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像
□查云昆
人像画中,最敏感的,莫过于给自己画像了。
给自己画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由心生,貌缘情起。给自己画像,就是把自己的心情戴在脸上,把自己的灵魂招来眼中,而那种外敛而内溢的个性却似乎隐藏了一座尘封许久的火山,仿佛也只有在笔端纸面才得以完全迸发。
在走过的每一个时期,面貌与心情都会有深刻而又清晰的记录。在脸颊上的皱纹比人生规划还要清晰之际,我不但走过从前的自己,还走入一个时期的记忆。可记忆却像是倒在手掌心的水,不论摊开还是紧握,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其实,当自己在开始喜欢回忆的时候,便是老的起始。假如,自己还是一个孩子,尚可留在时光原地,席地而坐,一边聆听那些永不老去的故事,一边慢慢皓首变老。
可现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假如”,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重新规划设计。当明天变成今天,成为昨天,最后成为记忆里不再重要的某一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被时间推着向前走,这不是静止火车与相邻火车交错时自己仿佛还在前进的错觉,而是真实在变老,在这件事里,也就成了另一个自己。
人生,就像是窖藏多年的一罐陈年老酒,浓烈而芳香。自己经历白天和黑夜,走过春夏与秋冬,尝遍酸甜与苦辣,人生便有了重重叠叠的记录和回忆。像我这样从小在农村长大,日日夜夜被红土温柔的手臂环抱,整天在绿色海洋里徜徉的农家孩子,儿时捉蛐蛐、逮泥鳅、摸鱼虾、掏鸟蛋、偷地瓜的那点天真爱好,也早已在父母沉重的巴掌声中被收拾得一干二净。
其实,人的一生有一个半童年。一个童年是在自己小的时候,而半个童年则是在自己孩子小的时候。童年,是人生的神话时代,将信将疑,一半靠父母的零星口述,很难考究。一旦错过了自己的童年,只能珍惜第二次机会,那便是自己孩子的童年。
快乐的童年,是双全的互惠。孩子长大了,孺慕儿时的亲恩;而父母老了,则眷恋子女的儿时。因为父母与稚儿之间的亲情,最为原始,最为纯粹,最为强烈,印象也最为久远,最为深沉。漫步在荆棘的人生路上,我发现,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用儿女复制自己,一方面又靠记忆还原自己。我也试图挣脱这个怪圈,可不能天遂人愿。
近来,每每夜深人静之时,心底浮现的,常是儿女孩时仰面伸手,依依求抱时的憨态;夕暮归家,稚子等候时的欢喜;咿呀学语,脆生喊“爸”时的喜悦,只因那情状最萦我心。那情景,满满都是溢出来的甜蜜。稚子归家的晚餐桌上,热汤蒸腾,灯氲温馨,一家人围成一桌,一时四口齐张,享食菜馔,笑语争出,叽叽喳喳一片,天伦之乐莫过于此。
现今回味,只是为了从干枯记忆里找回一点淡淡的童年。因为,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笑的微笑!现如今在城中钢筋和水泥混凝土之间感受到的,大抵是郁闷不堪的孤寂与压抑。可肩上担着养老育幼的责任却不让我有丝毫懈怠和慵懒,就好像一棵饱经风霜的梨树,不会也不能去安享晚年,因为它知道,自己的使命尚未完成,还得一如既往享人以梨,还得吸收日光和空气,还得拼命与自然和谐,还得努力挣扎活着……
虽已近天命,但原先明朗犀利的目光却被阅历蚕食得昏黄浑浊,而过往人生的感悟却与日俱增。有人说,“人的前半生,费尽心思,将自己练成一个混蛋;后半生,又费尽心思,研究自己为什么是一个混蛋”。现细考量,还真是这么回事。一个人的成熟,不是心变老,而是泪在打转还能微笑!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现如今,笑着笑着就哭了。小时候画在手上的手表从来没有走过,但却带走了自己最美的时光。起先轻描淡写就能把自己的轮廓勾勒得干净利落,但随着年岁增长,原本硬朗的身子骨亦每况愈下,中年已显老态,给自己画像介于清晰与模糊之间。不论磨难如何消沉,艰劬如何挺过,憋屈如何释然,尽管泪眼婆娑,但还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回敬自己一个悭涩的笑容。
我非常怀念孩童“喜则跳,惊则叫”的时节,可多年来的风雨坎坷路让我豁然明白,人的身体如同钟表,四肢五官、五脏六腑正如钟表内外的机件。命,正如钟表的发条。人吃喝,如同钟表须上弦;人得病,如同钟表须擦油泥;人变老,如同钟表老损。钟表一旦老损,发条慢动甚至停止转动,尚可以接,也可以换。可人的发条一坏,就如同钟表断了的发条,只能赴尘归土了。
俄罗斯《短》这首优美的小诗最让自己伤感,“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手握黄昏……”现在的自己,在忽略的字里行间去芜存菁,择最淡的心事,诠释坎坷的人生,企图让自己写满沧桑的脸颊有儿时溢满灵性的笑容,并伴着自己这双阅世深邃的眼神,坚毅而镇定,不喜也不惧,山稳水静,凝望着灵魂深处的那抹永恒温暖……
我想,这应该是当下不尽唯美,但最为真实和传神的画像了。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查云昆
