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634期:第04版 读书

意识突围 终将芬芳

——小说《芬芳》读后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生活没有承装泪水的器具,只有怀着一颗坚韧的心朝着光跑。这是我对《芬芳》这部小说主人公杨烈芳的总结。

其实,她个子不高,小眼圆脸,黑、胖,性格又烈,说实话,她一点也不具备一般小说女主角那种有一个漂亮的脸蛋、高挑的身材、温柔的性格的特质,但这个人物却母性、妻性、女儿性一身兼具。她是被抱养的女孩,从小就是母亲的好帮手,母亲不堪重负绝望自尽后,她不惜放弃自己的学业来供养哥哥读书,此时自私的父亲却仍旧冷眼旁观。她靠编娃娃筐为哥哥攒生活费,十四五岁的肩膀为哥哥撑起一片天空。后面哥哥距离录取线差三分,因为有需要自费的委培生名额,又是她陪着一起借了几千元钱,才送哥哥进了师范。再往后,哥哥当了老师,去了教育局,结婚生女……而她从编娃娃筐到去编织袋厂做工人,再到家具销售赚了两万元提成,又想到为哥哥买房。所幸,哥哥嫂子都是好人,烈芳付出的这一切,也在她困难的时候得到了回馈。

在那个年代,许多女孩在经济状况差的时候,要面临父母把经济和资源倾斜给家中男孩的命运。这种事情并不鲜见。可以说,她的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没有逃避所要经历的苦难和责任,她的乐观和韧性具有中国传统美德,也有现代意识的觉醒和思考。清晰的自我定位、敏锐的眼光、积极学习新事物的心态,让她融入社会变革的潮流中,最终活出了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人物刻画得相当鼓舞人心和真实可信。

《芬芳》是一部由周瑄璞创作的长篇小说。作者看似只是以细腻的笔触,再现了前杨那片土地的人们平凡而普通的日子,实则是在探究社会变革对农村的影响。农村政策的把握、农村生活的了解、农民形象的捕捉、众多人物群像的塑造,勾勒出五十多年来人们物质与精神面貌的变化,揭开了一幅乡村巨变图景。在她笔下娓娓展开的虽是杨姓大家族的故事,但其实是以一个微观局部展现了社会历史进程中个体的命运。

时代是一个独特的背景,它塑造了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个人命运则是每个人在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事件和选择。书中内容从包产到户,写到了中国的快速发展时期。通过杨家四代人的故事,讲述了女性遭遇的苦难和困境,除了封建礼教和观念的束缚、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还有个人认知的局限等因素,不同女性在作者笔下走向了不同的命运。

烈芳的堂妹烈芹,自从见过西安回来的丽雯姐,听她讲外面的世界,以及十七岁时,与来村里唱戏的剧团打锣的英俊青年短暂相遇,竟成了她此后人生中难得的美好回忆。她贫穷的童年、失意的青中年让她饱经风霜……小烈的妈妈春棉,结婚不久,丈夫瘫痪在床,熬了四十年才离开人世。一个女人撑着一个贫穷的家,熬干了岁月、熬枯了人生。人老了,脑子都不再清楚了,还在给几个子女带孩子。烈芳的嫂子罗巧芬,一个矮小的丑女人,嫁给成分不好的杨家大哥,两个弟弟打了一辈子光棍,永远沉默寡言、永远掏劲干活、永远温顺谦卑,他们与嫂子之间的暧昧不明,让乡村充满了流言。

其实,女性对待婚姻的方式,最能表现其意识的觉醒程度。书中的梅、烈芳、素芬都有过结束婚姻的经历,但不同的结束方式也能让我们对时代变革、观念变化感知一二。梅无法顺利摆脱残忍的婆婆和病弱的原配丈夫,于是通过慢性下毒抖落身上的枷锁;素芬遭受了木锹王一家的背叛,她无法也不愿以琴琴的奶奶和妈妈为“榜样”苦熬岁月,等男人晚年回心转意,而是果断拒绝家里人、村里人的劝说,离婚之后带着小秋自食其力地过日子;烈芳不愿意做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家太太,当她发现这场婚姻没有信任、彼此防备后果断离婚。

第一个走出前杨的引庆,在远方大城市解脱自己的小碟,白氏、金环、大娘……这些人物的现实表现和内心生活,都与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真实处境、文化氛围高度契合,从而很好地以个人命运的轨迹体现出时代的变迁。

个体的人生际遇,是其所处时代的鲜活缩影和生动注脚,值得被置于文学的“放大镜”下重新审视。当你回头看,在可以载入历史的节点,每个人也只是平平常常在做自己的事情,以草蛇灰线的蝴蝶效应,最终推动车轮滚动,也融入历史的洪流中。而时代的脚步仍在前行,每一个普通人的命运也将随着时代浪花迎接更大的机遇与更丰富的选择。□张彦梅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