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109期:第04版 观察读书

治理电商刷单还须监管“刷屏”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今年电商平台迎来第十个“双十一”,商家为吸引客流,竞相比拼促销力度,也有部分商家在“双十一”前依靠刷单平台,刷销量、刷好评,来提升商品在“双十一”的关注度,扩大销量。在“双十一”前,包括“握手网”“宝宝刷单网”等在内的多家刷单平台,业务频繁。

随着网购的迅猛发展,在网络交易平台上出现大量“刷单军团”,人数少则数千人,多的可达上万人。经过他们的点击,虚拟出来的高销量和好评,出现在一些电商的网页上。刷单已经形成了一种地下产业,被蒙蔽的最终是消费者。特别是,今年“双十一”期间,60万“刷手”在线上日夜奋战,在刷出交易额创新纪录的同时,也刷掉了“剁手族”真实的消费体验与获得感。

从表面上看,电商平台刷单造就了成千上万个收入可观的“刷手”,也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殊不知,刷单也刷出了电商虚假的销售业绩,刷出了有关部门对电商经营的监管漏洞。可见,刷单对于电商来说,是一种虚假的宣传手段;对于“刷手”来说,是一种不正当的职业;而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则是一种恶意的欺骗。换言之,广大消费者才是刷单背后的真正受害者。

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电商雇人刷单,等于聘用评论师进行虚假的评论,属于虚假宣传行为,违反了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其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而“刷单”成为一种地下产业不仅推高了网购成本,而且误导了消费者正确的选择和判断。特别是,采取欺骗手段刷单促销,属于一种不当竞争,损害一些正规电商及商品的利益事小,扰乱正常的网购市场秩序事大。

可见,治理电商刷单,还须监管“刷屏”。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采用刷单、炒信等方式,帮助自己或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宣传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情节严重的,最高可处200万元罚款,吊销营业执照。因此,对于惩治刷单行为来说,相关部门除了依法加大查处力度外,还应敦促平台通过技术手段等,完善交易规则、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张西流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