人像画中,最敏感的,莫过于给自己画像了。
给自己画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由心生,貌缘情起。给自己画像,就是把自己的心情戴在脸上,把自己的灵魂招来眼中,而那种外敛而内溢的个性却似乎隐藏了一座尘封许久的火山,仿佛也只有在笔端纸面才得以完全迸发。
在走过的每一个时期,面貌与心情都会有深刻而又清晰的记录。在脸颊上的皱纹比人生规划还要清晰之际,我不但走过从前的自己,还走入一个时期的记忆。可记忆却像是倒在手掌心的水,不论摊开还是紧握,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其实,当自己在开始喜欢回忆的时候,便是老的起始。假如,自己还是一个孩子,尚可留在时光原地,席地而坐,一边聆听那些永不老去的故事,一边慢慢皓首变老。
可现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假如”,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重新规划设计。当明天变成今天,成为昨天,最后成为记忆里不再重要的某一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被时间推着向前走,这不是静止火车与相邻火车交错时自己仿佛还在前进的错觉,而是真实在变老,在这件事里,也就成了另一个自己。
人生,就像是窖藏多年的一罐陈年老酒,浓烈而芳香。自己经历白天和黑夜,走过春夏与秋冬,尝遍酸甜与苦辣,人生便有了重重叠叠的记录和回忆。像我这样从小在农村长大,日日夜夜被红土温柔的手臂环抱,整天在绿色海洋里徜徉的农家孩子,儿时捉蛐蛐、逮泥鳅、摸鱼虾、掏鸟蛋、偷地瓜的那点天真爱好,也早已在父母沉重的巴掌声中被收拾得一干二净。
其实,人的一生有一个半童年。一个童年是在自己小的时候,而半个童年则是在自己孩子小的时候。童年,是人生的神话时代,将信将疑,一半靠父母的零星口述,很难考究。一旦错过了自己的童年,只能珍惜第二次机会,那便是自己孩子的童年。
快乐的童年,是双全的互惠。孩子长大了,孺慕儿时的亲恩;而父母老了,则眷恋子女的儿时。因为父母与稚儿之间的亲情,最为原始,最为纯粹,最为强烈,印象也最为久远,最为深沉。漫步在荆棘的人生路上,我发现,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用儿女复制自己,一方面又靠记忆还原自己。我也试图挣脱这个怪圈,可不能天遂人愿。
近来,每每夜深人静之时,心底浮现的,常是儿女孩时仰面伸手,依依求抱时的憨态;夕暮归家,稚子等候时的欢喜;咿呀学语,脆生喊“爸”时的喜悦,只因那情状最萦我心。那情景,满满都是溢出来的甜蜜。稚子归家的晚餐桌上,热汤蒸腾,灯氲温馨,一家人围成一桌,一时四口齐张,享食菜馔,笑语争出,叽叽喳喳一片,天伦之乐莫过于此。
现今回味,只是为了从干枯记忆里找回一点淡淡的童年。因为,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笑的微笑!现如今在城中钢筋和水泥混凝土之间感受到的,大抵是郁闷不堪的孤寂与压抑。可肩上担着养老育幼的责任却不让我有丝毫懈怠和慵懒,就好像一棵饱经风霜的梨树,不会也不能去安享晚年,因为它知道,自己的使命尚未完成,还得一如既往享人以梨,还得吸收日光和空气,还得拼命与自然和谐,还得努力挣扎活着……
虽已近天命,但原先明朗犀利的目光却被阅历蚕食得昏黄浑浊,而过往人生的感悟却与日俱增。有人说,“人的前半生,费尽心思,将自己练成一个混蛋;后半生,又费尽心思,研究自己为什么是一个混蛋”。现细考量,还真是这么回事。一个人的成熟,不是心变老,而是泪在打转还能微笑!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现如今,笑着笑着就哭了。小时候画在手上的手表从来没有走过,但却带走了自己最美的时光。起先轻描淡写就能把自己的轮廓勾勒得干净利落,但随着年岁增长,原本硬朗的身子骨亦每况愈下,中年已显老态,给自己画像介于清晰与模糊之间。不论磨难如何消沉,艰劬如何挺过,憋屈如何释然,尽管泪眼婆娑,但还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回敬自己一个悭涩的笑容。
我非常怀念孩童“喜则跳,惊则叫”的时节,可多年来的风雨坎坷路让我豁然明白,人的身体如同钟表,四肢五官、五脏六腑正如钟表内外的机件。命,正如钟表的发条。人吃喝,如同钟表须上弦;人得病,如同钟表须擦油泥;人变老,如同钟表老损。钟表一旦老损,发条慢动甚至停止转动,尚可以接,也可以换。可人的发条一坏,就如同钟表断了的发条,只能赴尘归土了。
俄罗斯《短》这首优美的小诗最让自己伤感,“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手握黄昏……”现在的自己,在忽略的字里行间去芜存菁,择最淡的心事,诠释坎坷的人生,企图让自己写满沧桑的脸颊有儿时溢满灵性的笑容,并伴着自己这双阅世深邃的眼神,坚毅而镇定,不喜也不惧,山稳水静,凝望着灵魂深处的那抹永恒温暖……
我想,这应该是当下不尽唯美,但最为真实和传神的画像了。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