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109期:第01版 首版

“时隔38年,西安GDP重回全国20强”的新闻成为最近舆论关注的热点。那么,是什么让西安重回全国20强?西安经济加速奔跑的背后推手又是什么呢?

西安GDP重回全国20强 背后推手揭秘

关键字:揭秘,背后,全国,重回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时隔38年,西安GDP重回全国20强”的新闻成为本地关注的热点。笔者注意到,这份报告来自一家机构,仔细梳理可以看出,时隔38年西安GDP总量重回全国20强的确有着数据支撑。

那么,是什么让西安时隔38年GDP重回全国20强?西安经济加速奔跑的背后推手又是什么呢?

东北的衰落

一枝独秀的深圳

40年前中国在经济领域开始改革开放。那个年代,重工业称雄。1978年城市GDP排名中,上海独占鳌头。这一年的上海,GDP是第二名北京的2.5倍。除了上海,1978年也是东北辉煌的时期,沈阳、大连、哈尔滨、鞍山、大庆和长春共6座城市跻身20强。

1978年西安实现生产总值25.35亿元,距上榜只有一步之遥。两年后,西安以31.7亿元跻身20强。

在改革开放和产业转移的主导下,沿海和东部城市逐渐崛起。广州和深圳两大城市先后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主角。而随着重工业发展趋缓,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城市的经济也逐渐衰落。

深圳一骑绝尘,引领超一线城市。从2016年,计入研发投入之后,深圳GDP首度超过广州。2018年前三季度,四大一线城市,只有深圳以8.1%的实际增速跑赢了全国,北京GDP增速与全国持平,上海、广州都略低于全国。

陕西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指出,改革开放解放了城市生产力,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秘诀在于把握时代机遇。东部和沿海经济改革的典型城市由此实现超常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把包括西安在内的内陆城市甩在身后。

西安经济的遗憾

曾经失去的12年

1980年的西安为什么能跻身全国20强城市?本地经济学家分析,当时的西安经济总量占据先天优势,主要凭借“三线建设”后打下的航空、军工、电子、纺织和机械等工业基础,才有了西安20强位置。然而,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业经济的大踏步发展、产业的转移等原因,西安与其他同级别城市的差距开始拉大。

统计数据显示,西安GDP规模在1989年首次突破100亿元,并且排名居于全国中游偏上,1990年开始,西安的经济总量与增幅相对成都、杭州、武汉等城市开始放缓。1998年突破500亿元,紧接着在2004年、2008年、2010年和2012年,分别跨过1000亿元、2000亿元、3000亿元和4000亿元台阶。但遗憾的是,距这些年份的20强门槛一直存在差距。

笔者注意到,西安的GDP总量从2004年增幅出现较为明显的放缓。数据显示,2002年,全国副省级城市GDP排名显示:西安823亿元,排名第14位,与排名13位的长春差距327亿元;而到了2004年,全国副省级城市GDP排名显示:西安1096亿元,排名第14位,但是与排名13位的长春差距达到了439亿元,西安与上游城市的距离开始明显拉大。尤其是2006年到2016年的十年,西安GDP增长明显落后于同级别的城市。

本地一位不愿具名的经济观察人士分析,从2004年开始到2016年,西安经济发展与同级别城市相比,增长明显缓慢。与经济增长缓慢相对应的是居民收入也难以跟上同级别城市。这被业界称为西安失去的12年。

西安GDP名义增速达16.53%

受益于做加法和新兴产业提升

笔者注意到,西安前三季度GDP达5884亿元,同比增幅达8.2%,以名义增速来看,同比增幅达16.53%,在各城市中最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西安经济增长一直处在快车道,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统计,在2017年GDP靠前的50个城市里,西安名义GDP增速即位列各地首位。那么支撑西安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有哪些?张宝通认为,近两年西安发力招商引资,包括西商大会、硬科技大会的成功举办,取得的成绩已逐步显现。在去年固定投资力度加大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都出现了提速趋势。

