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600期:第04版 读书

路,就是书

——读新版《文化苦旅》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新版序言中写道:“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我一下子就被“时间”“文字”“老庭院”攫住了,这不就是人们神往的意境,何苦之有?初看书目,我本能地以为这趟“苦旅”不过是一场文化人的自嘲,却完全没有掂量出“荒凉”和“蹀躞”背后的沉重。

直到我翻开书,一页页读下去,那种震撼才像一记记重锤不断在心里敲下。余秋雨先生的苦旅非但不是病恹恹的苦叹,简直就是振聋发聩的呐喊。二十世纪末,他一个人冒着生命危险,穿行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等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重大古文明的遗址。在文明被湮没的地方,他顾不上舟车劳顿,顾不上身家性命,不倦地为散落在这个星球上的文化把脉号诊,开出一剂剂让人猛醒的药方。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美好的梦想:一边用脚步丈量名山大川,一边用文字书写胸中丘壑,那将是何等幸事。但读完书,我沉默了。我的梦想,在余秋雨先生眼里却是苦旅?这是一个还没有出发的人难以想象的。

我重新思考起路和书的关系。

如果每本书里都有作者的踏遍千山,那满纸山水,又有多少藏进了我的胸中,还是仅仅成了一种文化摆设?如果每次旅行都是一种阅读,那满山文字,又有多少印入了我的脑中,还是仅仅成了一场旅行炫耀?

历史的山路上,蹀躞万里的人不在少数,能够把文化探寻作为使命的,能够把这种使命以冷静的笔触记录下来的不多,余秋雨先生算得上一个。

这种与文明现场对话的“山河文化”,渐渐让书房里的人景仰起山川来,渐渐让山川中的人崇拜起文化来。这种景仰和崇拜,来源于都江堰的上善若水,来源于莫高窟的泣血伤口,来源于阳关的千年风雪,来源于西域的非凡宏大,来源于杭州的高贵美丽、黄州的苦难倔强,来源于避暑山庄的惨淡背影,来源于宁古塔的流放悲歌,来源于山西的晋商风云,来源于天一阁的藏书历险……

行不完的路,读不尽的书。

这种震撼,让“到此一游”脸上一红,赧然隐去。这种震撼,让读者掩卷沉思,让行者踔厉向前。人们不由得关心起那些遗迹遗址,念叨起那些飘零在风雨中的文化。这趟苦旅,让书里书外的陪伴者心头一惊——原来,文化极有可能就藏在你走过的路当中。这趟苦旅,唤醒了人们对山河、文化和阅读的敬畏之心。

到这时,我们已经明白,所谓苦旅绝非仅指旅行之苦。和个人的历险比起来,文化的历险更是惊心动魄。余秋雨先生的苦旅,在山河之间,更在文化之间。旅行之苦、人生之苦、文化之苦,让人不得不停下来,回过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那里有晴天,也有风雨;有欣慰,也有忧思;有平川,也有峡谷;有坦荡,也有戚戚;有辉煌,也有落寞。这种苦,余秋雨先生解释为“艺术的最佳背景,不是金色,而是黑色。”艺术如此,文化如此,人生亦如此。

合上书,我眼前已经没有了“时间”“老庭院”这些温馨的画境,有的只是一个在人类文明轨迹上艰难走着,一步一书的倔强形象。不,不是一个,是一群。迎面走来的,还有李冰、苏轼、巴金……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此,余秋雨先生在书中作了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我想,对于徜徉山水间的读者来说,这是对旅行和文化的最佳注解。

我们曾经去过很多地方,行了那么远的路,看了那么多的风景,听过那么多的故事,抖落那么多的风雪,大部分时间,却只是将“肤浅”二字撒落在了走马观花的路上。只有旅途,没有文化;只有路,没有书。这是旅行的悲哀,也是山河的悲哀。果真如此,则老庭院里将会没有文字和时间厮磨,也就没有文化存在的温暖方式。

这样一想,我便放缓脚步,与石头对话,与泥土对话,与古木对话,与流水对话,与建筑对话,与残留在空气中的遥远的文化对话。我想,唯有如此,才当得起“路,就是书”。□王建华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