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南泥湾
□萧睿尔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生活太久,几乎忘却了麦田里丰收的喜悦;在卖衣服的实体店和网店一件件精心挑选时,几乎忘却了衣服也曾由母亲一针一线细细缝制;在关上房门隔绝外界喧嚣时,几乎忘却了温情脉脉的邻里关系……当我走进南泥湾,那些遗落的美好又回到了我身边。
这个美好是自然的、人文的、红色的。
穿过南泥湾稻香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大片大片金黄的稻田。透过这片稻田,我似乎看到农民播种时滴到泥土的汗水、看到种子生根发芽破土而出的幼苗、看到丰收时节面对田间地头滚滚稻浪,每个人脸上灿烂的笑脸。于是,我焦虑、浮躁的心一下子平静了下来,人生何尝不像种庄稼呢?诗人余世存在《时间之书》中写道:“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想要有收获,就要学会付出和坚持,这是很公平的事情。
走进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我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20世纪40年代那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抗战期间,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几万干部、战士和学生的吃穿用成了难题,“我们曾经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面对空前严重的物质困难,1939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生产动员大会上尖锐地指出:“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当然,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更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我们的回答是四个字——自己动手。”为此,毛泽东同志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于是,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陕甘宁边区迅速开展起来。八路军三五九旅在王震旅长的率领下挺进南泥湾,在“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声中,掀起了开荒生产的热潮。
初到南泥湾,没有地方住,战士们就用树枝、杂草搭简陋的帐篷,露宿山林野谷;没有粮食吃,就到山上、河边去挖野菜;没有鞋穿,就动手编织草鞋;开荒的工具不够用,就找废铁自己造……办法总比困难多。三五九旅上至旅长,下至勤务员、炊事员,一律编入生产小组,王震带头参加生产劳动,与战士们一起开荒种地、纺纱织布。在广泛开展的劳动竞赛中,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劳动英雄。一位名叫郝树才的战士,在1943年开荒竞赛中用镢头开荒地四亩三分,创全区军民开荒最高纪录,还得到了一个“气死牛”的绰号。
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里的一组数字记录了三五九旅创造的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1941年,开荒种植1.12万亩,产粮1200石,蔬菜完全自给;到1943年,开荒达到10万多亩,产粮12000石,做到了粮食和经费全部自给;到1944年底,南泥湾种植面积已达26万多亩,收获粮食37000石,达到了“耕二余一”甚至“耕一余一”,并向陕甘宁边区政府缴纳公粮10000石。
站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我仿佛看到了过去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又真切见到了现在发展红色旅游、休闲康养、现代农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的南泥湾景区,也认识了传承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在新领域“拓荒”的年轻一代。从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到陕北“好江南”,再到今天的南泥湾,奋斗的故事不断续写……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离开南泥湾时,是一个朝霞满天的早晨。在返程的列车上,我和朋友不由自主哼起了《南泥湾》……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萧睿尔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生活太久,几乎忘却了麦田里丰收的喜悦;在卖衣服的实体店和网店一件件精心挑选时,几乎忘却了衣服也曾由母亲一针一线细细缝制;在关上房门隔绝外界喧嚣时,几乎忘却了温情脉脉的邻里关系……当我走进南泥湾,那些遗落的美好又回到了我身边。
这个美好是自然的、人文的、红色的。
穿过南泥湾稻香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大片大片金黄的稻田。透过这片稻田,我似乎看到农民播种时滴到泥土的汗水、看到种子生根发芽破土而出的幼苗、看到丰收时节面对田间地头滚滚稻浪,每个人脸上灿烂的笑脸。于是,我焦虑、浮躁的心一下子平静了下来,人生何尝不像种庄稼呢?诗人余世存在《时间之书》中写道:“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想要有收获,就要学会付出和坚持,这是很公平的事情。
走进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我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20世纪40年代那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抗战期间,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几万干部、战士和学生的吃穿用成了难题,“我们曾经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面对空前严重的物质困难,1939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生产动员大会上尖锐地指出:“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当然,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更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我们的回答是四个字——自己动手。”为此,毛泽东同志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于是,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陕甘宁边区迅速开展起来。八路军三五九旅在王震旅长的率领下挺进南泥湾,在“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声中,掀起了开荒生产的热潮。
初到南泥湾,没有地方住,战士们就用树枝、杂草搭简陋的帐篷,露宿山林野谷;没有粮食吃,就到山上、河边去挖野菜;没有鞋穿,就动手编织草鞋;开荒的工具不够用,就找废铁自己造……办法总比困难多。三五九旅上至旅长,下至勤务员、炊事员,一律编入生产小组,王震带头参加生产劳动,与战士们一起开荒种地、纺纱织布。在广泛开展的劳动竞赛中,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劳动英雄。一位名叫郝树才的战士,在1943年开荒竞赛中用镢头开荒地四亩三分,创全区军民开荒最高纪录,还得到了一个“气死牛”的绰号。
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里的一组数字记录了三五九旅创造的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1941年,开荒种植1.12万亩,产粮1200石,蔬菜完全自给;到1943年,开荒达到10万多亩,产粮12000石,做到了粮食和经费全部自给;到1944年底,南泥湾种植面积已达26万多亩,收获粮食37000石,达到了“耕二余一”甚至“耕一余一”,并向陕甘宁边区政府缴纳公粮10000石。
站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我仿佛看到了过去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又真切见到了现在发展红色旅游、休闲康养、现代农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的南泥湾景区,也认识了传承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在新领域“拓荒”的年轻一代。从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到陕北“好江南”,再到今天的南泥湾,奋斗的故事不断续写……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离开南泥湾时,是一个朝霞满天的早晨。在返程的列车上,我和朋友不由自主哼起了《南泥湾》……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