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513期:第02版 综合

政协“金点子”拓宽县域发展“新路子”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坚持因地制宜,壮大县域经济,发挥优势,打造主导产业。坚持协同联动,夯实城镇基础,县城要扬龙头,乡镇要有特色,乡村要提内涵……”10月20日,在省政协“提升县域经济水平”专题协商会上,省政协副主席张晓光分享自己的观点,与大家共议话题。

当天,省政协组织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相关负责同志;有关省级民主党派负责同志;部分省政协专委会主任、专职副主任,常委、委员和有关专家学者,共同为提高县域经济建言献策,力促我省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擦亮资源禀赋底色

在分析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时,省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张普庆认为:“一些地方在发展中忽略了地理区位、空间范围、要素禀赋、产业结构上的独特属性,发展目标上追求大城市化、产业结构上追求‘大而全’,无效投资导致债务和经济风险骤升。”

他建议,要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县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因素,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改革县级财政体制,通过提高县级政府的分税比例、扩大县级政府的税源范围、增加县级政府的非税收入等方式,增加县级财力来源,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省政协委员,商洛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王宁岗则建议,要立足资源禀赋,按照“一县一业”清单和总体发展思路,持续用力上项目、兴产业、抓落实,打造立县之业、兴县之业。要持续加大对产业发展、科创研发、城镇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壮大县域发展格局。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加快我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型城镇化是载体,城乡融合是关键。”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何存贵说。

他建议,要加快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专项规划,增加财政专项投入,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对接和联通,推动改善人居环境。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满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求。

省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张涛建议,要全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能片面追求城镇化率;要严格县域城镇建设边界,统筹城乡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坚持保障城乡互补、工农互促、互为配套的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项目用地;进一步激活城乡建设的存量空间,对城乡建设中利用低效的项目用地,鼓励多种方式的再开发利用。

提升产业规模和效益

省政协委员、铜川市政协副主席、民建铜川市委会主委冯艳莉认为,一系列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使县域主导产业规模和效益得到提升,县域承载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正在显现。但是,对于部分产业功能县来说,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

为此,她建议挖掘培育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加大对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的投入,以投资结构优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县域经济“换道跨越”。

省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冯永忠提出打好全链发展牌的建议,以龙头引领延链,支持县域本地企业加快发展,全力招引培育一批链主项目和头部企业,一体打造全产业链条;以精深加工强链,按照“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以三产融合补链,坚持有种有养有加工,积极探索田园养生、研学、科普、民俗、民宿等新业态新模式,实现特色农业由卖产品向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转型。

本报记者  郝佳伟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