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493期:第04版 视角

除文盲,作新民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匡双林

1928年,北京协和医院来了一位作报告的博士,但不是临床医学更不是药学,而是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学的博士。

此次前来,他是给协和的青年医生讲中国农村社会状况的。

他在报告中说:“目前,90%的中国人生活在卫生状况极其落后的环境里,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清洁,许多人整年没有洗过一次澡……无论男女老少生了病,没人给医,也没钱求治。你们想一想,人民大众的健康生活如此落后,怎能在世界上站得住脚?优胜劣败,我们如何去和外国人竞争……”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这位博士,不是坐而论道者,而是起而行之者。

第二年,他拖家带口出现在河北定县,他此次来是要创办一个“人类社会实验室”。从此,定县成为全世界乡村建设的发源地。这位博士也成为影响全世界平民教育的大家,他就是晏阳初。

当时在北京协和听讲的有一位青年医生陈志潜,在1931年底,于南京再次遇见晏阳初,晏阳初邀请他前往定县走一走,看一看。

不久,陈志潜到了定县,看到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墙上有6个大字:除文盲,作新民。他惊讶地发现,晏阳初不仅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名利和地位、优雅高贵的城市生活,还拉来了一批美国名校的博士。最终,陈志潜也追随晏阳初,成为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农村建设试验区卫生部教育主任。顺便说一句,陈志潜也是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的毕业生,重庆大学医学院创始人,中国公共卫生之父。

那么,晏阳初到定县的梦想是什么呢?很简单,只是为了改变农村的“贫、病、私、盲”(也说“愚穷弱私”)。

针对这四大“疾病”,晏阳初在定县推行乡村教育时就包含了四大类:生计教育以改变穷,卫生教育以改变病,公民教育以改变私,文艺教育以改变盲。其中,“盲”是首要解决的。为了推行识字教育,晏阳初和他的同事选编了鼓词、歌谣、谚语、故事、笑话等共计60万字民间文艺资料,编写了600多种贫民读物。

留洋博士还把乡村当作社会实验室,开办农民学校,教村民识字遣词,学习科学,改良农业技术,创办农民报,建立广播电台,编排农民戏剧,上演诗歌民谣演唱等。比如戏剧方面,由哈佛大学戏剧教育博士熊佛西教授指导,通过戏剧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晏阳初把一些对戏剧有爱好的农民集合起来,教他们演出由自己编写的爱国剧本。定县农民破天荒地上台演戏,台上台下连成一片,轰动一时……

在卫生方面,当时的定县有472个村,没有一位正式的医生或者护士,农民有病只能求神拜佛、听天由命。晏阳初创建农村卫生制度,乡村设保健员,联村设保健所,县城设保健院。晏阳初还在当地很早就推行了“医保制度”,对世界都很具影响。

抗战爆发后,晏阳初内迁重庆。战争较为焦灼的1940年,在重庆北碚歇马乡,他又创建了一所实在不怎么起眼的学校——私立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学校在乡村幽静的龙凤河边上,师生较少,重点关注乡村建设有关的教育、农学、社会与水利4个专修科——连“系”都谈不上,更别说学院。4个专修科的主任都是晏阳初亲自选聘来的热心于教育事业的教授专家。除了专职教授、副教授外,还会聘请一些兼任教授,邀请不同党派、民主人士来校讲学。

晏阳初不仅仅把目光放在国内,他的情怀在世界。由他发起、创立的国际农村建设学院不断在各地发展,从中国扩展到菲律宾、肯尼亚、尼泊尔、厄瓜多尔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人们尊称他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真正的哲学家与人道主义者”“是一个具有坚定信仰和丰富想象力的英勇学者,是劳苦平民心智与精神的解放者”。

1985年,晏阳初一行回定县参观。当86岁的老房东将保存多年的平民促进会照片献给他时,晏阳初眼眶里噙着泪小声说:“谢谢你,还记得我!”不少年纪大的村民冒着绵绵细雨赶来看望他,并感谢他在几十年前教会他们识字读书,知晓国家大事。他们说:“学了文化,不当睁眼瞎,一辈子受用不浅。”在回旅馆的路上,晏阳初深情地说:“我万万没想到乡亲们这样高看我,使我万分感激,终身不忘。”

1989年10月,在美国的晏阳初将迎来他的生日,时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致电晏阳初,他在贺词中说:您一生服务于发展中国家的乡村平民,给了众多美国人极大的鼓舞。通过给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以帮助,而不是施舍,您重申了人的尊严和价值。我对您通过给予平民更多的自由和机会来帮助他们摆脱贫穷所做的努力表示赞赏。您已使无数人认识到:任何一个人不只是有一张吃饭的嘴,而且是具备无限潜力的、有两只劳动的手的、有价值的人。您是我们人类的颂歌,是你们同行的楷模。

受到如此赞誉的中国老人晏阳初,可能是中国20世纪唯一一位具有世界意义的华人教育家,而他所做的,看似简单的“除文盲,作新民”,却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