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643期:第04版 创造

德艺双馨耀梨园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朱峰

在秦腔戏迷圈子里,提起表演艺术家李娟,大家都会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作为她的戏迷和朋友,我们相识二十多年,彼此常有来往,算是对她比较了解。她在我心中留下了许多深刻而美好的回忆。

在舞台之外,李娟始终和蔼可亲,好像从来就没有烦心事。身为剧团副团长的她,没有架子,以诚相待,乐于助人,许多人亲切称她“娟姐”。不论何时收徒授艺,她始终坚持一个要求:学艺先要学做人,并且用言传身教带出一拨又一拨的徒弟。在爱人和女儿心中,她是贤妻良母;在父母公婆眼中,她是好女儿、好媳妇。对待朋友,她真诚友善。作为秦腔演员,只要没有演出任务,无论公事私事需要她帮忙,她都有求必应、随叫随到。

去年9月,我所在单位要在深圳举办一场募捐活动,其中有一个家乡戏的演出环节,我邀请她友情出演,她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不料,在我们举办活动的前一天,她突然接到通知,要待命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录制。时间发生了冲突,怎么办?为了保证深圳演出,她多方协调安排,当天从宝鸡结束演出后就风尘仆仆赶往深圳,参加完我们下午的演出活动,又连夜搭乘最后一个航班返回西安。那天她在深圳的演出,为现场营造了浓浓的乡情氛围,特别是在《秋风吹》唱段中,她一开腔就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文化文艺助力脱贫攻坚行动中,她经常深入农村参加各种义演,为群众送上了丰富多彩的精神大餐,受到广泛赞誉。

李娟之所以有众多的戏迷,源于她的秦腔艺术造诣。她是三原人,这里是名闻三秦的戏剧之乡,对秦腔艺术影响最大的明代状元康海、易俗社创始人李桐轩等就师出三原宏道书院。当年关中最著名的旦角演员隆德子、党甘亭、陈雨农都曾走红三原。也许受家乡浓郁文化氛围的熏陶,李娟从小就喜爱秦腔,12岁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员训练班,师承李凤云、杨天基,从此开启了她的从艺生涯。

入门学习戏曲后,李娟暗暗发誓,要做一名观众喜爱的秦腔演员。在训练班,她坚持从“唱、念、做、打”到“手、眼、身、法”用心学习,持之以恒练好一招一式,在汗水与泪水相伴、欢乐与痛苦交织之中,不知熬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经历了多少次摸爬滚打,终于使她从一个稚嫩的学员迈入了表演艺术家的行列,先后在《留下真情》《迟开的玫瑰》《屠夫状元》《盗草》《杨七娘》《杀嫂》等多个大戏中扮演主角,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生动的人物,并因此在西北大地有了众多戏迷粉丝。有一部专题片如此评价她:“这是一个朴实无华与喧嚣绝缘的演员,她坚持守正创新,绝不哗众取宠,只是坚守着秦腔、眉户传统戏曲的一亩三分地。回眸望去,《盗草》《杀嫂》《铡美案》《王宝钏》《双官诰》,哪个不是传统的经典,哪个不是有一长串鼎鼎大名的艺术家演绎在前,可硬是让李娟演成了自己的代表作、看家戏。于是,一场场登上了戏曲殿堂的传统戏,遇上了一个专啃硬骨头的演员,碰撞之下迸发出绚丽的艺术火花,为喜爱她的戏迷们奉上了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精神大餐。”

在李娟表演的诸多剧目中,最具特色的当属《杨七娘》和《双官诰》。后者以深沉动听的唱腔、清晰感人的道白,展示了她作为秦腔敏腔传人的艺术新高度;而前者更是通过扮相美、做工美,再现了一个气宇轩昂、活生生的三军统帅。著名作家雷达早有诗赞:“鹃鸟鸣声情悲壮,巾帼舞剑性刚强。奔驰万里红骝马,横扫千军杨七娘。怒目弯弓飞利箭,旋刀舞剑拼疆场。神功武将出秦地,盛誉雄风傲四方。”

我知道李娟在艺术领域获得了诸多荣誉和称号,比如国家一级演员、秦腔四大名旦、中国戏剧“梅花奖”,再如陕西省秦腔十佳演员、青年表演艺术家、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陕西省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梨园巾帼在艺术追求上打拼的身姿。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