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103期:第02版 综合新闻

猕猴桃产销要以消费者为导向

——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首席专家刘占德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在今年的农高会上,宝鸡眉县和咸阳武功县的猕猴桃展区不约而同地打出了无膨大剂、无污染等卖点,然而,参会者大多半信半疑。如今,作为我省继苹果之后的第二大果业,猕猴桃产业发展的瓶颈是什么?应对在新西兰奇异果冲击下的出路在哪里?11月6日,记者专访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首席专家、陕西省现代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占德,希望能为陕西猕猴桃产业良性发展找到药方。

记者:目前,陕西猕猴桃售价基本在5元左右,同新西兰奇异果相差近10倍。最近的一份国内权威机构调研显示,国产猕猴桃的口感和风味多数优于进口品种,可为何口感完胜,价格大败?

刘占德:经过多年的市场选择,绝大多数国产猕猴桃从树上摘下来之前是合格的,是优质的。参考奇异果定价,一枚优质猕猴桃价值1美元是合理的,可实际上售价不到1元人民币。原因是我们的市场秩序、营销能力和销售环节还不顺畅,还有缺陷。果品品性五花八门,成熟度没有严格标准,流通环节缺少监督。收购商和销售商还存在急功近利的行为:收购商(果贩子)采用保鲜剂处理保证最大商品率,销售商过度重视包装而轻视客户需求,导致国产猕猴桃大多徘徊在低端消费市场。

记者:消费者提起猕猴桃,又爱又恨。绕不过去的便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就是俗称的“膨大剂”,您怎么看待猕猴桃植物调节剂的使用?

刘占德:一直以来,我不认可把猕猴桃问题简单归结于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今年,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3281号建议的答复中称,在我国,施用过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农产品对消费者来说是非常安全的。答复中特别提出膨大果实常用的氯吡脲毒性(半至死量大于4918毫克/千克)低于食盐(半至死量为3200毫克/千克)。前些年,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存在收购商为了追求果型大、诱导猕猴桃果农过度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行为。而近几年,随着新西兰奇异果市场冲击,收购商和果农都很重视果品质量,不再盲目地追求产量而过度食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记者:2015年以来,佳沛新西兰奇异果销售商已经逐步同国内生产企业合作。目前,他们尝试在陕西种植绿心猕猴桃,在河南种植黄心猕猴桃。您认为,作为全国猕猴桃生产第一大省,我们该如何应对“狼”来了?

刘占德:“与狼共舞”,才能进步,才能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有世界眼光,在“与狼共舞”的过程中,我们的营销链条才能完善,品质才能持续稳定,才能让消费者随时随地买到好吃放心的猕猴桃。实际上,果农更关心的是能不能卖上好价钱,产品品质和风味达到佳沛公司的要求,对方能高于目前市场价收购,果农何乐而不为。

换句话说,佳沛公司是国际品牌、是标杆,他们采取冷链运输、冷柜待售的模式后,奇异果实现了即买即食,成熟期到使用期间隔由7天延长到20多天,这些先进的品质控制经验和能力值得我们学习。

记者:消费者购买猕猴桃几乎都有不理想的购物体验:买回家的猕猴桃,放着放着大部分就坏掉了,是不是因为这一原因,叠加了消费者的不信任,为了吃得放心,消费者不得已选择即买即食的奇异果?

刘占德:如今,猕猴桃销售过程中,大部分是硬邦邦的果子。消费者购买时,果品是否合格,是否变质,消费者不懂,销售者也可能不懂。如果在收购过程中,使用了保鲜剂,这样的猕猴桃便成了“僵尸”果,没有自我成熟的能力。如果在采摘过程中,还有摔伤、病害,成长期还过度施用膨大剂,这些潜在变质的风险,很容易全部转嫁给消费者,不可避免地出现批量变质产品的购物体验。

因此,猕猴桃产销要以消费者为导向,重视购买体验,实现同香蕉一样,可以买软的,买能吃的,实现即买即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解决供货链问题,把风险留给自己,把高品质的果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