今年1-9月,西安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1.4%,增速加快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制造业。包括三星电子闪存二期、吉利整车项目、隆基乐叶光伏项目和爱生无人机等投资项目都实现落地。

强省会战略的推进,被视为拉动西安发展的推手之一。去年西咸新区划归西安管理之后,该区原咸阳部分的生产总值开始纳入西安的统计核算,这部分增量也助推了GDP增长。

“中心城市做加法已成为时代趋势。”美好生活文旅研究院院长夏强说,尤其在中西部省份,城市规模扩大、容量增加,对于人口、资本、产业等资源的吸附能力也就越强;通过土地和产业转移获取的收益也就越多。

民营经济提振,也对西安经济产生了较大贡献。截至11月10日,今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超过42万户,而在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增速达20.6%。

有分析人士表示,除过上述原因外,行政效能革命也是重要的推手。

强二线城市经济分化

西安速度超越重庆天津

最近两年,国内关注度最高的城市,不是北上广深,重庆、成都、天津、西安、武汉、杭州等众多强二线城市成为新时期的“网红”。这背后反映的是这些地方城市营销的觉醒,不容忽视的则是地方经济增长的潜力。

然而在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统计中,网红城市的经济发展却出现分化。西安、武汉、成都等地增长依然强劲;重庆、天津和杭州等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降速。

重庆的发展轨迹,提出了经济转型升级的参考。今年前三季度,重庆地区生产总值为14773.3亿元,位列全国第五。与去年同期相比,重庆GDP名义增速下滑到3.24%,实际增速也下滑到6.3%。重庆经济降速,一个原因是挤水分,另一个原因是工业增速全面下滑。前三季度,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增长1.6%。

类似状况也存在于天津。继去年环保停工重创天津基础工业对于GDP的贡献之后,今年前三季度天津生产总值14658.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比去年同期下滑2.5个百分点。

西安制造业却依靠新兴工业品形成了正向拉动。前三季度,光电子器件产量同比增长3.6倍,新能源汽车增长77.3%,交流发电机增长65%,光纤增长70.3%。

夏强认为,重庆和天津作为国内重要制造业基地,多年来积攒的经济基础相对雄厚,而在产业发展面临换挡转型的阶段,西安先天资源禀赋和后发优势正在逐渐凸显。

以人才和人口引进为例。截至今年11月4日,西安迁入人口共计665551人,其中学历落户和人才引进占了66%。反观重庆,尽管总人口超过3000万,但“强区县”的局面并未扭转。据测算,最近三年,重庆主城区累计增加常住人口仅为46万。

全面发力“制造业+服务业”

是西安再提速的核心

按照以往经验,一个地区的三产占经济比重越高,也就意味着当地经济发展的潜能可观。今年前三季度,在第二产业同比增速达到8.3%的同时,西安第三产业增加值也实现了8.4%的快速增长。

“第一、第二产业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第三产业则是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西安交大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冯根福表示,西安科教和文旅基础实力较强,三产比重在全国城市中也比较突出,未来在产业效益上还有持续提升空间。

夏强认为,由资源向效益转化的逻辑并不难理解。西安可以说是国内经济发展的价值洼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并形成IP再造的基础;人口和消费能力正在增加,为商贸、餐饮、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创造条件。

那么,此过程中如何利用好既有的资源优势呢?“表面看我们缺资金和管理,其实根子上是观念保守。”一位从业文旅项目的人士介绍,在他们项目运营过程中,近一年前来学习和考察的有不少是成都等地同行。

也有本地观察人士认为,继续提升传统工业、全面发力新兴产业等制造业是西安再超越的重中之重。多元化发力互联网、科技、金融、旅游、文旅、教育、娱乐、餐饮等服务业是根本趋势。

张宝通表示,发展经济和做强城市规模,西安的观念和步子还可以更大胆一些,站在一带一路核心基础上,对于周边区域的接纳,也不仅仅是把GDP简单统一,更是为了形成“1+12”的聚集效应。(李程)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