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644期:第03版 读书

爱是创作动能

——王友芝散文集《往事如烟》阅读心得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一本书能给人一点感悟、一些启发、一缕想象,就是好书。石泉县女作家王友芝的散文集《往事如烟》,让我速读了一遍,又精读了十几篇,然后写下一句读后感:因为热爱,所以有力。或许因为是女性作家,该书充满浓郁的情爱、母爱和亲情之爱。然而,真正让我从中感知世态人情、天地凉热的,是她所倾情的人间大爱。

爱国家,其深情感天动地

该书的爱国之情,首先体现于第一篇文章《鎏金铜蚕出土记》。文章以细腻的描写,为我们讲述了石泉县池河镇谭家湾村农民谭福全一家为国献宝的曲折故事。1984年冬天,谭福全率儿女在门前的池河里淘金,淘出一枚金蚕。他请县上来人鉴定,初步判断是文物,便拒绝了购买、兑换等一系列诱惑,经过十个月的打听,终于在1985年9月23日将其送到陕西历史博物馆,交给了国家。文中关于他如何发现、怎样保管的描写,真实感人;关于他如何借路费、搭便车、赴省城的行为描写与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尤其是他生病之后不居功向国家伸手,于63岁就悲壮离世的情节,读来令人感叹良久。后来,这枚鎏金铜蚕因“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而声名大振,价值连城,陕西历史博物馆追授谭福全为“荣誉馆员”。然而,当馆方听说谭家生活困难,带信让他凭当年的收条申请补助时,谭福全的遗孀付远香断然谢绝。她谎称条子丢了,并告诫孩子们:当年我们把国宝献给国家,是应有的爱国行为,如今决不能以此来贪占国家便宜!

读到这里,我热泪盈眶。作者用深入的采访、质朴的语言,让一户普通农民的爱国情怀,因为国宝的传奇而荡气回肠,令人景仰。

爱家乡,把文脉融入血脉

池河镇是作者的出生地、成长地,她爱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老街上的一砖一瓦。无论是长大之后在外省工作,还是下海之后在天南地北闯荡,她都忘不了家乡的那一口土菜、娘家的那一碗面条。甚至,当事业有成,她不忘回馈家乡,并在后来用极大的热情去推动金蚕小镇建设、蚕桑文化研究及桑海沧田景区开发。

这一切,都是浓烈的乡情。这激情酿成的文字,让人越读越有嚼头。

当我读罢其若干回忆家乡往事、描写家乡人物、推介家乡美景的文章,再翻阅《情寄家乡池河镇》,看到作者关于池河古称直水,是子午道通汉江的入水口等文史考证时,方才恍然大悟:是故乡的文脉,连着游子的血脉。这种血浓于水的深情,让人明白:她之所以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是因为对故土认识深刻,对家园领悟透彻。

爱岗敬业,发自肺腑的写实

该书因系纪实散文,作者所见所感而写成的爱岗敬业的故事很美,也很多。当水电工人时,她在鬼城丰都的数次历险,把人读得心惊胆战;在创业办厂时,若干受苦受累的难场事、受辱受惊的伤心事,让人感叹不已;在担任蚕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和鬼谷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会长期间,从办文、办会之类事务上的锻炼,到考察、交流、学术研究上的克难攻关,我们看到了她从“女汉子”、女儒商到女专家的拼搏与转变。

最令人惊讶的是她在2003年4月,冒着地震、非典的危险,在大兴村蹲点40多天,帮助23户蚕农打赢了春桑攻坚战,获得了非典时期的大丰收。

当我从“5月3日收蚁后,将嫩桑叶消毒,切成一厘米见方的小块叶撒进蚕床内,蚁蚕饷食,并用细筛喷撒小蚕防病一号。每天喂三次消毒桑叶,如此反复操作。”这类纪实文字中读懂了她的精心、耐心、责任心,方知“爱岗敬业”是她此生的最美作品。

热爱文学,用心而为的创作

该书的前十篇文章,以其精彩的故事、精美的论述,展示了作者半路出家的从文历程:因为爱家乡、爱工作而爱上地方文史研究,因为文史工作而爱上文化考察与学术文章写作,因为钻研文史与写作而爱上文学,而在文学的研读与创作中,她最爱散文。

因为她明白,散文最易于记录生活、反映工作、表达情感、探讨真理与服务社会。

所以,她不仅写了养蚕历史、蚕公传说、嫘祖传奇、鬼谷岭考察、蚕桑产业考察等数十篇文史散文,而且写了《拜谒王家庄》《打造旅游胜地鬼谷山》等若干篇学术笔记。透过这些作品,我们不仅看到她对文学如何爱得深,还看到了她是如何悟透散文创作,并获得真经的。

书中的《人生如散文》《在散文创作中的感悟》就是明证:因爱而学,学中练笔;写出所爱,因爱而美。□李焕龙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