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564期:第02版 综合

为了缓解患者就医孤独,更好地应对日益智能化的就医流程,一种新兴职业——陪诊师,正在各大城市逐渐流行并发展迅速

“临时家人”的温情陪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许多人把独自看病称为“深度孤独”。网上曾盛传一张关于十级孤独的等级表,“一个人做手术”是最高一档,被评为“终极孤独”,引发无数人的强烈共鸣。

为了缓解患者就医孤独,更好地应对日益智能化的就医流程,一种新兴职业——陪诊师,正在各大城市逐渐流行并发展迅速。

走进医院,熟悉医院布局、就诊流程的陪诊师会全程带着患者,穿梭在不同科室及服务窗口之间,帮助挂号、陪同就医、代取药品和报告,甚至充当家属的角色,为患者提供来自“临时家人”的陪伴与温情。

陪老人就医的“临时家人”

“这里人多,我走路快,你得跟紧点。”11月28日下午,在西安市某三甲医院就诊大厅初见陪诊师“柚子”时,她一边提醒,一边赶着帮患者排队预约检查。

考虑到是外地患者,“90后”陪诊师“柚子”在全力赶时间。“医生开具的检查单,能多做一项,就尽量往前赶,这样患者整个看病周期会缩短些。”排队间隙,“柚子”介绍起自己的工作。

“柚子”服务的这位患者来自甘肃省。因不放心家人出远门看病,患者的女儿为其父亲预约了陪诊师。“同为女儿,我特别理解患者女儿的心情,也明白她的担忧,我能做的就是帮助患者合理、高效就诊。”“柚子”坦言,如今,陪伴老年人就医,已占据其陪诊业务量的“半壁江山”。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陕西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811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20.5%,陕西省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加剧,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存在着“看病难”问题。

多位陪诊师表示,他们接到最多的单是孩子给父母下的单。下单的是年轻人,看病的却是老年人,老年人自然而然成为陪诊师的主要服务对象。

“很多老年人或者外地患者对就诊流程不熟悉,比如什么病挂什么科室的号,如何预约挂号,扫码、缴费、做检查和拿检查结果该怎么操作,这些都属陪诊师的业务范围。”“柚子”认为,放眼整个医疗市场,陪诊师的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

在传统认知里,孤寡老人看病显得有些悲凉,可在陪诊师的实际经历中,他们看到的更多则是无奈:“很多子女其实很关心父母看病的情况,之所以无暇陪同,大部分还是因为没有办法请到假。”“柚子”表示,很多时候看病不是两三天能够看好的,但是子女请假最多只能请个两三天。

虽是一项就诊服务,但陪诊师提供的更是一种陪伴和关爱。有患者家属认为,请陪诊师作为“临时家人”陪同老人看病,不仅提高了就诊效率,更能给予老人一份温暖的陪伴。

年轻人的孤独也应被看到

网络上各平台的陪诊师逐渐增多,这个群体的从业者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许多陪诊师表示,他们是在抖音等网络平台刷到的这种新兴职业。“一天收入五六百元,每月收入上万元,这样的条件对于年轻人来说诱惑力还是很大的。”作为一名“90后”,陪诊师“大白”坦言,当初之所以选择做陪诊师,是被互联网上流传的收入吸引了。

但真正加入其中,“大白”发现,高收入仅限于极少数人。“除了收入之外,干的时间久了,也会发现这个职业更有意义的一面:能够帮助到别人,还是很好的。”“大白”说。

有年轻人给父母买陪诊服务,也有年轻人给自己下单。

当越来越多的“90后”加入陪诊师队伍,其所面对的客户群体中,年轻人的占比也在逐步增加。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就医孤独现状,似乎已经成为那个“房间里的大象”:明明它就在那个地方,但往往总是被人视而不见。

“我们总觉得空巢老人看病难,但事实上,那些在异乡独自奋斗的年轻人,他们的看病就医情况,也应该被社会看到并重视。”“大白”这样说道。

此前的一次陪诊,当“大白”看到一个小伙子因腿部受伤、无人照料,只能凭着未受伤的单腿跳着下楼,那种因共情所产生的无力感瞬间袭来。

那天,“大白”陪这个小伙子看完病后,收到了对方发来的一条信息:“谢谢你,你就是我的兄弟。”读完后,“大白”心里久久不是滋味。

接受采访的多位陪诊师表示,他们在工作中遇到过很多“社恐”或独居青年,这些年轻人大多不愿意麻烦亲朋好友陪自己在医院奔波,但也难以忍受独自就诊的复杂与孤独。

“陪诊不仅仅是排队挂号、帮忙拿药这么简单,陪诊提供的是个性化的专业服务。只有用心关注客户的内心需求,投入感情去陪诊,才能让顾客满意。”陪诊师刘艳芳感慨。

陪诊师的职业价值与行业未来

也有陪诊师坦言,一些患者“不会看病”,问的都是重复的、不重要的问题,医生想要了解的信息,患者又答不上来。这个时候,陪诊师的专业性就凸显出来。

陪诊中,当患者听不懂一些医学专业用语时,护士出身的陪诊师“柚子”便会充当“翻译”,一面向医生陈述患者病情,一面向患者表述医生的诊疗方案。可以说,陪诊师在患者和医生之间搭建了一座小小桥梁,也提高了患者就医效率。

帮助有需要的人,偶尔能提供一些专业意见——这让诸多陪诊师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但他们也在思考:陪诊行业如何更专业和规范?

“目前在国内,陪诊师并没有权威认证的资格证,甚至都算不上正规职业。”“柚子”说,在网络上,很多短视频都在传递着“做陪诊师,轻松月入过万”的信息,这让大众很容易产生误解。

而更大的误解,则是许多人会不自觉地将陪诊师与“黄牛”混淆并联系起来。“许多人以为我们有能力插队弄到号。每次听到有人这么说,我心里总是感觉很无奈。”刘艳芳表示,她所属的陪诊公司对员工提出严格的陪诊“边界”,例如不能为患者推荐医院、医生等。

刘艳芳内心清楚,如今陪诊师行业也存在一些乱象,一些“黄牛”、医托或医药代表以陪诊之名,行营销之实。但接受采访的多名陪诊师坦言,正规的从业人员,都希望陪诊师有朝一日能成为被国家和社会所认可的职业,有一套规范化标准和流程。

“如果陪诊师行业规范了,相信该行业发展也会越来越好,对从业者、患者及家属都会有好处。”“柚子”说,许多陪诊师都在期待这个行业越来越正规,也相信未来陪诊市场的发展前景定会更加广阔。(周明文)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