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过分夸大“蓝领收入上涨”
随着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我国蓝领群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近日,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蓝领群体月均收入为6043元,其中月嫂、货车司机、外卖员等职业收入水平居前列。蓝领平均收入的上涨,引发了不同角度的解读。
说起蓝领,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在一线建筑工地、生产流水线上,日复一日依靠体力劳动换取报酬的农民工群体,在工作环境、工资收入等方面都和坐在办公室工作的白领有较大差距。但那是老一代蓝领的状况,如今,蓝领群体既包含在制造业、建筑业、传统服务业等行业就业的劳动者,也包括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依托互联网平台衍生的新就业形态工作者。掌握一技之长的蓝领工人收入水平在逐步攀升,有的行业月入上万元已不是稀罕事,一些蓝领职业具有不小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机遇。
当前社会分工精细化、社会需求多样化,新生代蓝领群体的就业领域、工作模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生活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多的新就业机会,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让他们有更高的职业期待。同时,新生代蓝领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比父辈高,自主选择职业的意愿和能力更强,由于择业观念的转变和蓝领职业收入竞争力的提升,越来越多人会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主动选择灵活自由、收入确定性高的蓝领行业。据《报告》显示,外卖员、保安和美容美发师对职业的正向情绪较强,近七成外卖员认为从事的职业多劳多得。
这些新的发展和变化,不仅反映了市场对于蓝领工作者的经济认可,更体现了其职业内容和价值的日益多元化。不是所有蓝领工作都能获得高收入,尤其在一些看似很普通的工作中,要取得高收入,付出的不仅是实实在在的汗水和精力,还需要脑力的加持。比如,外卖员送外卖不光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需要在送单前,统筹安排好送单路线,找到最省时省力的路线,而这也是一种职业技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者的职业积累和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高薪也不足为奇。
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为有“一技之长”的个体带来相对高的收入,同时也创造了众多灵活的新职业新岗位。这些新职业正成为农民工就业的“蓄水池”,让就业更加多元化,为个人的发展赋予了更多可能性。他们与城市的关联度增加,对职业和自我发展的认同度增强,更有利于实现“人”的城镇化,也为一些农民工再就业和创业搭建了“中转站”。这些劳动者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无数家庭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当然也要看到,蓝领群体收入逐渐升高,是市场评价的结果,这是对一个工种的单一评价,并不是对其他职业的价值和工作人员能力的否认。蓝领与白领群体月均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并不是说“读书无用”和脑力劳动不值钱。
还要注意的是,社会上有很多关于蓝领工人高薪的讨论,诸如泥瓦工月收入2.5万元、建筑工人月收入超过4万元的新闻热点等,且不说这些收入的计算方式本身也存在一些争议,更何况某个岗位或者个体的案例并不能代表行业整体情况。所以我们在看到劳动力价值提升的同时,不能过分夸大蓝领群体工资上涨的情况。
当前,不少蓝领选择进入新就业形态。下一步更好发挥新就业形态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作用,要给予蓝领群体更多的客观关注,不只停留在工资待遇范畴,其他各项权益保障也要跟上,要在工作生活平衡、劳动保障加强、劳动力市场流动性与公平性等全方面发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职业环境。□骆玉兰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随着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我国蓝领群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近日,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蓝领群体月均收入为6043元,其中月嫂、货车司机、外卖员等职业收入水平居前列。蓝领平均收入的上涨,引发了不同角度的解读。
说起蓝领,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在一线建筑工地、生产流水线上,日复一日依靠体力劳动换取报酬的农民工群体,在工作环境、工资收入等方面都和坐在办公室工作的白领有较大差距。但那是老一代蓝领的状况,如今,蓝领群体既包含在制造业、建筑业、传统服务业等行业就业的劳动者,也包括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依托互联网平台衍生的新就业形态工作者。掌握一技之长的蓝领工人收入水平在逐步攀升,有的行业月入上万元已不是稀罕事,一些蓝领职业具有不小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机遇。
当前社会分工精细化、社会需求多样化,新生代蓝领群体的就业领域、工作模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生活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多的新就业机会,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让他们有更高的职业期待。同时,新生代蓝领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比父辈高,自主选择职业的意愿和能力更强,由于择业观念的转变和蓝领职业收入竞争力的提升,越来越多人会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主动选择灵活自由、收入确定性高的蓝领行业。据《报告》显示,外卖员、保安和美容美发师对职业的正向情绪较强,近七成外卖员认为从事的职业多劳多得。
这些新的发展和变化,不仅反映了市场对于蓝领工作者的经济认可,更体现了其职业内容和价值的日益多元化。不是所有蓝领工作都能获得高收入,尤其在一些看似很普通的工作中,要取得高收入,付出的不仅是实实在在的汗水和精力,还需要脑力的加持。比如,外卖员送外卖不光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需要在送单前,统筹安排好送单路线,找到最省时省力的路线,而这也是一种职业技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者的职业积累和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高薪也不足为奇。
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为有“一技之长”的个体带来相对高的收入,同时也创造了众多灵活的新职业新岗位。这些新职业正成为农民工就业的“蓄水池”,让就业更加多元化,为个人的发展赋予了更多可能性。他们与城市的关联度增加,对职业和自我发展的认同度增强,更有利于实现“人”的城镇化,也为一些农民工再就业和创业搭建了“中转站”。这些劳动者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无数家庭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当然也要看到,蓝领群体收入逐渐升高,是市场评价的结果,这是对一个工种的单一评价,并不是对其他职业的价值和工作人员能力的否认。蓝领与白领群体月均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并不是说“读书无用”和脑力劳动不值钱。
还要注意的是,社会上有很多关于蓝领工人高薪的讨论,诸如泥瓦工月收入2.5万元、建筑工人月收入超过4万元的新闻热点等,且不说这些收入的计算方式本身也存在一些争议,更何况某个岗位或者个体的案例并不能代表行业整体情况。所以我们在看到劳动力价值提升的同时,不能过分夸大蓝领群体工资上涨的情况。
当前,不少蓝领选择进入新就业形态。下一步更好发挥新就业形态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作用,要给予蓝领群体更多的客观关注,不只停留在工资待遇范畴,其他各项权益保障也要跟上,要在工作生活平衡、劳动保障加强、劳动力市场流动性与公平性等全方面发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职业环境。□骆玉兰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