洞里长出一株草,开着或紫或白的花……
越到山高处,阳光越热烈,蝉鸣声越响亮。它们的身体似乎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能量——嘶鸣,嘶鸣,是为生命歌唱,还是警醒人类而呕心沥血?
据说,这种不起眼的小昆虫,幼虫要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待几年甚或十多年,一旦爬出地面,则穷尽所有能量,鼓腹而歌,把短暂的虫生装扮得精彩绝伦。人生是一首歌,而蝉生则是一首生命的交响曲,激昂奋进,勇往直前。
太阳明晃晃,天空像风平浪静的海面,一片蓝汪汪的样子,白云都跑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躲懒去了。阳光下,一切都变得虚幻起来,地上仿佛有蒸腾的雾气,人形飘忽,树影模糊。唯一能陪伴、激励、刺激我们的神经,还是那蝉鸣,一声又一声,一波又一波,一轮又一轮,让人在身体极度疲惫中,找到了精神拐杖。
终于下山了,走完坑洼不平的土路,水泥路的尽头是一所土木结构的房子。房主是一对九十多岁的老人,老头笑呵呵地从屋里拿出凳子,放在树阴下供我们歇脚,脸上尽是岁月留下的沟壑,手上是劳动多年留下的老茧,脚上一双黄胶鞋沾了不少泥点子。老妇人顶着一头银发,正在灶间拉着风箱,锅里倒着一摊油,锅台上放着一盆刮得白生生的洋芋。见我们进来,笑得露出了牙花子说:“在这吃晌午饭!”笑容恬淡,风箱声悠长。屋内是土地面,干净整洁,除了几件简单的生活用具和靠墙立着各种各样的农具,还有一堆像小山一样的洋芋。
人是有属性的,忽然觉得眼前这对夫妇属土。他们几十年来都在这一方小小的土地上耕作、生儿育女,所饮之水、所食之物,包括他们的精神世界,都是这片土地给予的滋养。他们的根系已经深深地扎在这片土地里,所有的喜怒哀乐都与这片土地有关。老两口养育的三个儿女有在商洛市里的,有在西安的,日子和顺滋润。忽然觉得,这两位老人像极了树干上的蝉蜕。
下午,参观了动物养殖园,与孔雀、狮子、黑熊来了个亲密接触;徘徊在农耕体验园里,从一件件带着磨损的农具身上,体味往日农人生活的艰辛;红色文化园、民俗博览园,既让我们了解到来时的路,也让我们更加膜拜心中的神。一书一画,一木一石,无不体现出建设者的苦心。
听说,眼前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之后还有更多的惊艳让我们翘首以待。
夏日里,景区工程并未停止,工人依然忙碌着。突然想到,卧虎岭景区应该也是在蝉的幼虫期,一点一滴积累,最终创造出破土之后的灿烂。(单位:商洛日报社)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吕丽霞
那天听到的第一声蝉鸣,是在商洛市卧虎岭的虎尾上。
是时,我们正在雨后湿润清新的空气里,看野棉花展露着粉红的笑颜,探究不知名的红果子的科目属,踩着柔软的土地,在山梁上让风灌进衣服,享受清凉舒爽。突然间,一声蝉鸣自身后的槐树林响起,初时尖锐,继而回旋,仿佛一首歌,初始时激情澎湃,后半段转入抒情。有同伴惊奇地问:“这么高的地方,还有蝉?”有人开玩笑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蝉更高的山。”浓绿深处,蝉叫得更加欢实,声音更加稠密,仿佛给我们传递着一个信号——不是一个,而是一群。
登山,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征服欲。一群人上山,更能让人豪情万丈,企图能征服,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留下某些痕迹。
抱着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我们从虎尾爬起,走上脊梁,一路向前。山上风大,处处是甘草和一些不知名的杂草,或细长或圆形的小叶子迎风起舞,舞风一会儿古典,一会儿现代,一会儿柔情似水,一会儿劲爆无比,树却齐齐地矮了下去。没有细柳般苗条的国槐和白杨身体挺拔,英姿飒爽,像塔一样沉默,仿佛一个个敦实干练的庄稼汉。
林阴伴着我们越走越高,渐渐靠近了冰川时期的遗迹——石林。石头大多为白色,带着岁月的锈蚀,体形有大有小,大者如一两间房子,小者有手掌大小,但都与整个山体融为一体。大的成为卧虎身上的骨节或突起的肌肉块,小的则如卧虎身上的一个个小花斑。
踩在形态各异的石头上欢笑拍照,对照着寻找它们在现实中的具象。这史前之石,也的确给人不少惊喜。有的上面赫然印着巨人的大脚印,有的石窝窝里盛着养心水,也有的,直接从石洞里长出一株草,开着或紫或白的花……
越到山高处,阳光越热烈,蝉鸣声越响亮。它们的身体似乎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能量——嘶鸣,嘶鸣,是为生命歌唱,还是警醒人类而呕心沥血?
据说,这种不起眼的小昆虫,幼虫要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待几年甚或十多年,一旦爬出地面,则穷尽所有能量,鼓腹而歌,把短暂的虫生装扮得精彩绝伦。人生是一首歌,而蝉生则是一首生命的交响曲,激昂奋进,勇往直前。
太阳明晃晃,天空像风平浪静的海面,一片蓝汪汪的样子,白云都跑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躲懒去了。阳光下,一切都变得虚幻起来,地上仿佛有蒸腾的雾气,人形飘忽,树影模糊。唯一能陪伴、激励、刺激我们的神经,还是那蝉鸣,一声又一声,一波又一波,一轮又一轮,让人在身体极度疲惫中,找到了精神拐杖。
终于下山了,走完坑洼不平的土路,水泥路的尽头是一所土木结构的房子。房主是一对九十多岁的老人,老头笑呵呵地从屋里拿出凳子,放在树阴下供我们歇脚,脸上尽是岁月留下的沟壑,手上是劳动多年留下的老茧,脚上一双黄胶鞋沾了不少泥点子。老妇人顶着一头银发,正在灶间拉着风箱,锅里倒着一摊油,锅台上放着一盆刮得白生生的洋芋。见我们进来,笑得露出了牙花子说:“在这吃晌午饭!”笑容恬淡,风箱声悠长。屋内是土地面,干净整洁,除了几件简单的生活用具和靠墙立着各种各样的农具,还有一堆像小山一样的洋芋。
人是有属性的,忽然觉得眼前这对夫妇属土。他们几十年来都在这一方小小的土地上耕作、生儿育女,所饮之水、所食之物,包括他们的精神世界,都是这片土地给予的滋养。他们的根系已经深深地扎在这片土地里,所有的喜怒哀乐都与这片土地有关。老两口养育的三个儿女有在商洛市里的,有在西安的,日子和顺滋润。忽然觉得,这两位老人像极了树干上的蝉蜕。
下午,参观了动物养殖园,与孔雀、狮子、黑熊来了个亲密接触;徘徊在农耕体验园里,从一件件带着磨损的农具身上,体味往日农人生活的艰辛;红色文化园、民俗博览园,既让我们了解到来时的路,也让我们更加膜拜心中的神。一书一画,一木一石,无不体现出建设者的苦心。
听说,眼前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之后还有更多的惊艳让我们翘首以待。
夏日里,景区工程并未停止,工人依然忙碌着。突然想到,卧虎岭景区应该也是在蝉的幼虫期,一点一滴积累,最终创造出破土之后的灿烂。(单位:商洛日报社)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